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采用战争装备器材保障的依据
摘要:就高技术条件下装备器材保障的新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保障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旨在为高技术局部战争装备器材保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战时 装备器材 保障
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装备器材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战争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装备器材使用强度高,技术性强,损失和消耗的数量大、种类多,装备器材保障任务十分繁重,其保障程度对战争进程和结局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周边环境复杂,突发事件诱因多,应急机动作战纵深大。而装备器材的应急保障能力,对于取得战争主动权与应付突发事件至关重要。可见,加强装备器材应急保障建设,不仅是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实现“保障有力”总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且也是提高与应急作战任务相适应的“集约型”装备器材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http://www.51lunwen.org/junshi/
1.高技术局部战争对装备器材应急保障的新要求
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突发性强、目的明确、高强度、和作战样式多样性的特点,对装备器材应急保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主要体现在:
1.1高技术条件下应急作战的突发性,加重了装备器材应急保障的起始负荷。一是现代战争对装备器材应急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在战争发起时#天的装备器材运量,超过了朝鲜战争1个月的运量,而且其来源主要靠美国本土的战略后方应急支援。由此不难预测,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对物资应急保障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二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无论规模大小,都离不开装备器材的应急支援保障。从我军历史上不同规模战争装备器材保障的实践来看,如抗美援朝战争,对印、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等,装备器材应急保障对于战争的胜负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无论战争规模大小,都离不开应急保障;再从近期世界范围内爆发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考察,也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同时还深刻地向我们昭示:传统的装备器材保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作战需要,必须赋予其新的内容。三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无论从何方位展开,均离不开装备器材的应急支援保障。我军虽然建立了战略、战役、战术三级储备,但各战区、各军兵种部队的储备,不论是品种、数量,还是储备布局,尚难以完全满足应急保障的需要。要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单靠现行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建立新的装备器材应急保障部队遂行应急支援。
1.2现代战争目的的有限性,决定了装备器材应急保障必须与快速反应部队的作战行动同步。一是现代战争的时效性,决定了装备器材应急保障必须具有很高的快速反应能力。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每天的投弹量达数千万吨,飞机起降上千架次,并且都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没有快速的物资保障能力,那简直不可思议。因此,装备器材的快速保障能力就是部队的战斗力。二是战争的目的有限性,导致战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要求装备器材应急保障体系必须实现立体化。目前,我军的后勤保障体制还较落后,基本没有形成立体保障模型,这就需要大力发展陆、海、空协同保障的新模式,实现装备器材应急保障的立体化。三是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突发性强,作战时间短,战争中投入高科技武器装备多,由此装备器材保障装备的高科技含量也大幅提高,必然要求应急保障的维修勤务分队人员具有较高科技素质。才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遂行装备器材保障,迅速修复被损坏的装备,完成装备器材应急保障任务,实现与快速反应部队作战行动同步的要求。
1.3现代战争的高强度性,要求装备器材应急保障必须做到快速高效、功能综合。一是现代战争的破坏性大、毁灭性强,要求装备器材应急保障必须快速高效。例如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美国的猛烈轰炸下,数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军事设施毁于一旦,至今无法修复。在战争期间,被炸毁的坦克、装甲车等军械装备物资数量之大,让人震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伊军的作战行动,这时快速、高效的装备器材保障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对于维系战争的持续和赢得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二是现代战争是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必然要求具有很强的综合保障能力。各军兵种协同的立体战争,要求各种军械、装备物资品种繁多,应急保障仅靠单一军兵种保障不但非常困难,而且难以满足联合作战的需要,必须实行功能综合的军械装备应急保障。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陆、海、空同时作战,动用装备器材数量之巨、品种之多,堪称现代战争之最。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功能齐全的保障能力。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就必须建立功能完备的应急保障体系。
