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贸易因素
1.贸易规模。一国进出口贸易规模越大,意味着在世界的地位也越重要,在结算货币选择时更有话语权。本文使用贸易总额(X3)来反映中国的贸易规模。
2.双边贸易联系。贸易规模是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基础,贸易基数越大,人民币在东盟地区成为结算货币的基础就越牢固。本文采用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X4)、双边贸易差额(X5)来反映双边贸易的发展情况。
(三)币值稳定性因素
1.对外币值。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以及较小的汇率波动有助于推动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本文使用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X6)和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率(X7)来反映币值及币值波动情况。
2.对内币值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及其波动性主要体现在物价波动上,本文使用消费者物价指数(X8)来衡量物价波动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为了研究中国—东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本文从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总体概况出发,结合东盟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具体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东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行了研究,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基于中国—东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分析得出的结论。东盟是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货币合作以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展较快,近些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进出口联系的日益密切加之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很多障碍,一是美元的使用惯性阻碍了人民币发展成为区域主导型货币,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度较低制约了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除此之外,一些非经济因素也阻碍了人民币在东盟的区域化。
第二,基于货币国际化相关理论分析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货币替代理论、货币搜索理论、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以及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得出影响跨境贸易结算币种选择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有经济、贸易、币值、金融市场发展、货币惯性、政策、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出口产品的种类等。
第三,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中国—东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因素重要性测度得出的结论。中国—东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情况都与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状况紧密相关。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强大的经济规模、不断增强的双边贸易联系、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适当的币值波动是最关键的影响因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