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物流管理论文研究,本文根据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对 YD 农产品公司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现状进行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及文献综述,分析其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研究,旨在为同 YD 农产品公司一样,处于冷链物流发展初期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对 YD公司冷链物流管理改进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总结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情况进行阐述,为接下来的研究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2)以 YD 农产品公司为例,描述冷链物流管理的现状,从流通管理,库存管理,信息管理,员工教育管理和运输成本管理五个方面了解冷链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3)对 YD 农产品公司冷链物流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通过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库存管理方法的改进、信息系统的改进、科学合理管控运输成本这四个方面对改进措施做具体阐述,帮助 YD 公司解决其冷链物流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中国作为农业出口大国,其农业水平的高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据统计,2018 年 1-11 月,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 720.7 亿美元,同比增长 6.5%[1]。随着我国居民安全意识及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生鲜果蔬的产地、品种、养殖模式等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更为关注。所以我国农产品从生产、配送到销售的各环节都需要更严格更科学的把控。传统的生鲜农产品运输存储方式,极易造成果蔬的腐烂变质,而采用冷链物流可以降低生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2010 年 7 月 28 日发布的 “农业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议到 2015 年,建设高效,规模,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系统功能完善,上下游通讯畅通,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健全[2]。截至 2018 年第三季度,全国冷藏车达到 164,200 辆,同比增长 33%。此外,不完全统计显示,2018 年,中国开通了近 20 条新的冷链铁路线,铁路冷链输送能力超过 160 万吨,极大地丰富了运输方式,降低了冷链成本[3]。这标志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迅猛。
但是,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1)冷链物流企业布局过于集中。我国拥有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的企业多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一线城市,在农业生产量较大的偏远地区缺少成规模的冷链物流企业。(2)冷链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智能化物流发展趋势迫使我国急需一批既懂得理论基础又拥有实操经验的专业型人才。(3)物流管理水平不高。冷链物流的所有环节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控制。 因此,中国需要加大冷链物流环境的建设,提高农产品产业链参与者的冷链运输意识。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运用第三方物流理论、冷链物流理论等相关知识,结合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剖析 YD 农产品公司存在的物流管理问题,结合地域优势及产品特色,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增强企业对冷链链条整合的能力;深入探讨和研究 YD 农产品公司冷链物流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探索有效的改进方案。确定公司冷链物流管理的发展方向,真正解决 YD 农产品公司冷链运输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2.2 研究意义
YD 农产品公司作为偏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企业,其面临的冷链物流管理问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为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但由于 YD 农产品公司对冷链物流链的管理并不成熟,周边及地方企业能借鉴的管理经验较少,因此,研究该公司冷链物流管理现状,优化资源配置,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对未来行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理论
(1)冷链及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是指配备有特殊设备和设施的物流网络,以保持新鲜食品和冷冻食品的质量,并使其从生产到消费保持低温状态 [4]。冷链物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上半叶。20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冷链系统。在 20 世纪 40年代,尽管欧洲冷链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但它在战后迅速重建从冷冻机的发明到电冰箱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保鲜和冷冻食品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直到 1894 年,冷链这一概念由美国人巴尔里尔(Barrier)和英国人莱迪齐(Ruddich)做出了具体的定义[5]。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一般是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以及消费前的所有环节,使生鲜农产品处于适宜的运输温度中的系统调控项目,以保证农产品品质并降低运输腐损率。这种系统控制项目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冷技术的突破应运而生的[6]。冷链物流技术相较于常温物流,在管理和资金投入方面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国家或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以适应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2)冷链物流应遵循的原则
“3P”原则:所谓的 3P 是指原料(Product)、包装(Package)和加工工艺(Processing)。“3P” 原则要求加工原料必须是新鲜质量和无污染的原料;采用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产成品必须符合健康卫生规范,包装必须符合环境要求。
“3Q”原则:是指设备数量(Quantity)、质量(Quality)、快速作业(Quick)也就是说,冷链中的设备数量是协调的,设备质量标准是一致的,并且操作的组织是快速的。快速的作业则是指生产过程、货源准备、搬运及运输作业等过程的衔接。
“3C”原则:主要是指低温环境(Cooling)、无污染(Clean)和爱护(Care)。也就是说,在商品要在无污染的冷链环境中存储以保证产品质量;并确保存储运输过程一直在低温环境中进行;存储及运输过程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关注污染及变质问题。
.........................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冷链物流管理提出了很多应用模型及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论,更在影响冷链效率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在预测微生物模型、温度控制与监测、低成本冷链设备与低温控制设备等细节研究,提出大量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
在冷链物流的应用中,詹姆斯(S.J.James)认为物流运输的本质并不是为了保证物品的低温环境简单制冷,而是从农产品质量维护的角度出发,控制产品的运输温度,以确保企业利益的把控;哈莉(Hallie)和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教授提出运用冷链进行运输的好处,并不单是表面上的提高配送质量,冷链运输能节省商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链条上的大部分成本,从而提高运输效率;戈德林·扎克(Goldring Zack)通过“冷链维稳”理论分析冷链物流系统运营过程的具体实施方法;奥夫(Ovca)和耶夫什妮克(Jev?nik)对冷链物流管理措施进行讨论;克鲁兹(Cruz)等人从稳定性、方法评价及效果等方向对冷链物流进行研究[12]。
在冷链物流管理及业务评测等方面,乔希等(Joshia, et al.)设计评价冷链物流业绩的模型,帮助企业认识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优劣,以谋求最优化的提升企业利润的办法;沙巴尼(Shabani)等人在研究中通过建立线性模型,分析优秀合作企业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因子,为寻求优秀合作商提供建议;维克多·丹古(Victor Danciu)在研究中引入了市场营销的概念;埃米尔·沙巴尼(Amir Shabani)与 雷扎· 法齐波尔·塞恩(Reza Farzipoor Saen)通过研究发现农产品质量、设备与保管、销售与运输等层面不够重视是冷链管理的问题所在[14]。
............................
3 公司的冷链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 14
3.1 公司的基本情况 ............................ 14
3.1.1 公司简介 ............................. 14
3.1.2 公司的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 14
4 公司的冷链物流管理改进研究 .................................. 27
4.1 改进的目标及原则 ................................... 27
4.2 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 .................................. 27
4.3 库存管理方法的改进 ............................... 29
5 公司冷链物流管理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33
5.1 组织架构的调整 .......................... 33
5.2 管理制度的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