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作为文学桂军之一的朱山坡,始终基于广西地域所进行的本土性和在地性文学创作使其自然地被归入地域作家之列。一是广西地处中国边远南方,沿国土边界线与越南接壤,越战是桂地人民独有的现实经历,朱山坡将这份独特的生存体验化为小说的战争素材;二是两广地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幸运地搭乘上改革开放的时代东风,得以借势实现现代化蜕变,但广西相对于广东而言更近内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足以及偏内陆的封闭环境,广西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时代转变之交的阵痛感,底子里乡土性与外来的现代性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与撕裂,这两种对立文化的夹缝地带便成为底层艰难生存的狭窄空间。三是以文学视野来审视广西地域文学,广西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常处于失语和被忽视的状态,朱山坡对此也深有感知,在《我家乡的林白》一文中朱山坡写到“林白知道,与前几年相比,家乡的文学迎来了新的春天,无论文学在全国多么‘冷’,但在家乡这里是‘热’的”①,林白在当时的文坛刮起了一阵“个性化写作”和“女性写作”飓风,成为广西文学里的一株奇葩,但这并不能改变广西文学仍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现状。朱山坡小说中所涉边缘情境之多维以及所绘边缘人物之万般,建构起超乎边缘范畴的宏阔之感,丰富着文学传统里的边缘人形象。通过塑造处于桂地的边缘人物的人生沉浮,传达出桂地人面临苦难时所呈现出的顽强生存的韧性以及反被边缘化的斗争,展现出广西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弥补了广西地域文化书写的单薄之憾,在此层面,朱山坡的小说创作对于广西文学的丰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