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洪雅方言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进行细致描写与分析,展现较为完善的洪雅方言代词系统,并与乐山方言代词和成都方言代词进行横向对比描写,发现洪雅方言代词在使用中和乐山方言代词、成都方言代词有相似之处,但也保留自身独特之处。
第一章洪雅方言人称代词
第一节洪雅方言人称代词表
洪雅方言人称代词分为三身代词和其他人称代词(包括反称、统称和旁称),其中,三身代词还有单复数形式之分,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分类基本保持一致。
第二节三身代词基本意义、用法和功能
一、三身代词单数形式
(一)我[ŋo42];你[ȵi42];他(她/它)[nɑ44]
洪雅方言三身代词单数通常用“我、你、他”进行表示,和普通话基本一致。“我”“你”的古音都是次浊声母上声,“我”为疑母开口二等字,今读“ŋ”声母;“你”最早为“爾”,汉晋以来写作“尔”,南北朝时期,读音开始分化,由“爾”(日母,支韵)转变为“你”(泥母,之韵,合口四等字),现洪雅方言中,声读作舌面前鼻音并带有摩擦音的“ȵ”;“他”原为透母开口一等字,但在洪雅方言中,还可以读作“n”声母,且多采用后者读法。在句中做主语、宾语和定语。例如:
(1)我把饭都整好了,就在这儿吃饭哦。我把饭做好了,就在这儿吃饭吧。(2)他今个进城去吃九大碗来。他今天进城去吃宴席来。(3)你等他一路去读书嘛。你等他一起去上学吧。(4)别豁我哈!别骗我!(5)我奶奶说那个囡儿飞听话的。我奶奶说那个女孩很听话。(6)你衣服上那些黑坨坨是啥子哦?你衣服上那些黑黑的是什么呀?
例(1)(2)和(3)在主语位置上出现人称代词“我”“他”“你”,直接点明动作的施事者;例(3)中的“他”和例(4)中的“我”放置于谓语动词之后,代替动作的实际承受者;例(5)和例(6)中,“我”“你”分别位于名词“奶奶”“衣服”前,代词和名词构成领属关系,用法与普通话基本一致。
第二章洪雅方言指示代词
第一节洪雅方言指示代词表
洪雅方言指示代词,根据指代事物的远近距离,以“这”“那”为基础,通过附加、儿化等方式产生具有方言特色的近指和远指两部分,这也表明洪雅方言的指示代词隶属于二分法系统,不存在“中指”的情况。
第二节洪雅方言指示代词基本意义、用法和功能
一、指代人或事物
(一)这[ʦei13];那[nei13]
“这”是近指代词,指代较近的人或其他事物,方言中韵母部分发生变读,读作[ʦei13];“那”是远指代词,指代较远的人或其他事物,与近指相对应,读作[nei13]。吕叔湘(1989)曾提到“近指和远指的分别,基本上是空间的,但也往往只是心理的①”,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一致,都具有指示和称代的作用,例如:
(1)这书没得啥子用,你别去买了哈。这书没啥用,你别去买了。
(2)我晓得那个娃儿少聪明,样啥都整得来。我知道那个孩子很聪明,什么都会。
(3)桌上那杆笔是你的不得嘞?桌上那支笔是你的吗?