1.4现代战争的多样性,要求装备器材应急保障必须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和保障弹性。现代战争作战样式的多样性,要求在装备器材应急保障方面要与之相适应,并且能随作战样式的发展演变而变化。如美军空袭利比亚,并在利比亚上空实施强烈电子干扰,致使利比亚的战斗机无法正常起飞,从而遭受极大的损失。这就要求利比亚空军装备器材应急保障提供抗电子干扰的武器装备与之抗衡,才能赢得反空袭战斗的胜利。这表明,在装备器材应急保障方面,建立与作战样式相适应、反应迅捷的保障体系显得十分重要。与此同时,现代战争特别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无论是战争样式、作战强度还是战争持续的时间与空间,都不确定,而且变化莫测。如果没有一定的保障弹性,应急保障就不能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也就谈不上“保障有力”及赢得战争的胜利。
2.高技术条件下装备器材应急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技术条件下的应急作战对装备器材应急保障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目前应急保障力量遂行装备器材应急保障尚难完全满足这一要求,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1作战强度高,装备器材消耗大,但应急保障水平与此不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首先是投入的兵力、兵器快速集中,参战武器装备的种类多、射速快、火力猛,弹药品种、型号多,消耗量大,保障难度明显增大。因此要求应急保障力量立足于动、反应快捷、机动性强,能及时、足数、准确地遂行装备器材应急保障,随时进行地面、空中机动保障。但目前我军应急保障力量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水平较低,运输手段落后,尚难以完全满足这一要求。
2.2作战节奏快,装备损耗率高,但军械技术保障水平较低。高技术条件下我军将面临高精度、远距离、高毁坏的火力战,一是武器装备的战损将成倍增加,加上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致使装备的抢修任务繁重;二是战场态势变化急剧,保障时间缩短,受敌威胁加大,军械技术保障任务艰巨。但目前我军军械应急保障部队中由于受人才、装备、检测手段等因素影响,还不能完全、及时、准确、高效地抢修军械装备,特别是一些高、精、尖武器装备更显得力不从心。
2.3战场透明度大,应急保障力量自身安全受敌严重威胁,但保障力量自身防卫能力较低。由于大量先进电子侦察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广泛应用于现代战争,传统的隐蔽、伪装效果降低,战场透明度明显增大。与此同时,现代战争,敌对双方都千方百计地破坏对方的后勤目标和运输线,瘫痪其后勤保障。对方将使用精度高、射速快、机动性能好、杀伤力大的高技术武器摧毁我应急保障力量。但由于目前我军应急保障力量的反电子侦察技术、隐蔽隐身技术、加密技术以及抗打击及打击能力等还不能满足高技术条件下自身生存、防卫的要求。
3.高技术条件下实施装备器材应急保障的对策
为进一步贯彻好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有针对地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应急机动作战的装备器材保障要求,在应急保障建设上应采取以下对策。
3.1合理储备军械装备物资。一是要按照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重新调整好军械装备物资的储备布局,扩大一线军械仓库的储备量,形成以后方仓库、部队仓库为主体的储备网络。二是合理优化军械装备物资的储备结构。要根据高技术局部战争军械装备物资消耗的特点和规律,增大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储备,减少一般武器装备的储备;增大防空制导武器和高射武器装备的储备,减少轻武器物资的储备,并在数量、品种、配套方面彼此协调、兼顾,使储备物资发挥最大效益,最大程度地满足作战需要。
3.2提高快速保障能力。努力实现军械保障装备与作战部队主战装备同步发展,把作战装备与保障装备作为一个完整的装备系统,统一规划,协调发展,避免因保障装备的滞后而影响新型装备正常性能的发挥。尤其要发展野战性能好、与武器装备配套的小吨位大功率的综合维修检测车辆和维修方仓,使军械技术保障跟上作战装备发展的需要,以实现靠前修理的保障思想。为实施换件修理、伴随保障、就地抢修提供有力的技术依托,保证武器装备不撤出阵地就能及时得到修理,实现快速抢修的目的。改善装备器材的包装,确保储存质量,对应急作战装备器材进行统一编码,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物流过程自动化管理,提高装备器材管理水平和效益。要加大经费投入,配备一批较为先进、具有野战功能的装备器材搬运机械,彻底改变装卸搬运作业手段落后的局面。
3.3建立切实可行的应急保障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立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军械应急保障预案,是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整体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制定应急保障预案,一是要按照上级作战意图,结合预设战场地理、气候特点和遂行任务实际的需要,制定完善配套的装备器材应急保障预案。二是应努力使军区、分部及应急保障部队的预案与作战部队的装备保障预案相衔接。并通过定期模拟演练,来检验装备器材应急保障预案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并不断修订完善。$#&加强装备器材应急保障人员的适应性训练。主要是根据特殊地理、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地对装备器材应急保障人员进行耐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