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文献的梳理,基于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结合漳州核电消防水泵制造实例,利用综合的风险识别方法,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对核电消防水泵制造质量进行有效风险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引起公司管理层对此项目的高度重视,同时对此项目的各项质量风险因素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进一步推动项目风险的提前应对和防控。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从安全角度出发,中国国内几乎不再批准新增加的核电项目。“十三五”期间,国家也没有完成制定的核电建设目标[1]。根据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要求,为更有效推进沿海三代核电建设,将有序建成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和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2]。到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预计到2035年核电发电量全国占比将达10% [1]。
2021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停止建设新的境外煤电项目,同时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3]。在此政策背景下,未来40年绿色低碳能源将是重点发展对象,核电能源是一种绿色能源,不仅具有高效和清洁的优点,而且安全,经济可靠,同时机组的利用率非常高,资源消耗小,对环境影响也小,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碳排放等众多优点。发展核电对于我国保护环境,缓解环境污染、保证能源安全和优化能源结构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为我国按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在此背景下,核电站的发展开始复苏,核电设备制造企业也迎来发展机遇期,在这个时期,谁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成为制造单位脱颖而出的关键,同时,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产品不仅可以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可以为制造单位售后维护节省巨大的成本,以S公司为例,近5年,在客户现场,由于泵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质量成本约1100万,因此,如何制造合格、高质量和性能可靠的产品成为制造单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理论的不断丰富发展,将两者相结合进行的研究也开始逐步发展,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根据文献查询,目前质量风险管理在工程项目、科研项目、民航、核电、出版物、食品、教育、制药、机械制造等行业都有相关的研究和发展,尤其是在制药行业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发布的《质量风险管理》(Q9),对质量风险管理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但在其它行业,对质量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义。对于核电产品制造质量风险的研究文献比较少,多数有关核电相关风险的研究主要从核电设备供货风险、核电关键系统设备的研制风险、核电项目融资风险、核电设备采购风险进度风险等几个方面进行风险研究,如王端阳等(2020)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核电设备供货风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风险类别和权重[4]。沈永福(2019)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核电厂关键设备的研制风险进行了研究[5]。谭雅丹(2020)从核电项目融资的角度,对核电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制定了一些预防措施[6]。李华杰和高鹃鹃对从核电设备采购的模式以及采购过程中的风险角度对核电设备采购风险进行了研究[7]。又比如,周伟(2019)从风险因素体系的视角,运用扎根理论编码方法构建了核电项目全面风险因素体系,为核电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8]。景阳等(2018)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进度风险进行评估[9]。以上文献均没有涉及质量风险方面的研究,经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归纳,目前,质量风险相关研究多数从质量风险识别、质量风险评价以及质量风险防控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2章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概述
2.1 核电消防水泵基本概念概述
核电消防水泵是核电站消防水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是消防水生产系统的心脏,而消防水生产系统则是核电站重要的灭火系统,在核电站安全运行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消防水系统通过消防水泵这一动能设备,可以向整个核电站消防灭火能动装置提供和输送具有足够设计压力和设计流量的消防水。按照《法国压水堆核电站防火设计和建造规则RCC-I》标准要求,消防水泵所提供的消防水应满足常规岛设计基准火灾灭火流量的需要,即受固定灭火装置保护的设备所需的最大消防水量的需要,并且保证在扑灭常规岛最大设计基准火灾的同时,有若干室内消火栓耗水200m3/h 的需要。
如果核电站发生火灾,不能及时灭火,将会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进一步引发核安全事故,因此,消防水泵的设计及质量是保障消防水生产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核电站实现快速探测并扑灭已发生的火灾从而限制火灾的损害这一防御目标的重要保障。
漳州核电消防水系统是标准化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机组(HPR1000)消防水系统,包括电动消防水泵、电动稳压泵及循环泵,每台机组消防水管网由2台水泵供水,水泵可单独或并联向消防水管网供水。核电消防水泵从水池中取水,消防水池的水源来自生活饮用水系统,当生活饮用水系统失去时利用生产水系统。在消防水泵材料选择上,与工艺流体相接触的材料应具有抗冲刷、抗磨蚀和抗腐蚀的能力,包括抗泵送流体本身的腐蚀和环境对泵体的腐蚀性。泵体、轴、叶轮、轴套均采用不锈钢。同时要求按照相关技术规格书要求对消防水泵进行抗震分析,确保消防水泵在安全停堆地震期间及之后,维持其承压特性,并且能够在安全停堆地震期间及之后连续运行且提供所需流量。
2.2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ISO9000-202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对质量管理进行了如下定义: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参考多数发达国家的发展状态,质量管理科学从出现发展到现在,可分为4个时期:质量检验时期、统计质量管理时期、全面质量管理时期和质量管理标准化时期[58]。
第一时期:质量检验时期,发展时期为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末。这一时期属于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初期。在二十世纪初,随着美国管理专家泰特(F.W.Taylor)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专职质量检验制度的创立,质量检验不再是生产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此制度尽管起到了质量把关的作用,但是此种管理是一种被动的管理,缺乏“预防”的思想。
第二时期:统计质量管理时期,发展时期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末。在这一时期,随着统计科学的发展,统计过程控制理论和抽样检验理论先后产生,这两项理论深刻的影响了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这一时期侧重依靠数据进行质量控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强调对生产工序进行控制,采用质量检验和质量预防性控制两者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效果。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基础,是质量管理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然而由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复杂多样,所以仅仅依靠单一的统计方法无法解决所有的质量管理问题。
第3章核电消防水泵制造质量风险识别 ····················· 17
3.1 漳州核电站消防水泵制造项目概述 ···················· 17
3.2 质量风险识别方法及过程概述 ·························· 19
3.3 运用检查表法对质量风险进行初步识别 ···················· 21
第4章核电消防水泵制造质量风险评价 ························ 31
4.1 建立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1
4.1.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 31
4.1.2 基于AHP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2
第5章漳州核电消防水泵质量风险应对和监控 ······················ 49
5.1 质量风险应对措施 ··························· 49
5.2 质量风险监控措施 ························· 51
第5章 核电消防水泵制造质量风险应对与监控
5.1 质量风险应对措施
质量风险应对的策略主要有减轻风险、预防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储备风险等,通过这些风险应对策略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及概率,降低风险产生的质量成本。
通过第四章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消防水泵制造质量风险的评价分析,可以清晰的得到各类质量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针对这些风险因素,结合风险应对策略,可以针对性对中高风险因素制定质量风险应对措施
(1)人员因素质量风险应对
专业能力风险应对,对员工制定详细年度培训学习计划,定期委派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培训考核,例如,针对质量改善工具,APQP&PPA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与产品件批准程序,FMEA失效模式分析等等,同时制作公司在线学习平台,公司购买相关学习课程,员工可以随时登录平台进行学习。人因失误风险应对,根据工作负荷,适当增加员工工作休息时间,在每天工作的间隙增加半小时休息时间,缓解因疲劳操作导致的操作失误,同时进行操作规范化培训,避免操作不当引起失误,同时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包括情绪与压力管理,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之道,自我能力提升与实现等等,从而缓解员工压力,促使员工在工作可以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共工作,减少必要的失误。质量意识风险应对,加强管理层对质量的认知,员工质量意识不足,通常是企业管理层认知不到位,因此,一支质量意识强的管理队伍,能够对全体员工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