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美贸易摩擦的形成与演进............................27
第二节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外贸..........................29
第三节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 RCEP 签署对中国外贸的影响......................31
第五章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RCEP 对中国外贸影响的模拟
第一节 中美贸易摩擦的形成与演进
中美贸易争端起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 2018 年 3 月 22 签署备忘录时,宣称中国偷窃美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援引 1974 年贸易法第 301 条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旨在迫使中国改变其“不公平贸易行为”。
一、中美贸易谈判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中美双方一共展开了十三轮的贸易谈判,历次谈判梳理如表 5-1 所示:
通过梳理发现中美双方虽展开多次谈判,但在一些主要议题上,双方达成的共识不多,谈判历程充满波折,中美双方最终在历时近 18 个月后迎来曙光。在2019 年的 10 月 10 日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中,双方达成“实质性第一阶段协议”,中美谈判迎来转机,并在同年 12 月 13 日,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并在 2020 年的 1 月 15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华盛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定》。协议内容包括:(1)在 30 日内,美国对 1200 亿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新征关税降低一半至 7.5%,之前的 2500 亿美元的商品征收的 25%关税维持不变,中国对 1100亿美元美国商品的加征关税也维持不变;(2)双方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对方市场,不得强制对方转让技术,双方保证对对方的执法透明、公平;(3)双方尊重对方货币政策自主权,承诺不以价格竞争目的贬值本币;(4)中国将扩大自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工业制成品、服务产品进口,未来两年的进口规模要在2017 年的基础上增加不少于 2000 亿美元;(5)双方在银行、证券、保险、电子支付等领域提供公平、有效、非歧视的市场准入待遇;(6)中美将建立各层级的双边交流机制,用来解决协议执行的纠纷。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引入双边进口加权关税和人民币汇率分析其对贸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和 RCEP 成员国的贸易潜力,并采用一般均衡模型(GTAP)模拟了关税和汇率的变动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如下结论。
第一,中美贸易摩擦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GDP、进口、出口、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将一定程度上削弱负面影响并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但从整体上看,贸易摩擦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依然大于美国,其原因在于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远大于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因此美国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对中国商品征税,因而加征关税的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冲击也更大。美国通过关税政策也无法改变其贸易逆差的现状,短期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将得到改善,但与美国 6000 多亿美元的贸易逆差相比影响甚微,而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如福利水平的下降使得关税政策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第二,中国和 RCEP 成员国的贸易竞争优势各不相同,贸易潜力巨大。通过RCEP 削减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人民币贬值措施都将缓解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其中削减关税壁垒的经济效果较弱,因为中国和 RCEP 成员国间的关税基数较低,下降空间有限,降低关税对 GDP、和进出口等指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尚不足以抵消中美贸易战的负面冲击。削减技术性贸易壁垒10%和人民币贬值 5%将有效对冲中美经贸摩擦的负面冲击,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如 GDP、进出口、收入和消费等均实现增加。其中,削减技术性贸易壁垒 10%的正向作用最好,但美国的经济也得到改善;人民币贬值 5%的正向作用次之,但人民币贬值不可避免的带来贸易逆差、福利水平和贸易条件的恶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