新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新闻学论文格式、新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好莱坞电影新闻学传播中的中国元素:兼论其对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影响

日期:2020年04月11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68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4072239407954 论文字数:28555 所属栏目:新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新闻学论文,论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元素的使用和重构,这种诠释方式对于青少年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性的影响两部分命题,以期通过结论对于中国文化传播模式提出一些建议。在商业层面,从成本到市场投放中国元素都能为好莱坞制作提高“性价比”,中国场景的成本低廉,中国演员的片酬优惠,中国市场的流量庞大,可以说好莱坞电影中使用的中国元素从根源上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的需要,并驱使之成为撬动中国市场的敲门砖。其中虽然不乏中国品牌的广告植入,中国演员出镜这种利用好莱坞平台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商业现象,但这些中国元素的加入也反哺了好莱坞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好莱坞利益上仍旧是稳赚不赔。


第一章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元素的使用与重构


第一节   中国元素使用情况

美国的“梦工厂“文化起源于好莱坞电影,一直以来,其特效绚丽、剧情紧张的电影制作模式,都是电影市场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多个国家将其作为领军人物模仿和学习。同时,好莱坞电影传递的价值观,也一直是美国文化对外传播重要载体。

好莱坞素来被称为美国的“梦工厂”,好莱坞电影作为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模式代表,作为电影行业的领军人物,一直是美国赖以吸引全球目光及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对外传播的不断发展,好莱坞逐渐将目光投向这个东方大国,面对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庞大的受众市场,好莱坞看到商机,开始不断挖掘中国文化题材、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普世的价值观念,多年来,引进了中国演员、场景等数不胜数的中国文化符号。

一、中国元素的分类及取样依据

随着好莱坞电影几十年来的发展,中国元素的应用不断发生变化。从内容上看,使用的中国元素的比重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多元;从手法上看,对中国元素的处理方法越来越巧妙。电影产品的输出成为了好莱坞工厂将中国元素吸收再重构的产物,正是这种改变,成为了其打入中国市场,获得中国影迷追捧的一把“杀手锏“。

好莱坞电影中多元的中国元素,囊括了历史故事、人物、风景等多个维度,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提取再分类,总结起来主要有四类:中国演员的出演;中国品牌的植入;中国故事的讲述和中国场景的使用。

好莱坞电影传播中的中国元素:兼论其对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演员的出演

品牌营销策略是好莱坞电影对外传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通过建立世界认可的电影品牌,畅销全球获得高利润收益,好莱坞作为享誉全球的电影品牌就是如此。纵观好莱坞的商业模式,明星效应是其品牌的一大卖点,甚至成为票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电影宣传过程中,明星也经常成为炒作的卖点,借由明星知名度,增加观众兴趣,从而提高票房收入。

因此,好莱坞电影中,最惯常的明星手法,就是采用著名的中国演员,李小龙、李连杰、杨紫琼等都是早期好莱坞影片中常见的中国面孔,到后期,启用的中国演员越来越多,范冰冰、李冰冰、景甜等,但无一例外这些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的明星,无论是承担重要角色还是只露面几分钟,都在中国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庞大的粉丝群体。且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都呈现刻板化或者服务于商业利益的特征。

一、刻板化的“打星”人物形象

从李小龙在好莱坞电影中以一名“打星”身份展现给世界开始,就树立起了一种华人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能打。这种形象时无意间形成的,在宣传中国功夫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隐患,就是让好莱坞电影的创作者出现了“中国人只能打”的刻板印象,从中国演员加入好莱坞的初期,不论性别,都是依靠一身好功夫才能在电影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功夫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好莱坞利用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是扩宽电影中文化维度的方式;二是香港功夫片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让西方人对中国功夫充满好奇且极为推崇,甚至很多好莱坞的创作者都是功夫电影的“影迷”。

纵观中国明星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都是以“打星”身份亮相,杨紫琼是最早进入好莱坞的女打星,在《007 明日帝国》中扮演邦女郎的角色,不同于美女明星经常扮演的花瓶角色,在其中她是飞檐走壁的超级特工,并且多次帮助邦德脱险。《功夫之王》里的刘亦菲也一改之前的柔弱形象,《变形金刚 4》中,李冰冰虽然出场镜头不多,但人物身份同样是一个功夫了得的特工,并获得票房高峰,成为了首个在中国市场票房收入超过美国市场的商业电影。这些电影中功夫明星的形象,也在一段时间内,让世界对于中国人产生了错误解读,造成一种中国人人会功夫的假象。

.......................


