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45
第四章 苏区工人权益法制保障的当代价值
一、坚持党在工人权益保障工作的核心地位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旧政权的框架向当时北洋政权的国会提出《劳动法大纲》,对推动工人权益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该政策得到了当局的肯定并且推动了当局实际去改善工人的处境。
到了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工人权益的保障工作,从理论探究,到法律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思想上来看。这一时期,毛泽东撰写了《井冈山的斗争》、《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在这些文章当中,毛泽东提出要制定相应保障利益的纲领,并且提出应当注重劳动的实施以及关注工农群众的生活。此外,毛泽东还十分重视实地考察,为此毛泽东深入基层考察广大群众的真实生活并且撰写了《兴国调查》、《寻乌调查》等一系列调查报告,详细地阐述了当地工人实际生活状况。另外,还有陈云以及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撰写了《关于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怎样订立劳动合同》等文章,并且对一些工人权益保障措施实施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的思路。从工人权益保障的法制建设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政权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细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组织法》、《井冈山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此外还有各种法规政策,例如《夜校及半日夜校办法》、《业余补习学校的办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违反劳动法令惩罚条例》等等,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等规范性文件构成了苏区工人权益保障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政权机关以及广大工人群众共同实施以上制定的这些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从而使得纸面上的权利变成了现实的权利,广大工人得到了解放。不管是从思想理论来看,抑或是工人权益保障的法制建设来看,这两者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结合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得出的最优解。
结语
苏区政权的建立对于保护工人权益保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可以运用政权对工人阶级进行最为彻底的解放。在苏区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苏区政权制定了众多的法律保障工人的各项权益。通过立法,工人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受教育权以及劳动权益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此外,苏区为了能够使得工人在法律上的各项权利得到实现,还发动群众、工会参与实施以及共同监督,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法律,提高工人的法律意识,制裁各种侵犯工人权益的行为。通过这些措施,苏区工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了改善,而得到了解放的工人积极参政议政,充当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积极参与生产为苏区政权的运行和斗争提供物质基础,参军热情高昂为反抗敌人的入侵提供力量。
苏区时期的工人权益保障实践是一场伟大的工人解放运动,同时也是法制建设探索的伟大实践。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政权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探究法律实施的路径。尽管这一时期的实践走过部分曲折的路线,但是却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工人解放经验、法制建设经验。而这一时期的经验不仅仅为苏区的法制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民主政权后续对工人阶级法制保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区保护工人权益的法制实践对于今天仍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新时代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利是一个值的思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许能够从苏区的法制实践中获得启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