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市场论文,本文分别针对监管者、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提出建议。对监管者提出应加快推进完善我国个人养老账户制度,同时政策上对FOF基金的投资范围进一步放宽,拓展其投资范围,以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
1.1.1 研究背景
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负增长叠加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带来深远影响。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正迅速增长,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近19%。从2022年起,我国每年将迎来平均超过2000万人步入60岁老龄阶段,这表明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带来的是不断上升的养老需求,面对这种需求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在现收现付的模式下只能达到保证居民基本生活水平的程度,而这种“保基本”有两种理解和制度设计,第一种是建立在多缴多得的原则上,所有的参与者都希望能获得不低于现有工资60%的养老金替代率,而靠现收现付制度下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提高缴费率和增加大量的政府补贴,长期来看是无法持续发展的。第二种则是将制度的重点放在抵御长寿风险上,因此低收入者可以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提供的保障生活,而中高收入者需要其他的养老金制度的安排。因此,国家推动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的部署迫在眉睫。面对这种紧迫的情况,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有序促进和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为养老体系向新方向转型、建设养老第三支柱提供政策基础。2022年4月出台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正在全力补齐养老体系第三支柱的空缺,旨在建立完整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2022年11月25日,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共计36个城市或地区率先启动了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范围覆盖了全国的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在这些先行城市或地区,符合条件的民众可自主选择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每年的缴费上限设定为12000元。
1.2 文献综述
1.2.1 养老目标基金发展现状
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养老体系以第一支柱为主,第三支柱比例严重失衡,针对第三支柱发展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刘学华(2018)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发现了我国养老金体系存在的缺口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了我国应在税收等方面建设第三支柱。李庆雄(2020)采用PEST-SWOT分析了第三支柱的发展趋势,指出在疫情的影响下,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老龄化长期作用加剧,第三支柱的前景充满坎坷,需要寻找新的突破路径。郭晓莲(2018)指出FOF是我国养老目标基金的运作载体,策略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养老目标日期型基金和养老目标风险型基金,同时她梳理了美国的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得出结论,认为公募基金是养老产品投资的主要产品;对于FOF这一载体,裴勇(2018)同多分析FOF基金的框架、投资流程等发现不只是第三支柱可以使用FOF作为投资载体,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业可以采取这种管理模式。刘亦千(2018)通过将现有的养老目标产品进行对比发现养老目标基金相对于其他产品更具备优势,同时针对监管、基金管理人、投资者分别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刘亦千(2019)参照美国的养老第三支柱经验,我国养老目标基金在其收益率方面需要达到4%—8%即可满足我国第三支柱养老所需求的财富积累。董登新(2018)认为第三支柱的建设将快速发展养老目标基金的完善,进而会促使我国家庭理财模式的升级;Tae Kyun Lee(2023)认为股权资产作用在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具有更高的预期回报,以及通过选股来实现阿尔法业绩的可能性,但主动投资会导致业绩不佳,管理大量资产的机构,如养老基金,采用外部基金管理,即所谓的"基金中基金"投资策略,以分散与主动策略相关的风险。仍有一部分研究员对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成观望态度,通过研究揭示了养老目标基金发展到目前为止所存在的各种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房连泉(2018)分析了养老目标基金存在的税收问题,提出了适合第三支柱的产品税收可能采取的优惠政策;邓小莲(2020)认为我国目前第三支柱的发展存在巨大的阻碍,需要吸纳更专业化的人才,进行专项管理,尽快发现制度体系中的缺漏,推动我国养老保险迅速发展。
2 理论基础及方法概述
2.1 基金的资产配置模型理论
2.1.1 等权重模型
等权重模型是指把多种底层资产涵盖在投资组合中,当这些资产所占的权重相同时,投资组合成立。
DeMiguel et al.发现外夏普比率上等权重模型远大于均值方差模型,因此根据该研究指出,上等权重模型可以作为资产配置平价的一个基准,国内学者李金鑫通过将多种资产平价策略的业绩进行综合对比发现,参数变动的频率过快,反应过于敏感会导致均值方差模型表现出现不稳定的状态,而等权重模型在多种策略中,处于参数高敏感时表现最优,因此目前其将等权重模型作为资产配置业绩的比较基准。
等权重模型由于其底层资产的权重相等,因此需要定期调整头寸,即基金管理人在调仓时为了保持等权重资产组合的权重相同,必须在出售表现良好的资产同时买入表现不佳的资产。等权重模型操作简单,成本极低,随之带来的是预测的局限性以及风险性,即使管理人能有效地发现风险,能察觉到风险的存在,但无法知道风险来源于哪里,风险因什么原因而构成,进而导致管理人在分散风险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2.2 基金业绩评价相关方法
2.2.1 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Sharp ratio)是评估风险投资组合调整后表现的常用指标,由William Sharpe于1966年提出。夏普通过将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进行比较来计算每个值。具体来说,它是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与无风险比率之差除以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或风险)。
2.2.2 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Max Drawdown,MDD)是衡量投资风险,尤其是针对基金、股票等金融产品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在选定的时间段内,投资组合从某一高点到随后低点的价值下跌的最大幅度。换句话说,它代表了投资者在该期间可能面临的最大资本减少或“损失”。
3 博时颐泽稳健养老基金产品介绍 ......................... 12
3.1 我国养老目标基金发展概况 ........................... 12
3.1.1 我国养老目标基金总体规模 ................ 12
3.1.2 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发展规模 ............................ 15
4 博时颐泽稳健养老基金产品分析 ....................... 27
4.1 产品营运能力分析 ............................ 27
4.1.1 产品收益来源分析 .......................... 27
4.1.2 产品净值收益分析 .......................... 27
5 案例启示与建议 .............................. 41
5.1 案例启示 ............................ 41
5.2 对监管者的建议 .......................... 41
4 博时颐泽稳健养老基金产品分析
4.1 产品营运能力分析
4.1.1 产品收益来源分析
FOF基金作为基金中的基金,有着其自身资产组合中80%以上要为非FOF基金的特点,其资产可投资于权益工具、债券、货币类资产等其他金融产品,但由于大量资产投资于基金市场,因此,所投资基金的净值变动是FOF基金业绩收益的主要来源。由图4-1可知,博时颐泽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混合(FOF)基金中基金类资产处于主导地位,剩余部分以固定收益投资和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集较为突出。其中固定收益投资的占比持续稳定,其中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的其他资产收入占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应收证券清算款的原因,这几期内发生了比较大的基金持仓变动。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基金自成立以来,主要的投资于基金投资,而目前没有通过股票投资来获得超额收益,更主要的是通过固定收益投资来获得稳定的收益。
5 案例启示与建议
5.1 案例启示
公募基金在养老投资产品领域的布局,确实为我国建设养老体系的第三支柱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国家、基金公司和个人作为这一体系中的三方,其紧密配合与协同作用对于养老第三支柱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从国家层面来看,虽然已有一些政策支持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但显然还不够充分。特别是个人养老账户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空间。因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快个人养老账户制度的建立,为养老目标基金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从而推动其快速发展。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虽然博时颐泽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混合(FOF)等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不俗,但产品线种类和资产配置相对单一的问题仍然存在。为了增强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基金公司需要不断丰富产品线,提高资产配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时,基金公司还应加强对养老投资的研究和创新,以提高产品的长期收益和风险控制能力,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养老需求。
从个人角度来看,国内投资者偏好短期投资的现象仍然普遍。这不仅不利于推行期限更长的养老投资产品,也难以形成对个人养老投资习惯的培养。因此,投资者需要增强长期投资意识,理解并接受养老投资的理念和方式。同时,投资者还应提高自身的投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