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康复医学论文格式、康复医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Halliwick水中康复与常规康复对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尖足步态的影响

日期:2021年06月0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66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5181448357869 论文字数:27558 所属栏目:康复医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康复医学论文,本文的结论有(1)Halliwick 水中康复治疗,在改善学龄前 SCP 患儿肌张力、关节活动度以及改善患儿尖足步态方面均具有很好的疗效。(2)常规康复治疗,在改善学龄前 SCP 患儿肌张力、关节活动度以及改善患儿尖足步态方面也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患儿发生脑瘫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生产时婴儿的脑部结构并没有发育完全;或者因为在怀孕期间存在各种不良因素从而导致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因为出生时不足月、出生时体重过低、生产过程中发生缺氧导致窒息等非进行性的脑损伤所致。在我国对小儿脑瘫进行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脑瘫的患病率正在不断的增加。研究发现目前世界范围内大约有 1500 多万脑瘫患儿存在,并且患儿数量每年呈持续增长状态[20]。在所有脑瘫患儿的种类中,痉挛型脑瘫患儿约占 2/3,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主要表现为,身体姿势异常及运动能力受限[15]。

脑瘫的治疗到目前为止依旧是世界性的医学攻克难关,在神经学方面脑性瘫痪也是其攻克的难点。如今医学水平在关于脑瘫患儿的发病原因、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但是在其治疗方面并没有很大的攻克。现在,国内及国外对 CP 患儿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药物干预、手术治疗以及物理治疗与运动功能的训练等,但是只进行单一方式的康复治疗并不能使患儿的各项功能得到全面的改善,只有采用具有多方面治疗效果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才能同时促进患儿身体姿势、运动能力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发育和改善。

因此寻找针对脑瘫全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而Halliwick 水中康复作为一种将物理疗法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的新的康复治疗方法,其利用了水的浮力、阻力、温热作用以及静水压力等性质,以各种方式作用于患儿来改善患儿的肌张力,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得到改善,并起到改善步态的作用[21],同时还可增加患儿治疗的兴趣,对患儿的语言、心理以及性格的形成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22]。许多临床研究还发现,Halliwick 水中康复中的水中趣味性治疗对患儿的精神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改善也具有很明显的效果[23]。但从以往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所关注的对象大多是学龄期患儿,而对学龄前 SCP 患儿的研究较少[24]。并且,尚未有研究对比过 Halliwick 水中康复与综合的常规康复的效果差异。

............................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脑性瘫痪的研究

1.2.1.1 脑瘫的概念

英国的一位治疗师 Little(Willion John Little,1810-1894),他认为脑瘫主要的表现是运动功能的障碍,他称脑瘫应该包含在残障的范围内,Little 医生是首个提出脑瘫定义的人,并且也是在 1844 年作为第一个提出痉挛型强直概念的人。在Little 医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伴随着他对脑瘫症状的认识与深入理解,他认为脑瘫是由于难产、先天发育不足以及出生时发生窒息等不良因素所造成的结果[25],并且患儿可能会表现为运动功能、言语功能以及智力的异常。这个概念一直被沿用了二十多年,因此脑瘫在最开始也被称为 Little 病。在 1899 年时 Osler 提出造成脑瘫的原因不但包括先天的因素,婴儿出生后各种危险因素也会导致脑瘫的发生,Osler 医生使用“Cerebral Palsy”来表示这类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儿童病症。在1989 年国内的小儿脑瘫会议上将脑性瘫定义为:“主要指生产前至生产后一个月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部病症,其特征主要为身体姿势的异常以及运动能力的受限[26]。” 而在 2004 年召开的全国小儿脑瘫会议上,脑瘫被赋予了新的定义:“生产前到生产后 1 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部病变或生长发育不完全所导致的运动功能受限及姿势异常[90]。”在 2006 年的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大会中,相关人员参考国外相关资料和 2004 年由《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在云南组织开展的全国小儿脑瘫康复会议上所提出的内容,对其重新定义为:“脑瘫是自怀孕开始至婴儿时期非进行性脑部损伤和生长发育不完全所导致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受限以及身体姿势异常[91]。”

