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教育教学论文格式、教育教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浅析线性规划课例谈探究型教学模式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78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08021418525154 论文字数:3500 所属栏目:教育教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摘   要]根据学科教学中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含义 ,依托线性规划教学案例 ,研究探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策略。创设探究情景 ,激发探究兴趣;提供探究平台 ,引导学生探究;设计挑战问题 ,激厉深入探究;指导探究方法 ,鼓励层层深入;学生归纳成果总结探究规律。

1   学科教学中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含义

此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 ,而不再是教师的思维和复制知识的过程。就过程和结果而言 ,它更注重过程。它是以认知活动为线索 ,将分析、 综合、 抽象、 概括、 推理及判断等思维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在数学教学中 ,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多种途径、 方法 ,主动探究知识、 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主动性、 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形成乐趣 ,感悟知识 ,培养能力 ,学生是真正的思考者、 探究者 ,教师则是组织者、 引导者、 参与者。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 ,探究型教学模式引来了我国许多专家、 学者对它的理论专题研究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探究型教学的确是寓知识获取于体验中感知 ,探索中掌握 ,应用中深化的好途径 ,是快速获取知识 ,有效培养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优良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但调查表明 ,这种模式还处在优质课试点区内 ,尚未广泛大面积推广 ,究其原因 ,缺乏操作性及理论与实践融合。应当把探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只有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才能真正实现造就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线性规划教学中探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

2. 1   创设探究情景 ,激发探究兴趣根据情景认知学习理论:知识必然有其赖以生长、 解释的情景 ,在一定的情景下探寻知识场 ,理解知识才更深刻有效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挖掘数学知识存在的意义背景 ,并据此设计出合理的探究活动情景。需要是数学学习的动力 ,问题提出是 “数学学习的核心”,创设使用有趣的实际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促使学生自主发现、 提出问题 ,为主动探究奠定基础。在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中 ,经过反复研究与实践引出以下问题情景:根据数学来源于实际 ,又反过来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式教学中尽量创设与所学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情景 ,引发学生探究动机 ,激发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2. 2   提供探究平台 ,引导学生探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将问题作为数学探究教学的逻辑起点 ,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数学问题 ,数学探究的实质在于问题探究 ,按照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过程应是激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分析、 讨论、 探究、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从而在不断深入探索中获取知识 ,实现探究目标和任务 ,形成探究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等各种能力。因此当学生探究动机被引发 ,兴趣被激起后 ,要步步诱导 ,层层深入 ,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探究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心理特征与探究目标任务 ,以问题为导向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知识 ,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 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2. 3   设计挑战问题 ,激励深入探究数学证明是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猜想能力、 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 ,教学实践证明对于枯燥的逻辑推理利用挑战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活跃 ,因此在数学证明的探究过程中 ,老师要注重设计挑战性的问题 ,激起学生剧烈的思维火花碰撞 ,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大脑的积极思考与协作 ,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验证和证明。2. 4   归纳探究成果 ,总结探究规律引导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领悟归纳问题的结论 ,这是探究法的核心 ,是探究法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有力的训练方式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 ,完全靠自己的探究得出了问题的结果 ,学生不仅经历了探究问题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中酸甜苦辣的体验 ,对自己辛苦获得的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愉悦 ,这种愉悦对学生今后人生道路上进行的新探究是一种渴望和激励。因此将归纳总结的权力还给学生 ,而不是教师代替 ,这是新课程探究型教学的又一特色 ,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节内容当学生层层探究、 讨论、 证明后 ,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解答、 得出问题的结论。根据学生总结情况 ,教师可给予肯定和补充 ,组织学生讨论一般规律或拓展性问题。纵观本节课探究过程 ,依据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原理 ,可概括出探究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设计框架:以上探究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具有一般性 ,对于重点、 难点、 规律、 法则等知识都可以采用这种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如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的教学、 “几何体表面上两点线路最短” 的教学等都可以使用这种模式。值得注意的是 ,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 ,学生心理特点 ,创设新颖有趣、 灵活多样、 各具特色的问题情景及恰当适用的探究环节。

[参考文献]
[1 ]宁连华. 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研究[J ] . 数学教育学报 ,2006 , (11) .
[2 ]胡赵云. 立足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重构有理数加减运算[J ] .数学教育学报 ,2004 , (11) .
[3 ]冯菊英. 让课堂充满探究气息[J ] . 数学教学通讯 ,2005 , (5) .
[4 ]郑兆顺. 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8.
[5 ]窦盼英.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9.
[6 ]曹之江. 漫谈如何教数学[J ] . 高等数学研究 ,2006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