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外流域治理与国内河长制的实践与启示.........................27
第一节 国外流域治理的经验及借鉴...................................27
一、切萨皮克湾流域水资源治理政府管控模式的经验借鉴....................27
二、莱茵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政府合作模式的经验借鉴............................28
第五章 环境法视阈中甘肃省河长制的完善对策....................................38
第一节 完善甘肃省河长制的制度体系...........................38
一、健全关于河长制的相关法律......................................38
二、立足甘肃省情水情完善地方性法规.............................39
第五章 环境法视阈中甘肃省河长制的完善对策
第一节 完善甘肃省河长制的制度体系
目前,甘肃省河长流域水资源治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据的是 201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和 2017 年甘肃省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的《甘肃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该制度体系存在层次不清晰、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推进甘肃省各级河长工作的有序开展,实现“有章可循”向“有法可依”的逐步转变,构建以河长制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法律法规作为支撑的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甘肃省河长制的制度体系,立足于甘肃省河长制实施的法律依据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甘肃省河长制的制度体系。
一、健全关于河长制的相关法律
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河长流域水资源的治理工作规范化,固化河长制实施中的流域水资源治理经验、流域水资源治理方法等,促使河长流域水资源治理工作的稳定推进,建立常态化的河长制长效机制。立足于我国河长制相关的现有国家法律规定,合理借鉴国外如俄罗斯流域水资源治理的法律体系中关于问责方式、责任主体等法律规定的有益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健全关于河长制的相关法律。
第一,完善作为环境法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地方政府的环境质量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法》中第六条第二款有关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负责制的条款,对责任主体、工作方式、问责方式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详细解释,使该法律规定成为各地方政府制定与解释地方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担任各地方总河长的法律依据①。
第二,完善环境资源单行法中有关流域治理的政府责任条款。通过完善《水法》(2016 年修订)第十三条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对行政区域内的流域水资源负有利用、开发和节约水资源的职责的规定,在责任主体、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机制规范化。②进一步明确具体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具体行政职能,例如:明确由发展改革委负责协调推进流域水资源上的重大项目建设;明确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河长流域水资源治理的经费保障,并负责审计和监督河长经费的支出;明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明确林业部门负责流域沿岸的绿化和湿地的保护工作等,促使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流域水资源治理机制的规范化。
表 5.1 甘肃省县级河长考核指标统计表
................................
结语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经济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在社会公众中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践行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经济的国家政策,形成绿色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人民创造绿色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流域水资源更是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着不可代替的角色,甘肃省河长制自 2017 年实施至今,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流域水资源治理的积极成效。但囿于甘肃省河长制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实施机制不完善、公众有效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甘肃省河长制充分性的发挥。
本文基于甘肃省情、水情,从环境法的视角,论述了河长制的概念、特征及理论基础、法律基础;考察了甘肃省河长制的组织结构、工作机制的现状,分析了甘肃省河长制目前存在的河长制的制度体系不完善、河长制实施机制不完善、河长制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对标甘肃省河长制的现实困境,合理借鉴国外流域治理的经验,比如切萨皮克湾流域水资源治理政府管控模式、莱茵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政府合作模式、俄罗斯流域水资源全方位治水机制等;论证南京市河长制考核机制、昆明市河长制实施机制、杭州市“民间河长”公众参与机制等国内其他地区河长制的实施经验,提出完善甘肃省河长制的制度体系、完善甘肃省河长制实施机制、完善甘肃省河长制公众参与机制的具体对策,以期可以为进一步完善甘肃省河长制提供建议。
甘肃省河长制亟需立足省情、水情,在充分汲取国外流域治理经验和国内河长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推动甘肃省流域水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完成“十九大”青山绿水的目标提供甘肃的地方经验、贡献甘肃的力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