1.2.1.2 脑瘫的发病率

如今虽然各类重症新生儿的抢救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使婴儿因为早产、体重过低以及缺血、缺氧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是新生儿的成活虽然提高了可其部分新生儿因各种先天情况导致的致病因素仍然存在,从而导致新生儿脑瘫患病率的提高[27]。如今,因为医学技术、各类医疗设备的发展,以及后期的治疗监护技术得到了完善和改进,使得许多后天患有脑部疾病本来很难生存下去的患儿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但是由于医疗水平并没有达到至高点,所以这类患儿,因患病造成的脑部不可逆的损害后期会持久存在,因此带来的是这类患儿将会表现出较高的脑瘫患病率[28]。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小儿脑瘫的发生率在 1.5‰-4‰之间[29]。脑瘫作为一类高概率的致残类疾病,对我国的人口质量、对患儿今后的成长及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均是来自于济南市儿童医院康复科的学龄前 SCP 患儿。实验前共招募受试者 29 人,水中康复组 14 人,常规康复组 15 人。因实验参与性及患儿自身身体状况等原因,实验结束后剩余受试者 25 人,水中康复组 12 人,常规康复组 13 人。本实验的患儿以及家属均属于自愿参与实验,并均于实验前填写了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

(1)与《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 SCP 的确诊标准相符。(2)婴儿期内表现出的中枢性瘫痪。(3)运动发育迟缓:各种进行性的疾病除外。(4)姿势异常:存在关节挛缩,行走时表现为两腿交叉,膝、髋部呈现为屈曲等状态。(5)肌张力异常: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肌张力过高、肌强直等。(6)辅助检查:超声、CT 和核磁共振可见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现象。

纳入标准:

(1)年龄在 3-6 岁之间;(2)足部呈现尖足步态;(3)入组前 6 个月内未经过 A 型肉毒素治疗;(4)入组前 18 个月内未经过手术治疗。

........................


2.2 研究方法

该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原则,充分尊重受试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实验手段先进、科学,实验过程符合医疗常规。该实验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已通过山东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征得受试者的同意,所有数据均只用于研究。实验中两组 SCP 患儿分别于每周周一至周五上午在济南市儿童医院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水中康复组进行Halliwick 水中康复治疗,常规康复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后一周内,对所有患儿进行腓肠肌肌张力、下肢腘窝角、足背屈角、内收肌角的角度及足底接触面积的测评。

2.2.1 干预方式

常规康复具体治疗内容及方法:

主要包括推拿、蜡疗、功能性电刺激、矫形器治疗以及运动疗法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以促进 SCP 患儿的关节活动度以及尖足症状得到改善,抑制 SCP 患儿姿势以及运动模式的异常,同时以降低 SCP 患儿的肌张力及肌痉挛为治疗原则。

推拿:通过推拿手法对 SCP 患儿的下肢进行治疗,主要手法包括:推、揉、拿、点、 叩、捏等,推拿时应结合患儿的病情及功能情况,坚持由上至下的、由轻到重的推拿原则,治疗时间均为每日 1 次,每次 30 分钟。

蜡疗:用加热后的石蜡制作成长宽约 30cm×20cm、厚度约 1.5cm、热度在 40~46℃左右的石蜡饼, 将石蜡饼包裹于大腿及膝部、小腿三头肌及踝部跟腱位置, 期间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哭闹现象以防温度过热烫伤皮肤。

功能性电刺激:采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对 SCP 患儿的下肢肌群进行治疗。调节电流输出量维持在 10-30mA, 以在患儿可承受的范围内且患儿肌肉发生明显的收缩为标准。

图 2 Halliwick 水中康复现场图

.....................


3 研究结果........................28

3.1 干预前两组基本情况比较................28

3.2 肌张力测量结果比较......................28

4 分析讨论......................29

4.1 两组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29

4.2 两组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关节活动度的影响.........................31

5.结论...........................35


4 分析讨论


4.1 两组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水中康复组与常规康复组,两组患儿改良 Ashworth 量表中腓肠肌的肌张力的组内结果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种干预效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水中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对学龄前 SCP 患儿的腓肠肌的肌张力,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主要原因如下:

SCP 患儿肌张力异常,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高位中枢对脊髓牵张反射的调控障碍或异常,使牵张反射过强或过于敏感,从而导致肌张力过高[64]。持续的肌张力过高会导致患儿肌肉的血液循环、I 型和 II 型肌纤维的数目以及肌肉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65],从而进一步加重痉挛的程度。

而常规康复治疗中的推拿和蜡疗,均具有促进血液循坏、改善肌张力的作用。当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时可以起到改善皮肤呼吸、促进血液循环[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