第二章   好莱坞电影传播的商业价值 


第一节   成本低廉的中国元素成为市场“金钥匙”

在电影技术日趋先进的今天,一部好莱坞电影,从演员、服化、到后期剪辑,再加之最具特色的高科技特效技术,拍摄成本动辄上亿。而美国商人向来信奉“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商业信条,为了降低好莱坞电影的投资成本,制作团队开始尽量减少美国本土的演员、布景等,选择价格实惠很多的国外,因此早年间甚至兴起了远赴欧洲等地拍摄的“逃跑拍片”现象。

中国加入 WTO 后,好莱坞立刻瞄准了这个人力物力更为低廉的市场,在电影制作中大量启用中国的人力、甚至大量在中国取景,因为对于好莱坞的商人们来说,中国电影从业者、道具、服化甚至城市和山水风光,较之本土都低廉很多,更为“合算”。此外,相比于好莱坞明星动辄千万美元的片酬,中国演员在片酬上更是为电影制作节省了一大笔开销。

除去制作环节,电影宣传也是获得商业利益重要的一环。启用中国演员,在中国取景,这些行为除了降低制作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观众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好感,也降低了在中国地区的宣传成本。例如,中国演员杨紫琼出演“邦女郎”的消息已经流出,引发中国民众热烈的讨论,《007 之明日帝国》在入驻中国市场时,甚至不需召开耗资庞大的公映会,自带的话题流量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直接用中国故事翻拍的动画电影,更是海报已经发布,就在国内引发了沸腾,没有付出较多的宣传成本就收入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是指互联网产业发达的今天,民众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灵活,好莱坞电影的宣传片一经发布,包含的中国元素哪怕“一闪而逝”,也会引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热情,热度会一直伴随着民众的期待,让他们自发走进电影院,为之买单。

..........................


第二节   庞大受众市场和高曝光率之间的互利

美国电影产业已经相对稳定成熟之时,中国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文化产业发展与美国相比都较为滞后,中国占世界比例超过 20%的人口,更是较之美国人口比例,有更为庞大的受众市场。因此,对于好莱坞“商人”们来说,中国文化产业的尚不成熟和庞大的人口比例,都拥有优质的市场开垦空间。

“截至 1998 年底,全国文化产业机构共有三十三万多个,从业人员一百七十多万,所创增加值 113 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影视业拥有三十多万从业人员;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91.6%,全国有线电视用户 7700 万户。与之相比,美国1998 年的电影、电视制作及相关的录影带,音乐出版行业总收入达 600 亿美元,占美国出口第一位,其中 120 亿美元是由电影业直接创造的。截至 2000 年,中国有 5000 家电影院,平均每 12.2 万人拥有一个电影放映厅,设施设备和技术手段达到国外 90 年代水平的不到 1%,而在美国平均 8600 个人就拥有一块电影银幕。”

面对中国这座拥有广阔挖掘空间的“市场金矿”,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加入中国元素,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甚至推出了“中国专属”好莱坞电影。《环形使者》就是表现最为明显的一个,直接推出两个电影版本,面向中国市场投放的版本,电影中有长达 20 分钟的中国文化镜头。为了能在中国市场挖到更多“金子”,无论是中国山水、城市,还是中国字样,都能在电影中有迹可循。

.............................


第三章   好莱坞电影传播的媒介文化属性............................. 27

第一节   文化的意识形态表现 ............................ 27

第二节   东方文化的使用价值 ............................... 28

第三节   强烈的刻板成见传递出西方价值观 ............................... 28

第四章   中国元素的传播对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影响......................... 30

第一节   文化认同及编码-解码理论..................34

第二节   中国元素使用对于青少年消费意愿的影响 ................... 34

第三节   中国元素的诠释对青少年文化倾向的影响 ................... 36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40

第一节   中国元素的二次编码显著影响青少年文化倾向 ........... 40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中国元素的应用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启示... 42


第四章   中国元素的传播对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影响


第一节   文化认同及编码-解码理论


一、理论基础

1.  文化认同理论

文化认同理论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