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 章 不完全信息下或有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和债券信用价差研究.............................. 12
3.1 模型建立 ................................. 12
3.2 完全信息情形 ......................................... 14
第 4 章 信息滞后下减记型或有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和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24
4.1 模型建立 ..................................... 25
4.2 公司证券的定价 ......................... 25
第 5 章 总结................................. 34
5.1 本文研究成果 ................................. 34
5.2 本文研究展望 ........................... 35
第 4 章 信息滞后下减记型或有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和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4.1 数值模拟与经济分析
从图 4-1 可以看出 ,随着公司收益风险的增大,公司的破产水平递减。此外,破产边界随信息滞后期的增加而提高。由此表明: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将会选择在公司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时通过延迟破产来获得更多收益。最后,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信息公开滞后会减少市场主体所获得的信息,信息获得减少则增大公司所面临的的风险,从而加速公司的破产。
..............................
第 5 章 总结
5.1 本文研究成果
本文以不完全信息角度为突破口,根据相关文献和数据收集整理展开学理研究。首先,从当前实际来看,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完全的问题,从这一角度研究或有可转换债券,是理论研究的自然延伸。其次,从我国金融机构发行实践来看,由 Wind 数据统计:截止 2019 年 4 月底,发行减记型或有可转换债券的金融机构共 331 家,包括非上市银行 294 家(含农村商业银行 175 家),其占比高达 88.8%。故我国发行主体绝大部分为城商行或农商行,这些中小银行亦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在充分提高当地就业率,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不足问题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时间不长,相关的制度也不够完善,对这些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监督与考核,因此其存在不同程度的权责不够明晰、信息质量不高、信息反馈或披露不及时等问题。因此本文将不完全信息这一重要因素引入分析框架。另外,金融市场是非完备的,资产收益流的价值并非连续地变化,而可能因为突发信息造成股价骤升或骤降的跳跃式变化。因此,我们假定公司现金流过程服从一个跳一扩散过程。
另一方面,鉴于目前国内不少金融机构对高管采用固定年薪制,导致高管在公司大幅亏损下仍然可获得高额的年薪,因此通过改革薪酬结构来引导高管注重公司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防止其为谋取私欲而产生的短视行为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建立模型时以 2014 年 8 月 29 日审议通过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为基础,考虑管理者薪酬含任期激励收入。我们通过将或有现金激励收入引入到管理者薪酬结构中,分析其对公司价值、股权价值和管理者冒险动机等影响。
本文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
1、不完全信息情形下,信息滞后的矛盾将会有可能加快公司破产,加大公司倒闭的风险,压制公司总价值的提升;而或有可转换债券的引入可以显著降低信息滞后和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信用价差,增强公司利用自身性能的抗击风险冲击和吸收缓冲风险的能力,从而强化公司整体运行的稳健性,保证公司的资本充足和盈利效益,确保推动公司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发展。或有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公司的破产成本,保障公司的最大利益,提高公司的可预期价值,减少社会福利损失,进而维护公司在市场长期经营中树立起来的良好品牌形象;或有可转换债券可以提升股权价值,提高市场参与度,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凸显公司在同类产品中的比较优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1年期的短期债券,或有可转换债券减少信息不对称下信用价差幅度显著大于信息滞后情形。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