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变量的选取...........................................25
第 6 章 政府补助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影响实证分析
6.1 描述性统计
本文首先对所有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详情见表 6-1。本文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选取了 864 家公司,最终获得 5184 个有效观测值。研发投入(R&D)的标准差为 1.081,均值为 17.918,研发产出(Pat)的标准差为 1.407,均值为2.954,这也说明了本文的选取的样本企业间创新产出差距较大。
研发投入(R&D)的平均值为 17.97,中位数为 17.918,均值略大于中位数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额是有上升的趋势。专利数量(Pat)最低值为 0,最大值为 6.567,说明虽然样本选取的都是高新技术企业但组间创新产出的差异性较大,有的企业甚至无成果输出。政府补助(Sub)最大值为 19.5,最小值为 12.8,平均值为 16.19,说明企业受到政府补助的程度有所差异,政府补助水平的标准差大约为 1.244,相对来说较小,这表明了政府补助的水平波动性相对较小,并且也比较稳定,适合于作为样本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和资金,且其均值大于中值,说明政府补助也呈增长趋势。企业的规模、杠杆率、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的平均值都大于中位值,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各项指标有增长空间。
表 6-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 7 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实证结论
本文以沪深 A 股符合筛选条件的 864 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六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控制了年份和行业的双向固定模型进行研究,考察了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
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所获得的政府补助与企业的研发投入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即政府补助可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同时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所获得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专利申请量指标是企业投入研发资金后成果输出的一种体现,可以较为客观的衡量企业创新的产出,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补助可以助于企业的研发产出。
融资约束在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说明当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时,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就越大。政府的补贴方式有助于帮助减轻和缓解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制约,从而使企业研发投入产出有更大的资金余地,政府补贴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融资方式多元化并缓解高科技公司的融资限制。
政府补贴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因企业的所有权差异而不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国有企业的推动作用要比非国有企业稍大,这本文开始的假设分析有一定的出入,可能的原因是第一国有企业本身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财政,对于政府补助更为依赖,在研发活动资金获取上可能存在积极努力寻求外部融资的惰性,所以从这个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第二,国有企业在获取政府补助的连续性上更好,政府补助相较于税收优惠等间接政策的门槛较高,需要自行申报和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国有企业因其规模大在申请上具有优势,获得这部分资金的连续较好,非国企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并非年年都可以等额的获取这部分稳定的资金补助。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