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核心解释变量
基于本研究的假设和模型构建,需要明确同一发债企业发行的债券是否带有绿色属性,因此本文参考马亚明(2020)[62]设计核心解释变量的做法,将绿色债券定义为虚拟变量GREEN,在政策时点2016年之后,如果该企业在某一年内发行了绿色债券,那么它的值将被设置为l,反之为0,以此来进行计量模型构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后,以2016-2022年沪深A股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作为原始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分数匹配(PSM)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绿色债券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本文的研究表明,与没有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和年份相比。发行绿色债券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绿色债券确实能够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并缓解融资压力。
(2)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即绿色债券发行有助于提升企业环境披露质量,提高资本流动性,降低社会投资风险,促使金融资本流向企业,进而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
(3)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即绿色债券发行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向市场传递有效信号,使投资者能够有效甄别企业绿色属性信息,吸引潜在投资者,进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4)发行绿色债券在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方面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即在重污染属性企业中发行绿色债券比在非污染属性企业中更显著;在东部地区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效果比在中西部地区企业更显著。
通过把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本文从债务融资成本的角度分析了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的影响,提出了绿色债券发行影响的具体微观效应,拓展了绿色金融研究的理论概念,为未来企业在绿色金融环境下可能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