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不仅在立项规划、筹划资金、招标采购、建设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等阶段存在各种实践方面的问题,同时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方面也存在许多“难点”“堵点”,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阻碍项目的开展实施。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受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加重的影响,国外发达国家、国内港台等地积极探索推进垃圾资源化处理模式,英国、芬兰、日韩等国家在选择垃圾资源化处理方式上,除采用堆肥处理方式外,更多的选用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瑞士的焚烧垃圾处理覆盖面达到70%,新加坡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而我国台湾地区也开始积极兴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焚烧厂约有20座[1],由此可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经从名不经传的工程,逐步转型为成熟、绿色、环保产业,也逐步得到了我国政府部门及企业的认可。
随着R市加快“精致城市”建设的步伐,城乡生活垃圾等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走出“垃圾围城”的困境迫在眉睫。当下,R市只有L小港和Y镇两处垃圾处理场,该两处垃圾场设备老旧,主要采用分散浅埋的处理方法,现有处理设施能力有限且无扩建余地,在垃圾处理量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甚至将生活垃圾就地地表堆放,垃圾处理面临着巨大压力。为积极响应国家对生活垃圾提出的资源化、无害化等处理政策,顺应“十四五”规划要求,满足R市城市生活垃圾安全处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R市准备新设一处固废处理应用产业园,拟打造从源头到末端的城市固废处理“一体化”系统处理新模式。
固废处理应用产业园项目在本质上既属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对于R市来说也是第一个统筹兼顾垃圾处理与公共产品输出服务协同发展的固废处理PPP项目,在项目设计、部门联动、建设施工、招标采购、流程优化等诸多方面缺乏经验,而本文正是基于项目的薄弱环节,评估其风险程度,研究应对方式,由此在重要性与必要性上体现出本文的研究价值。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随着R市“精致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乡生活垃圾等环境问题接踵而来,如何走出垃圾围城的困境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在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现有管理的基础上,从政策、经济、自然、建设、人员等角度入手,识别、分析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存在的风险,并利用层次分析以及模糊评价等方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通过计算得到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各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而锁定项目的关键风险因素并探索项目风险应对措施,以期为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方法和思路。
1.2.2研究意义
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因占地面积大、工期跨度长、施工技术高,使其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因此,适时进行风险因素的分析识别、评价,对制定风险策略,保障项目顺利进展意义重大。
(1)理论意义
近年来,PPP项目理论随着PPP项目在宽优的政策下迅猛发展而不断完善,特别是其中的风险评价、风险分担等理论,为许多相关PPP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受到部分现实因素的限制,诸如:固废处理PPP项目缺乏具体性的应用理论、政企两方存在合作弊端等,致使固废处理PPP项目不能准确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丰富的经验,分析固废处理PPP项目中的风险点,一方面为固废处理PPP项目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构建AHP—模糊分析评价结构模型,形成固废处理PPP项目特有的风险防范评估体系;此外,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查阅文献资料,找出有效应对项目风险的方式,在丰富固废处理PPP项目理论体系及成果等方面,意义重大。
第2章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2.1 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概况
2.1.1项目简介
R市固废处理PPP项目从整体项目战略规划角度将项目分为三期:第一期主要包括全项目整体规划、部分子项目建设、物料采购、主体实施工程、安装工程、收尾、竣工验收等,第二期主要是对配套集中供热设施、合同能源管理以及对一期项目的运营,第三期主要是新建燃气环保热电厂、海水源热泵站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
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位于D村南侧,地理位置示意图如图2-1所示,实施机构是R市建设局。
2.2 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特性分析
2.2.1 PPP模式项目及其特点
(1)PPP模式的概念
社会资本(Private)根据政府部门(Public)确定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要求,通过签署合同协议等方式来提供相关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形成相互补充、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益的一种长期合作伙伴关系(Partnerships),简称PPP。
PPP模式下政企双方分工明确:政府方为PPP项目提供所需的财政补贴及相应的政策支持,而资本方需要成立独立的法人机构,专门对PPP项目的融资、建设及运营负责。与以往的出资建设、采购供给都由政府负担相比,PPP模式以杠杆的方式,为社会资本撬动更多的财政杠杆资金,引导其更多地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明显提高了公共基建设施的供给规模及效率,如图2-5所示:
(2)PPP项目与一般项目异同
相比一般项目,PPP项目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益关联方多、建设周期长、耗费资金多、技术难度大等特点,由此决定了PPP项目风险特点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
PPP项目风险因素复杂多样性:PPP项目的参与方涉及政企双方以及社会公众等方方面面,由于不同群体的利益出发点不尽相同,导致其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不同。上述原因决定了PPP项目风险因素复杂多样性。
PPP项目风险具有高不确定性:由于PPP项目形式灵活多样,参与的社会资本方不同,多方彼此相互影响,增加了其风险的不确定性。此外,我国在PPP项目上还未形成一套有章可循的法律及成熟的监管体系,导致风险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高。
PPP项目的风险具有阶段性:PPP项目从开始设立到最后移交,中间还要经历建设运营期,并且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界限,有的风险仅存在一个阶段,例如进度风险仅存在于建设阶段;有的风险则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例如:利率变化、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不可抗力风险存在于整个项目周期。
第3章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风险识别............................-27
3.1项目风险识别原则和方法.....................................-27
3.1.1项目风险识别原则的确定.................................-27
3.1.2选择项目风险识别方法................................-27
第4章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风险评价..................-43
4.1项目风险评价的原则和方法...............................-43
4.1.1项目评价原则的确定..........................-43
4.1.2项目评价方法的选取................................-43
第5章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风险应对..............................-63
5.1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及方式..............................-63
5.1.1风险应对策略选择..................................-63
5.1.2风险应对方式设计...............................-63-
第5章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风险应对
5.1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及方式
5.1.1风险应对策略选择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需要在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特点的基础上,需要充分考虑项目风险等级、风险影响程度等:风险防范主要是在项目前期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来降低损失程度,通常用于项目尚未实施的部分;风险减轻主要针对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比较小的风险,可通过相应措施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尽可能降低风险损失程度;风险转移往往表现为管理层以合同条款或其他方法将部分风险的转移至其他参与方承担,进而较大程度上提高对风险的整体耐受能力;风险自留常用于低风险且损失较轻的情形。
5.1.2风险应对方式设计
为实现将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风险掌控在危害程度较低、可以接纳水平范围的目的,结合项目特点,在综合评定风险危害等级及影响范围等方面的基础上,按照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各个单元具体实施情况以及该部分风险的高低程度而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如表5-1所示。
结论
随着R市加快“精致城市”建设的步伐,城乡生活垃圾等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走出垃圾围城的困境迫在眉睫,但R市仍主要使用传统、非环保的填埋方式处理其生活垃圾,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质量的提升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作为新兴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以加快R市政府职能的转变。目前,类似PPP项目尚处于建设发展期,由于经验的匮乏使其在建设施工流程及风险应对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因此通过对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为周边类似垃圾焚烧PPP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及实践参考。本文系统全面地研究了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风险管理,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
(1)对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风险分析。从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基本概况以及近年来我国21个典型垃圾焚烧发电PPP案例分析入手,总结项目归属于垃圾焚烧PPP项目风险特点和分类,并从政策、经济、自然、建设、人员等层面分析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的风险因素。
(2)对R市固废处理PPP一期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确定项目风险识别的原则方法以及风险识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