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当代文学论文,本文通过对老舍经典的小说和话剧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梳理其中有关小人物死亡的情节,对老舍笔下死亡小人物的主要类型、小人物死亡书写的艺术手法和价值意义进行了探究。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得出老舍笔下死亡的小人物特征,主要包括四类:肉体死亡的自由灵魂、精神死亡的行尸走肉、无辜受害的可悲小人物和愚昧堕落的自我毁灭者。(2)老舍笔下小人物的死亡书写在艺术手法运用上,主要表现出简明而幽默的叙事风格、多元化的死亡叙事视角、浓厚而深沉的情感基调三大特色。(3)老舍笔下小人物死亡书写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抒发对为正义而牺牲者的赞美与歌颂、对底层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悲悯、对迫害人民的邪恶势力的憎恶痛恨、对产生悲剧的畸形社会的讽刺批判等个人情感,以及为定位结构、推动叙事、人物形象塑造服务等方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现当代文学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跨越了从五四运动至今的近百年历史,经历了民主革命、反法西斯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多个历史阶段,涌现出一大批屹立于文学世界的伟大作家。如现代著名作家鲁迅、冰心、郁达夫、胡适、老舍、巴金、茅盾、曹禺等,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古华、韩少功、路遥、王小波、舒婷、莫言等。他们创作了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推动着中国文学史走向了新的繁荣阶段。这些对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对于探索现当代作家的思想世界,了解作家眼中的社会百态,解读现当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以及推动我国文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老舍作为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上世纪著名的语言大师和人民艺术家,其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话剧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这些作品在当代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老舍文学作品大多反映 20 世纪上半叶旧中国的社会百态,尤其注重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描绘。作品中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细致观察和真实的精神面貌描写成为老舍文学创作的一大特征,这也是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重要原因。老舍对于小人物描写还常常涉及到小人物的死亡,通过死亡的书写实现对情感态度的强烈抒发,对老舍笔下小人物死亡描写的分析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老舍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基于此,本文选取《平凡者的生命悲歌——老舍笔下小人物的死亡书写探究》为题展开研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老舍的文学作品中对死亡的描写较为常见。他善于书写死亡,尤其是小人物的死亡,在他笔下每一个小人物的死亡都不是没有意义的。本文能否准确把握小人物死亡书写背后的深层含义,对于解读老舍文学作品也是非常关键的。且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老舍及其他现代作家文学作品的研读以及对小人物死亡描写的梳理,了解老舍小人物死亡的特征,分析老舍对小人物死亡书写的艺术手法,明确老舍笔下小人物死亡书写的价值意义,最后从中获得关于文学创作和生命认知的启示。
1.2.2 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老舍作品中小人物死亡书写的探究,以小人物的死亡为切入点把握老舍文学创作的艺术风格,更好地对老舍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同时也通过对老舍文学作品的分析,窥探新旧文化碰撞、冲突、交迭的旧中国和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形态,为现代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参照。在此基础上,从现代文学作家的语言运用中学习文学创作,尤其是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为当代青年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
第二章 老舍笔下死亡小人物的特征分析
2.1 肉体死亡后的自由灵魂
肉体死亡是现实生命的终结,以心跳停止、大脑死亡,失去生命体征为标志。医学角度认为肉体死亡后,精神随之消亡。在文学视角中,很多作家将人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分开来看待,肉体死亡并不意味着精神上的消亡,甚至很多作家在作品中将肉体死亡作为灵魂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途径。在老舍笔下也有这样的描写,这里首先对老舍笔下肉体死亡而获得灵魂自由的一类小人物进行分析。
老舍作品中描写了很多处于社会的黑暗和阴霾中灵魂向往阳光的人物,他们面对时代浊流,最终选择通过死亡实现灵魂的自由,如《猫城记》中的小蝎和迷。《猫城记》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讲述了发生在火星国家猫国的一系列荒诞故事。火星上的猫国是一个从上至下全民“糊涂”的国家,绝大多数懒惰懦弱、贪图享乐、热衷内斗,对于外国人却充满畏惧,这导致猫国文明在 500 年内不断退化,最终在外族侵略下走向灭亡。小蝎、迷都出身在这样的国家中,小蝎是猫国贵族之子,其父亲大蝎具有地主、政客、军官的多重身份,同时也有着猫人普遍的思想顽疾。小蝎由于去过国外接触过先进的思想,是猫国少有的不糊涂的人,他能够看到猫国表面平静下的病入膏肓,所以他的思想中充满悲观,同时又希望通过一些行动改变猫国。在遭受外国侵略时,猫国上下无人敢抵抗,只有小蝎还努力“骗来”父亲手下的士兵企图去抵御外敌,而这些士兵却临阵倒戈,逃回来后还企图杀死小蝎。猫国从上至下彻底的糊涂使小蝎绝望,最终在猫国毁灭之前选择了自杀,从糊涂而黑暗的现实中得到了解脱。
迷是猫国的新派女子,也是小蝎的恋人。虽然迷对于猫国的顽疾认识并不深,可在猫国将要灭亡时她尽管全无办法,却始终跟随着小蝎,与小蝎一起自杀。在猫国,女人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言的。迷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与小蝎的死不同,她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猫人的糊涂或国家的灭亡,而是为了爱情。小蝎是迷的灵魂归宿,她对于小蝎的信仰并不清晰地了解,但可以付出一切站在小蝎身边。小蝎的死是必然的,迷陪伴小蝎赴死虽然并没有必然理由,但仍然选择与小蝎共同获得灵魂的自由。正如主人公“我”所说,“他们的灵魂还是自己的”,肉体死亡也是他们守住自身以及猫人最后尊严的选择。
..........................
