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汉语言文学论文格式、汉语言文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莫言小说民族化叙事中的世界性意识表达

日期:2021年05月1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3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4300843486262 论文字数:24454 所属栏目:汉语言文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回到民众身上、贴近民间心态,站在民众立场、秉承民间叙述方式。因此他关注的多是社会底层的弱小人民群体。莫言描写了众多惨绝人寰的民族苦难,也描写了很多人民身上的苦难,尤其是对个人苦难的真切描写最为出彩。他常常将弱小的个人,置身于饥荒交迫中、置身于战争风暴中,置身于政治漩涡中,唤起了读者心中悲悯的人道关怀。

................................


第三章 表意方式的双重机制....................... 21

3.1传奇志怪的写法与魔幻现实主义.............21

3.2大胆奇谲的想象与荒诞主义...................21

3.3瑰丽隐晦的意象与象征主义...............26

第四章 评价及其影响 ..................... 29

4.1文学史的丰碑.................30

4.2创作困境...................31


第四章 评价及其影响


4.1 文学史的丰碑

“作为从中国一个遥远的县城——高密东北乡走来的一个农村孩子,今天能够站在世界知名大厅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简直就是一个神话故事。”莫言在获奖感言中如是说。是的,中国籍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家,确实是百年难遇的大事。对莫言个人来说,这是他一直努力耕耘的结果。对中国来说,更是一件值得庆祝、宣传的好事。莫言的获奖,绝不仅仅是作家本人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国际文坛认可,更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个浩浩荡荡的整体,在国际文坛上赢得了广泛的关注。昭示着中国文学在新世纪以来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中国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灿烂历史,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璀璨星辰一般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照耀着、指引着每位作家的成长之路。但就是这样一个传统文学大国,却一直缺位于诺贝尔文学奖之席,使得国人无不觉得诺奖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从鲁迅开始,中国作家就有过多次被提名,中国民众也经历了多次空欢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诺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才会在整个中国造成轰动。这次莫言的获奖,可以理解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大幅提升,大大填补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空白,终于实现了百余年来我国文学创作的夙愿,肯定了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莫言因其瑰丽的写作风格、宏大的叙事模式获此殊荣,为当代中国文坛留下了一座丰碑,对中国作家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更是一种前进学习的动力。中国是一个传统的文学大国,诞生过诸如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老舍等多位文学巨匠。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每年的文学创作数量都十分可观,但当下中国文坛却极少出现意义深远的文学巨作。相信诺奖垂青中国作家,定能唤起国人重视文学,大大激发中国文坛的创作潜力,推动中国小说创作的发展与创新,鼓舞与激励年轻作家们在新的起点上大步前行。

.........................


结语

在喧嚣的文坛,有着浩如烟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许能轰动一时,但难以在中国读者,更难以在世界读者的心灵深处留下能够长存的审美体验。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现代文学精神的宁馨儿,莫言的作品传达了普泛的世界性品格和人类的共性经验,能最大程度的引起世界读者的感同身受。莫言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上呈现了他对世界、对人类的理解。莫言的这种成功模式,正在启发或启示着自己还有那些努力的人们。

他的创作离不开东北乡间地域文化和传统,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又彰显现代精神,是他创作最显著的特征。莫言孜孜不倦的,从民间广阔的土地上吸收各种写作素材,汲取创作的精神动力,汲取创作源泉。莫言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审美世界,一个立足民间、充满生命意义、现代精神的瑰丽艺术王国。在他的笔下,人物群体直接是相互扶持的温馨场面,个体生命有着在苦难命运前强悍不屈的坚毅韧力。莫言以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悲悯情怀来描绘这民间大地上的一切实物。用深情而又坚毅的眼光,坚持不懈地揭露社会现实问题,表达对人性的拷问和反思。

纵观莫言的小说创作,走过了早期的模仿阶段,在传统小说与西方现代派文学之间的游离过程中,产生了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模式和话语方式的勇气和意志。在莫言后期的小说创作中,他立足于所营造的“高密东北乡”这一神奇的文学王国,赋予它以民族文化的个性,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中国传统的叙事形式抒写着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知,显示出他独有的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可以说,因为有了 “高密东北乡”才会有莫言,进而才能诞生出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总体上看莫言的创作历程,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开掘民族资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莫言立足本土,以地域为屏障,用“历史”的叙事和“文化”的认同来进行文学民族性的探索,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文学王国,找到了自己的一种言说方式,更给中国当代文学找到了民族性建构的资源,为中国文学找到了一条切合本土文学发展的中西结合下的现代通道,并且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内涵。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