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24
3.1 概念与模型的提出..............................24
3.2 技术多元化与合作创新.....................25
4 实证研究...............................37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37
4.1.1 研究样本..............37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37
5 结论、意义与展望.........................50
5.1 研究结论...........................50
5.2 管理启示............51
4 实证研究
4.1 样本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样本
本文选择中国高技术行业1上市民营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筛选 2003-2017 跨度为 15 年的数据。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速度更快,有众多的专利积累,便于开展研究。本文首先根据《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筛选相应行业,其次在 CSMAR 民营上市数据库中,筛选 2003 年至 2017 年所有民营高技术上市企业。最后从国家专利局网站筛选出相应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专利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系统,考虑到专利申请到审核后公开有 18个月的时间,因而专利数据相对有近两年的滞后性。专利一般包括三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考虑到本研究涉及技术多样性,因而本文选用发明专利作为样本。为了专利数据获得的严谨性,本研究严格遵照前人研究的数据筛选步骤,筛选出2003-2017 年获得授权的 195078 项专利数据。首先,删除专利权人包含境外组织的专利,得到 195022 项专利;其次,为讨论技术多元化主题,删除 IPC 分类号缺失的专利,得到166811 项专利;再次,为满足研究主题为合作创新的要求,筛选高技术行业专利,同时删除只有一个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申请人缺失的专利,得到 93401 项专利;最后,为了便于研究中控制合作主体之间的制度邻近和地理距离等变量,本文删除三个及三个以上“专利申请权人”的专利授权数据(夏丽娟等,2017),得到 15357 项专利。
制度权力衡量企业是否有政治关联,该数据来源于 CSMAR 民营上市公司年报,根据报告中的实际控制人背景相关信息提取。制度邻近的数据来源于国家专利局披露的合作专利申请信息中的企业注册地信息,以及国家铁路局高铁运营相关信息。
.............................
5 结论、意义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通过对我国高技术行业企业的技术多元化、制度因素以及合作创新绩效进行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技术多元化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总体为倒 U 型。这说明,技术多元化适度时,可以促进合作创新绩效的达成,当技术多元化超过某个阈值时,会阻碍合作创新。当企业涉足的技术领域过于集中时,容易“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活力,而当企业研发分散在过多的技术领域,容易“浅尝辄止”,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不利于合作创新。
(2)从技术多元化分类角度,相关技术多元化在适当的水平会使合作创新绩效达到最高,过高或者过低的多元化水平都会降低合作创新绩效;非相关技术多元化有利于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两者是正相关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帮助企业在多个领域进行技术横向和纵向的初步探索,通过合作创新进行技术积累的需求增加,潜在合作对象也因为技术范围的扩展而增加,进而提高了其合作创新绩效;在适度的相关技术多元化水平下,企业在某类技术领域有着较深入的知识积累,更容易获得行业声誉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信任。但过度相关技术多元化情形下,企业容易产生技术的“路径依赖”和“组织惰性”,降低了创新的积极性。
(3)制度权力正向调节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合作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强化了相关多元化与合作创新的倒 U 型关系。拥有政治背景的企业,通过各类政治关系获得异质性资源的能力更强,整合内外部技术的动态性活动更强,增强了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类似地,高制度权力背景下,社会活动的成本投入低于创新带来的好处,强社会资源和关系增强了适度的相关技术多元化对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而相反,当企业在某一技术领域过度“停留”时,内部技术固化问题凸显,外部社会活动成本增加,导致企业合作创新绩效降低。
(4)制度邻近增强了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并弱化了相关技术多元化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倒 U 型关系。这表明在双方制度背景、组织形式相似的条件下,以整合异质性技术的合作创新行为更容易达成。同时,合作双方的组织形式一致时,相关技术多元化与合作创新之间的正向边际递减效用越弱。当企业处于适度的相关技术多元化时,与非企业组织合作创新更能提高相关技术多元化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而当企业处于过度的相关技术多元化时,与企业组织合作更为有利,能够减弱相关技术多元化对合作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