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证券论文栏目提供最新金融证券论文格式、金融证券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债券市场发展对国际货币储备职能影响的探讨

日期:2022年05月23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57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203251541247518 论文字数:28122 所属栏目:金融证券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23

第二节  模型设计............................... 24

第五章  债券市场发展对国际货币储备职能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为了研究债券市场发展对国际货币储备职能的影响机制,IMF 公布的 COFFER 数据表示国际储备货币的占比,是衡量一国货币发挥国际储备职能的指标,我们选取 COFFER作为被解释变量,衡量一国货币发挥的国际储备职能。解释变量选取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程度和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程度。在债券市场发展衡量指标的研究中,龙红亮(2020)用“本国债券市场规模/GDP”衡量本国债券市场发展程度。因此,我们运用“样本国发行的国际债券未偿余额/样本国 GDP”和“样本国国内债券未偿余额/样本国 GDP”分别衡量样本国的“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程度”和“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程度”。样本数据的时间区间为 1999-2019 年,个体为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

根据前文的文献综述,一国的贸易开放度、汇率波动率、经济实力和经济相对规模也是一国货币发挥国际储备职能的关键因素。经济实力采用样本国人均 GDP 占全球人均GDP 的比重来衡量;经济相对规模采用样本国 GDP 占全球 GDP 的比重来衡量;关于汇率波动率,从 WIND 搜集到的是 SDR 兑样本国的货币的季度汇率,本文实证采取的是年度数据,因为,将其季度汇率计算年度标准差来衡量汇率波动率;贸易开放度采用样本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净额占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净额的比重来衡量。

为了判断样本数据的类型,我们先判断样本数据是否存在个体效应,对样本数据进行异方差检验。运用 Wald 检验,得到的检验结果为:所有变量组合均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存在同方差”与“不存在一阶自相关”的原假设。因此,扰动项存在组间异方差,这说明样本数据存在个体效应,它随着个体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存在个体效应,此模型不适用。接下来,在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中进行选择,需要对两个模型做回归,然后运用回归得到的残差平方和进行 F 检验,判断样本数据属于哪个模型。其中,变截距模型又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首先要判断变截距模型的类别,才能得到其残差平方和。因此,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 Hausman 检验,结果如下表。鉴于 Hausman 检验结果其 chi2(4)=5.24,对应的 P 值为 0.2632,大于 0.10,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不存在固定效应”的原假设,应该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第六章  对人民币发挥国际储备职能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和开放的对策建议

一、 债券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升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

金融证券论文参考

根据表 6-1,在早期进入 SDR 篮子的四种货币中,美国、日本、欧元区和英国都具有高度发展的国际债券市场,它们的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程度远远高于中国。日本的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程度最高,然而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程度却不如美国、英国和欧元区。美国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共同推进,因此,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程度在四种国际货币中的排名相差不大。英国的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程度较高,但是,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程度却不如国际债券市场。从国内债券市场规模来看,欧元表现最好;然而,从债券市场发展程度来看,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欧元区只处于中等水平。此外,中国的国内债券市场规模并不低,但是国际债券市场规模却是最低,说明中国的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发展不匹配。2019 年,中国的国际债券市场发展水平仅为0.01,相较于其他四个国家,中国的国际债券市场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也意味着中国的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不高,因此,中国应当提升其债券市场国际化程度,实现国内和国际债券市场平衡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