2.2 精神死亡后的行尸走肉
在老舍笔下还有一类死亡的小人物,他们的肉体虽然存活,但在长期的现实压迫下精神生命走向死亡。精神死亡后的这些小人物大多成了行尸走肉,他们现实生命的存在几乎毫无意义。相较于肉体死亡的自由灵魂而言,这些精神死亡后的行尸走肉或自甘堕落,或在绝望中沉沦,在失去灵魂后则更显得可悲。
《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祥子是北平城中的一个普通洋车夫,本性善良、淳朴、勤劳,有着坚韧的毅力,他年轻力壮时踏实肯干,对未来有着清晰的打算,梦想凭着自己的努力攒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但生活在军阀混战、动荡不安的畸形社会中的他屡屡受到残酷的阶级压迫,一次次被夺走财产以及希望,加之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上吊自杀,这些使他彻底绝望堕落,最后到处骗钱、吃喝嫖赌、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精神不断腐朽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在小说的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拉车的本行,只能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虽然他的现实生命还在存续,但他的精神生命已经在黑暗中死亡,不再有尊严、体面、信誉,也不再要强,更没了曾经的梦想和对生活的打算,堕落为“末路鬼”。
在老舍另一部作品《月牙儿》中,主人公“我”与母亲也属于精神死亡的小人物。“我”在幼年时父亲病故,最初母亲靠整日给人洗衣赚取生活费却仍不能维持生计,于是又带着“我”改嫁。这一过程中“我”得以接受了几年的文化教育,后来继父失踪,母亲变卖家产依然不能养活母女二人,不得已沦为暗娼。此时的“我”对于母亲的身份有着爱恨纠结的情感,在愤然离开母亲后不断尝试努力靠自己的劳动生存,却屡遭挫折还被曾经工作学校的新校长侄子欺骗失身并成为“他的外室”。当校长侄子的妻子来找“我”时,“我”出于怜悯偷偷搬走,在经历了长期的失业煎熬后,还是走上了和母亲一样的道路沦为暗娼。当母女再次重逢时已经没有了亲情的温暖,母亲变成了只能看到钱的麻木“活鬼”,“我”从母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在极度的压抑绝望下自暴自弃,彻底失去了反抗的意识,在地狱般的世界中成为行尸走肉。母亲从一个温存、要强、勤劳的女人变成贪婪、粗暴的麻木“活鬼”,“我”从一个善良、乐观、坚强、自尊、自信的少女,最终沦落为麻木、沉沦、厌世的暗娼,她们的精神死亡是旧社会对底层女性残酷压迫的结果,也是社会黑暗与罪恶下所导致的悲剧。
..........................
第三章 老舍笔下小人物死亡书写的艺术手法分析 ............................... 21
3.1 简明而幽默的叙事风格 .................................... 21
3.2 多元化的死亡叙事视角 ....................................... 23
3.3 浓厚而深沉的情感基调 ......................................... 24
第四章 老舍笔下小人物死亡书写的价值意义分析 .................................. 27
4.1 对个人情感态度的抒发 ........................................ 27
4.1.1 对为正义而牺牲者的赞美与歌颂 ............................. 27
4.1.2 对底层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悲悯 ....................... 28
第五章 从老舍笔下小人物死亡书写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