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论文栏目提供最新产业经济论文格式、产业经济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产业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日期:2020年08月1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23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8011221043940 论文字数:32366 所属栏目:产业经济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22

第五章 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 28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28

第二节 统计分析 ................................................. 31


第五章 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一、变量设置与数据处理

(一)变量设置

1、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存在较多衡量指标,需综合考虑进行选择。李逢春(2012)构建了产业结构系数,即以各个产业产出占总产出的比值为权重,以 1、2、3 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再将其加权而得。该指标全面考虑了三个产业的影响,但是不同产业结构可能产生相同的系数值,从而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借鉴干春晖等(2011)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的刻画方法,将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之和占总产出的比值来衡量产业结构变化。

2、核心解释变量:经济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衡量指标同样较多。部分研究以新增固定资产数据来衡量,由于基础设施存在累积部分与新增部分,两者合力对后续年份产业产出产生影响,仅考虑新增部分的影响不足以全面刻画基础设施。更多的文献以基础设施实物形式数据来衡量,但是不同类型基础设施计量单位各不相同,不存在可加性,也难以在各种类型之间进行对比。综合以上两方面的考虑,本文以测算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来分别衡量经济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同时,考虑到基础设施对产出影响的滞后性以及产业产出对基础设施的反向影响,本文用上一年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作为解释变量,即用当年年初的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数据解释当年的产出。

表 5-1  变量设置及数据来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经过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一、相关结论 通过对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相关概念与文献进行梳理,并基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及其对各个产业产出弹性的测算,本文初步分析了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了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最后,综合各方面内容,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鉴于现有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时效性与本文研究的需要,根据相关测算方法,本文利用最新数据测算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最新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并以 2004年不变价格进行衡量。据测算,无论是经济基础设施还是社会基础设施,各省市自治区资本存量各不相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截止 2017 年初,江苏省拥有最多的经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 28660.21 亿元(以 2009 年不变价格衡量),山东省拥有最多的社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 12829.34 亿元(以 2009 年不变价格衡量)。

2.通过图形方式对数据进行刻画,初步了解了我国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与现状。无论经济基础设施还是社会基础设施,各地区均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之中,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不断增加,但两类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之间存在差距,且差距不断扩大。三个区域之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资本存量差异较大,中部地区经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发展已落后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方面,各地区产业结构均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第一产业占比均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呈现上升趋势。

3.根据各地区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各产业产出之间关系的散点图,初步了解基础设施与各产业产出以及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无论是经济基础设施还是社会经济基础设施,都能够促进各个产业产值的增加。同时,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使得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下降,促进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倾斜。 

4.根据理论分析与不同基础设施相关特性,构建一般静态均衡模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建立了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联系。经济基础设施对于各个产业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而社会基础设施对第一产业的增长有负向影响,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长则有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