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当代文学论文格式、当代文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庐隐与冯沅君当代文学比较研究

日期:2020年04月0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11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003292317043684 论文字数:25884 所属栏目:当代文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清浅直切,在感怀的一面同时又潇洒,能够奇特地将缠绵悱恻和慷慨悲歌融合到一起去。因此她的小说架构方式更加趋向散文,不在意是否有词句完整上的约束,而更倾向于在行文中饱含着浓郁的情绪。其小说常常细腻蕴藉,沉哀入骨,笔锋中带着感情,虽然前期作品有结构松散,过于看重辞藻的华丽之嫌,但后期的作品还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庐隐的小说基调是悲壮而哀美。其小说创作受到强烈的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影响。后又接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与老庄的避世消极思想,在行文风格上以感伤为主,基调悲戚,可与同时期的郁达夫媲美。并且她的作品自叙色彩强烈,将她多年苦闷与孤独的情形都倾泻在内了。而且庐隐的小说经常运用日记或书信的体裁,这在“五四”时期女作家中可谓是十分独特。可见,在时代洪流的推动下,庐隐的写作风格开始由主观抒情向客观写实发展,而她所关注的范围也由自己和身边的朋友转向广阔的社会现实,所谓庐隐的“停滞”至此已被打破。

庐隐后期的作品也就是在五四运动爆发后,这段时期的作品比较能够体现庐隐作品的特点。这段时期庐隐的代表作有《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等。这些作品有很多都是庐隐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进行创作的,所以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庐隐的真实个性。总体而言,庐隐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是很独特的,其抒情方式也是清浅又直切,还带有几分潇洒和隽丽。因为庐隐本人的坎坷的生活经历和接受教育的背景,让庐隐的小说受中国古典小说、婉约派诗词的影响很大,其作品的基调也大多是婉转伤怀的。

...............................


第六章 结论

“五四运动”是启蒙思想影响下发展出来的,从西方的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都是将视角集中在“人”本身。因此对人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的考量,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成为整个新文化运动的最强音。现代人权意识的产生导致人们想要自己把握自己,爱情观念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下改变的,男女之间的两性恋爱关系,个人渴望自由的追求与中国传统的家族式的冲突矛盾是“五四”时期最常被讨论的话题。而崛起于“五四”时期的庐隐和冯沅君,作为女性文学之代表,最先发出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呼声,要求女性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要将数千年来的女性从男权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而她们选择的是以爱情婚姻家庭为小说的主题,描写一个又一个新旧时期交错时的女性身影。用自由恋爱来反抗封建时代的包办婚姻制度,以此为突破口撬动整个男权社会制度,打破封建礼教下“三从四德”的约束。

冯沅君、庐隐生平经历的不同导致了二者的性格的不同。而性格的不同又使其即使处于同一时代背景下,也明显显示出了创作风格上的不同。总的来说,庐隐从小生活因为父母对其关爱较少,性格更加悲观化,在其小说及散文的创作中,更加倾向于悲剧性的结局。虽然创作的时间早、数量多,但其人物形象更加富含悲剧意识,以一种较极端的方式,来贬低男权来为女性意识觉醒、地位抬升做铺垫。而冯沅君则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与丈夫拥有稳定长久的感情,生活快乐而满足,其没有过多的苦闷情感,因此笔下的人物也更加热烈直白,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

比起庐隐来说,冯沅君从小生活幸福,受到父母、兄长的照顾居多,几乎是无忧无虑地长大,因此其早期作品中常常透露着对爱情、对理想的浪漫主义化描写,认为一切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其所用言辞也是勇敢激烈而又坚定的。反观庐隐,由于幼年时受到家人的情感关怀较少,后来的两任丈夫也不能给她长久的幸福,经历了一系列家人、朋友去世的打击之后,庐隐的悲观主义倾向就显得越发严重了。庐隐自从遭受病痛打击之后,在作品中更加地悲戚起来。冯沅君的作品则积极向上地多。体现在对爱情的描写上就是,庐隐不喜欢直接讲述爱情的美好,而冯沅君则喜好直抒胸臆,将新时期女性初次面对爱情时的喜悦直率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