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本文以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内容为基础,针对建设项目的共性风险结合输电线路改造工程风险的特殊性,对输电线路改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开展了理论分析和实例讨论。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依赖电能这一洁净能源。对于国家而言,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技进步的保障,进入工业时代以后的科技进步大都是建立在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架构上。许多输电线路改造工程项目意义重大,比如±800kV昆-柳-龙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作为西电东送的主通道源源不断的将云南的清洁水电送到大湾区、110kV勐大捧线担负着云南电网对缅甸北部佤邦、果敢地区的工业生活用电,是重要的对外供电线路,担负着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维护中缅友谊的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整个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大。80年代以来开工建设的输电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原本在城郊、荒地的电力保护区逐渐被城市道路、房屋所“包围”,存在较大涉电公共隐患。高压导线下方、两侧新建的房屋、道路、铁路很多已经抵近甚至超过线路高度,而老旧输电设备受当时设计水平、工业制造水平限制设备本身安全系数较低,发生社会人员触电的风险极高,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因此在电力系统每年的维护运维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老旧输电线路进行改造,一是化解了可能导致社会人员触电的安全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二是改造原有老旧线路相比新建线路来说投资更低、周期更短,在网架结构无需改善的情况下能够大幅降低企业投资;三是改造后增大了线路对电能的输送能力,在电网运行方式调整时提供更多选择,从根本上增加了电网安全裕度。
为此,电力部门逐渐重视老旧输电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对输电线路改造工程改造提升的资源倾斜,精准提高电网可靠性。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项目科学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已经成为项目实施中各方关注的问题。一个项目涉及专业众多,而且各个专业不能各自为政,需要密切配合,各个项目相关方要高度协调,下能圆满完成一个输电线路改造工程的实施。输电线路改造工程因其涉及面越来越广、相关方越来越多,在前期协调准备的时间更长,整个项目周期也更长,对应的项目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相关研究
在工程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国外的理论研究及实例分析开展的较早,其主要成果有:的研究了大型建设工程中的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并提出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依赖于完备的风险评估结论[2]。Snel.A.(1999)按照工程实施的阶段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实施阶段不同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以减少和避免因管控措施不到位而产生的损失[3]。Stephen Mak等(2000)[4]一共抽选了287个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研究,采用ERA法,对非确定因素在工程资金风险预控策略影响的分析中,得出这种方式对于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积极作用。C.M.Tam等(2002)[5]采用模糊数学为主的理论分析方法,并运用层次分析矩阵来对危害的类别以严重程度为主要依据进行排序,并按照排序有侧重的进行控制举措制定[5]。Al-Hussein等(2005)在对相关工程项目里的风险分析中,针对作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会对整个项目的风险管理带来新的变量和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参与项目的管理、施工人员进行风险管控的培训,通过提升安全意识来规范人的行为,从而降低项目整体风险[6]。Jamie.E.(2009)将研究重点放到了工程进度上,并将可能引起进度滞后的因素进行研究、排序,最终提出影响项目进度的7大风险并给出对应的控制举措[8]。Moraga(2012)在C.M.Tam模糊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矩阵算法,并把项目风险的分析结果进行了量化,并以实际案例进行推演,得到了很好的结果[9]。Ebrat.M.(2014)运用模糊理论识别出了工程项目中各类风险的重要程度,让项目管理人员在做出决策时有更多的、更精确的参考依据来进行判断[10]。
(2)输电工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Baker(1983)以核能配套输电项目为例,指出了如何跟踪风险变化,并根据风险的变化快速的调整应对的策略,并提出在此类项目影响投资的环节及相应的对策[11]。Grobman等人(2001)在输电工程成本的风险因素识别、控制上加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经济成本风险应对措施来是工程项目的收益达到理论的最高期望值[12]。Jannadi等(2003)采用IT技术建立了针对单个工程的风险评价模型RAM,该模型的优越性在于能够很好的适用与复杂项目的风险评价工作,大大提升对于复杂风险信息的处理的应对[13]。Warszawski等(2008)通过设置输变电工程风险的问卷向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研究、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主要涉及的方面有:风险辨识、质量管理、资金管控等[14]。Assili等人(2008)针对项目资金风险管控做了专项研究,并结合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提出资金风险应对的主要措施[15]。Boshan(2011)将风险评估的方法根据输变电工程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并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级,提出预控措施,在多个管控方案中,通过计算分析得出风险管控最优化的方案。
2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2.1风险基本理论
2.1.1风险定义
笔者首先对风险作出界定,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有美国研究者认为,风险是不愿引发重大事故的不确定性表现;但到了二十世纪末,美国研究者Williams把风险理解为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在某一给定的时间,未来后果的变化;Mowbray也直接把风险因素称作不确定性。但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王明涛教授给出了风险是在所有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不良后果程度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给定的环境条件下,有可能出现的所有结论都具有可能性与不确定性,而在预期结果和所有可能结论之间出现的误差便是风险。而这种误差越大,我们则觉得风险的程度就越大。这里,影响风险的主要因素包含:事故本身、事件引起的频度、事故的结果和风险因素。而按照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方向和所涉及范畴的差异,可把风险的概念再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四个:未来可能后果出现的不确定性、损失结果出现的不确定性、可能引起损失的危害程度的大小、损失的严重程度和产生的可能性。
上述对风险概念的界定,由于人们对风险这个概念的探讨方向不同,认识的视角和所涉及领域的差异,得出的风险概念的结果并不是完全一致。但是再行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研究者对风险的概念中包含着二种主要原因:不确定性、不利后果。而不确定性中的问题随机数列取决于各种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因素,而不确定性中的问题的模糊性属于风险自身的属性,由此我们可以利用概率理论和模糊数学等工具对问题展开研究探讨。
2.2风险管理的内容
2.2.1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风险管理,控制风险可能会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危害程度,最终得出结论以明确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序列,以及风险管理人员的预控措施和对策方法等,以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提前控制,确保项目成果达到预期。风险管理是在一种风险因素构成的项目制约环境里将危害降到最小化的管理流程。风险管理的范畴大致涵盖了三个方面:风险因素辨识、危害分类评价、风险险预控与对策。
2.2.2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抑制风险的出现,降低可能对项目造成的损失,并以此保证项目的最大收益成效。为此有以下原则:
(1)经济原则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考察点之中便是经营成本问题。在保证正常投资项目的利益效果下,力争尽可能少的建设项目成本,利用合理的分析数据和项目管理手段把项目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减至最小。
(2)最小化原则很多时候风险的出现是必然发生的,同时很多风险无法做到完全消除。因此下不能完全将风险消除、隔离时,应该首先考虑的就是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3)事前性原则项目风险往往产生在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所以为了使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涵盖整个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企业必须在项目管理前期就着手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以防止项目管理发生当风险发生时才后知后觉地实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困难。而且事前性管理工作不等同于只是前期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是动态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的管理体系。
3输电线路改造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20
3.1输电线路改造工程项目风险识别...................................20
3.1.1风险识别的原则............................20
3.1.2确定专家组成员与反馈方式..........................20
4 220kV上高线输电线路改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36
4.1工程概况................................36
4.2风险管理需求识别................................36
5 220kV上高线改造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措施....................................57
5.1项目风险应对总体思路.............................57
5.1.1风险应对思路.................................57
5.1.2风险应对策略...................................57
5 220kV上高线改造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5.1项目风险应对总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