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军事人力资本投资在现代社会的组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军事劳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军事劳动的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军事劳动结构必然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现代意义上的军事劳动使军事人力资本在国家安全产品生产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成为军事劳动领域中最重要的资本,它影响着军事劳动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军事劳动成果的优劣。
[关键词]现代军事劳动 军事人力资本 军事人力资本投资
一、现代意义上的军事劳动劳动是指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变自然物的全过程。现代军事劳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人们在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主要指军人的军事活动、军事性服务活动和某些军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狭义现代军事劳动即军人劳动,仅指国家武装力量从事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军事劳动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其产品为军队的战斗力和威慑力,它是满足国家安全需求的主要手段和条件。这里所研究的现代军事劳动是指狭义军事劳动,即直接或间接产生军队战斗力和军事威慑力的军事劳动,任何与此无关的军事劳动,如:抗灾抢险、维护公共秩序、义务劳动等都不包括在此范围内。
随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在社会劳动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过去那种认为价值只来源于商品的传统劳动观已经不能解释和解决新的问题。由此,现代意义上的新生产劳动观应运而生。新生产劳动观认为价值既来源于商品,也决定于人的需要。在人的需要是价值主体、人的劳动具有能动性,劳动条件既定下,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价值。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客观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的结合,只要通过劳动能满足人们需要,就是生产性劳动。由此可见,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扩大了许多。凡是使用各种要素进行生产的劳动,无论是不是有实实在在的产品产生,也不论会不会增加国民收入,都属于生产性的劳动。生产性劳动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由过去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从现代意义上的生产劳动观可以得出:一切直接或间接从事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业、部门和职业,都是生产性的,一切相关的工作者都是生产性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这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还包括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非物质生产部门。
军事劳动从社会角度看,作为社会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军事劳动的成果,不直接带来供人们消费的物质文化产品,它提供的是军事“保卫”和国家安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减少人们的物质文化消费品总量为前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事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同物质生产部门一样都为社会的发展与积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只是积累方式不同。前者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而军事劳动生产的是公共安全产品,为全体国民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军事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军事劳动者是生产性劳动者,军事劳动和其它生产性劳动一样,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结构由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
二、军事人力资本的内涵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因素,科学不仅是技术和工艺的体现,更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对军事劳动领域的广泛渗透,军事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军事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得到了重视。实践证明,军事人力资本是军事劳动中最重要的资本,它是提高军事劳动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军事人力资本的概念
军事人力资本是一种与军事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蕴含在军事劳动者身上的军事劳动能力,主要包括体力、智力、敬业精神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和军事物质资本一样,军事人力资本也有数量和质量上的规定。一般根据军事劳动领域中的劳动力人数来确定军事人力资本的数量,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军事劳动领域中的劳动力数量可以表示为该领域中军事人力资本的规模。同时,也可以根据军事劳动者个人能力和素质确定每一个军事劳动者所具有的军事人力资本的数量。军事人力资本的质量是寄居在军事劳动者身上的一种提供安全产品的生产能力,它通常是以军事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资历、工作经验和熟练程度表现出来的。
(二)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军事人力资本的形成,特别是军事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军事人力资本投资。军事劳动者的素质结构,如知识总量、技能状况、生理与心理健康状况构成军事人力资本的实体,只要是有利于形成与增强军事劳动力素质结构的行为、费用和时间都是军事人力资本投资。另外,凡是有利于提高军事人力资本利用率和效益的行为、费用、时间也属于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主要有:
1.军事院校和地方高校的正规教育。军事院校和地方高校的正规教育是军事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形式,是提高军事人力资本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其中军事院校的投资形式主要是指用于学校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集中表现为教育经费。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特招入伍”、“国防生”、“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军事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指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中用于军事人力资本的比例。
2.在职专业技术培训。在职专业技术培训是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又一方式。如果说正规教育投资和健康保健等对军事人力资本生产主要是一种间接影响,在于形成知识存量和体能存量,那么在职培训则往往直接形成能力。在职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鲜明的层次性、显著的实践性。
3.军人健康保健。用于军事劳动者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包括军事劳动者营养、衣着、住房、医疗保健和自我照顾、锻炼、娱乐等所需的费用。军事劳动者的健康保健水平直接影响着军事领域中军事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对军事劳动产品的生产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应该对军人健康保健高度重视。
4.军事人力流动。军事人力流动费用本身并不能直接形成或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但通过军事人力的合理流动,在宏观上,可以实现军事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调整军事人力资本分布的稀缺情况;在微观上,可以使军事劳动者个人的人力资本实现较高效率的使用。因此,它是实现军事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
(三)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军事人力资本投资不同于军事物力资本投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投资收益的广泛性。军事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可以是国家(或军队)和家庭(或个人)中的某一方,也可以是双方的结合。但在投资收益方面,有时是双方同时获益,有时是一方获益。如:军事院校教育所需的费用是由国家(或军队)支付的,但受教育者能力的提高、知识的获取所带来的收益是国家(或军队)和受教育者个人分享的。又如:对军事劳动者的健康保健投资,投资主体可能是国家(或军队)和军事劳动者个人(或家庭)中的任何一方,或两方的结合,军事劳动者健康保健水平的提高,对国家(或军队)来说,可以增加军事劳动的效率,促进优质军事劳动产品的产生,对个人(或家庭)来说,可以减少许多忧虑,增加生活的幸福度。
2.投资收益获得的延缓性与长期性。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延缓性是指军事人力资本投资不是当时投资当时就获益。军事物力资本投资通常可以很快见效,如一些新装备的使用,即刻就可以提高军事劳动的效率和军事劳动产品的质量,而军事人力资本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并不会对军事劳动过程立刻产生明显效果。只有通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和军事劳动实践,军事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以及军事劳动经验得到不断积累和提高,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标准后,军事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
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性,是指军事人力资本一旦发挥效用,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连续取得收益,形成一个不间断的收益流。一般情况下,军事物力资本从投资开始,经过一定时期的使用,将会出现有形或无形的磨损而减少效能直至完全没有效能,而通过投资形成和积累的军事人力资本,在军事劳动者劳动的整个过程中都在发挥作用,尽管由于某些具体知识、技能可能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落伍、老化现象而失效,但通过教育和培训所提高和增加的军事人力资本存量,如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判断能力不会老化、失效,它会长久地在军事劳动者的整个军事劳动生涯中发挥作用,甚至当军事劳动者退出军事劳动领域后,在社会其它劳动领域中,军事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和积累的军事人力资本仍然可以发挥效用。
3.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虽然军事劳动者是特殊领域劳动者,但他们所从事的军事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他们仍然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因此,军事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军事劳动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还会给整个社会、文化带来多方面的收益。例如,通过军事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教育和健康保健,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质量平均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增进社会总的道德水准等。同时,对于大多数军事劳动者来说,在某个时候会退出军事劳动领域从事社会其它劳动,军事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一些知识、技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三、现代军事劳动与军事人力资本的关系
现代军事劳动由于运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装备,使军事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小,但却要求他们有更高的智力和精神素质。日益渗透和凝聚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军事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本身并不能创造出优质的军事劳动产品,只有同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并具有较高熟练技术的军事劳动者相结合,才能产生现实的战斗力和威慑力。同人在社会劳动领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样,军事人力资本也是军事劳动中最重要的资本,它影响着军事劳动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军事劳动成果的优劣。因此,军事人力资本对于军事劳动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军事人力资本在现代军事劳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