“这”“那”后可直接加事物名词,也可在二者之间加上数量词对距离较近的人或物进行指示。其中名词单复数不进行限制,复数意义由句意可推知。如例(1)对“书”进行指示,单本还是多本从例句中无法准确得知,需结合相应语境判断;例(2)和例(3)加上量词后表示人或物的量只有“一”,但数词“一”通常情况省略,所以“这”“那”有时可以看做是“这一”“那一”的合音,如果“一”的意义较为显著,则不能省去。“这”“那”后面常见的量词是“个”,但吕叔湘先生(1989)认为“个”的性质更接近于一个语尾。
第三章洪雅方言疑问代词............................39
第一节洪雅方言疑问代词表........................39
第二节洪雅方言疑问代词基本意义、用法和功能..........................40
一、询问人...........................40
二、询问事物...................42
第四章洪雅方言代词与乐山方言代词比较....................53
一、人称代词...............................54
二、指示代词......................55
三、疑问代词..........................57
第五章洪雅方言代词与成都方言代词比较.......................61
一、人称代词.........................61
二、指示代词..........................63
三、疑问代词...............................65
第五章洪雅方言代词与成都方言代词比较
一、人称代词
(一)三身代词
洪雅方言人称代词和成都方言人称代词在第一、第二人称的单复数表达上保持一致,都采用的是“我[ŋo52]”“我们[ŋo44mən33]”“你[ȵi52]”“你们[ȵi44mən33]”的表述体系。但在第三人称的语音形式上,成都话的第三人称“他[thɑ45]”和普通话相同,声母只发舌尖中音[th],不发“[n]”,没有洪雅方言可以两读的说法。
和洪雅方言一样,成都话没有专门用于表示敬称的词,如若有需求,均采用由名词和代词组成的同位短语进行表达。但这种表示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下所体现出的感情色彩略有差别,除了敬称外,还可以表示蔑称或者谦称,这是由词义和句义所决定的。但是在众多同位短语中,“你老人家[ȵi42nau42zən31ʨiɑ44]”无论是从词义还是所处语境下来看,始终都表示敬称。
(二)其他人称代词
从前文来看,其他人称代词包括反称、统称和旁称三类。“反称”,“反”为相反,往反方向进行称代,也就是对自己的称呼,即也可以成为“自称”。洪雅方言和成都方言在对其他人称进行称代时存在略微差异,如下表5-1所示。
反称中,洪雅方言和成都话都含有“各人”,但具体发音存在细微差别,洪雅方言读作“[ko35zən21]”,成都方言读作“[ko32zen31]”。从整体上看,成都话的其他表达方式相对于洪雅话来说,和普通话的表示较为接近。洪雅话除了“各人[ko35zən21]”,还有“(一)各自(子)[(i35)ko35ʦɿ42]”和“老子(们)[nau42ʦɿ31(mən21)]”,成都方言没有这两个说法,有的只是“自家[ʦɿ213tɕia45]”和“自己“[ʦɿ213tɕi53]”,二者意义和功能相同,用“自家”的地方都可以替换成“自己”,但用“自己”的地方不一定都能替换成“自家”。也就是说“自己”的适用范围大于“自家”,除了可以用于指人,还可以对事物进行指代,但“自家”只能指人。
结语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洪雅方言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进行细致描写与分析,展现较为完善的洪雅方言代词系统,并与乐山方言代词和成都方言代词进行横向对比描写,发现洪雅方言代词在使用中和乐山方言代词、成都方言代词有相似之处,但也保留自身独特之处。文中结论大致概括如下:
第一,关于洪雅方言人称代词,从类别上看,洪雅方言人称代词和普通话接近程度较高,可以分为三身代词和其他人称代词,且三身代词具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复数的表达方式多采用“附加式”,即在代词末尾加上“们”或“些”。在第二人称的称呼中,洪雅方言没有专门用于尊称的“您”,多数采用“你老人家”对老者进行尊敬或“姓氏+职业”对说话人进行尊称。
洪雅方言人称代词除了可以用于称代,在与之相关的其他用法形式中,领属表达可以在代词后直接加上名词中心语或助词“的”表示,也可以采用“[au213]”“[ȵiau213]”“[nau213]”的洪雅方言内部专属表达方式,表示“我家/你家/他家”义。对于人称代词的排除式和包括式,洪雅方言人称代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包括式与排除式,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既可以用于包括式,也可以用于排除式,形式单一,具体意义需要靠语境分析。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除了可以充当常见句子成分,在语篇中进行指称和替代作用外,部分代词还可以起到泛指、区别等作用。
第二,关于洪雅方言指示代词,根据指代事物的远近距离,洪雅方言指示代词以“这”“那”为基础,通过附加、儿化等方式产生具有方言特色的近指和远指两部分。再从指代对象上看,主要可以概括为指代人或事物、指代处所方位、指代时间、指代程度性状、指代动作方式五大类别。实际话语交际中洪雅方言指示代词在句中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成分,用法上较灵活。同时,近指和远指的区分也意味着洪雅方言指示代词在语义层级上仅存在两种分法,没有中指、远指或更远指的其他语义级别。且指示代词在选用时通常会受到说话人主观意愿的影响,出现近指代词指代远处或远指代词指代近处的语言现象。洪雅方言指示代词除了可以用于指示、区别和替代以外,还可作为话语标记,用于非指代现象,这是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