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采用的方法为分层、多阶段PPS抽样以及电子版问卷调查方式,抽取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对象为家庭户内18-64周岁的中国男女公民,涉及教育、健康、经济、社会保障、婚姻家庭、政治保障、生活方式以及法律意识、性别观念与认知态度等9个领域,调查内容除了个人基本情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以外,还包括样本群体的生育状况、健康状况以及本研究所需的家庭地位等丰富信息。同时对样本村、居委会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妇女的生存发展环境,反映基层村、居委会的妇女工作情况。根据调查数据对高层次女性人才、新社会阶层女性、受流动影响女性等群体特征和发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入世后贸易开放对我国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影响的理论框架,在文章第三章,分别就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农村妇女发展两大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更清晰的了解这两方面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验证提供了背景基础。之后利用我国《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2000年和2010年两年的数据,通过OLS、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实证分析,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贸易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有所提升;通过更换不同的家庭地位指标,均验证了上述结果;考虑到贸易开放变量的强内生性,利用“省会城市到海岸线最短距离的倒数”作为贸易开放度的工具变量进行IV估计,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贸易开放对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积极影响。
农村妇女是推动我国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维护她们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贸易开放给我国农村妇女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妇女的劳动参与是其地位提升的直观表现,农村妇女摆脱了繁重的家务劳动参与到社会生产中,给自己带来收入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想的进步,经济独立和思想进步使她们不再依赖于男性,提高了在家中的话语权,进而使得家庭地位得以提升。面对“入世”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那些能快速适应市场的女性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她们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产。但存在的挑战也不可忽略,贸易开放发展的产业大多属于低附加值产业,这些产业在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方面会对农村妇女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存在,使得西部一些落后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严重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