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当代文学论文格式、当代文学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新时期以来”文革“文学小说的儿童叙事研究

日期:2018年05月24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200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709041323374366 论文字数:23582 所属栏目:当代文学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本文以儿童叙事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当代作家们的"文革"小说中家庭伦理与社会关系中的困境、儿童叙事的特征与意义的分析,从而探究童年的"文革"记忆对作家们小说创作的影响与意义。一方面,儿童叙事丰富了作家的创作视角也有助于成人对儿童的了解与关心,发现和关注被轻视的儿童世界;另一方面,虽然"文革远去,对它的反思却不会停止。


第一章儿童叙事下的家庭关系畸变


第一节紧张的夫妻关系

近代以来,中国家庭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及至当下,核也家庭己经成为中国家庭最主要的模式。所谓核也家庭,就是由夫妻及其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中主要含有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与兄弟姐妹间的手足关系,其中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两种伦理关系。在独生子女家庭,则不存在兄弟姐妹关系。但是"文革"年代,没有倡导和实施计划生育,大多数家庭均有两个及以上子女,兄弟姐妹间的手足关系通常是存在的,基本家庭伦理关系是完整的。"文革"这场荒唐的政治文化运动不仅充分揭露了人性中的种种丑陋与懦弱,也反映了家庭关系在特殊时期的敏感与脆弱。

夫妻关系在基本家庭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是家庭关系的核也与基础,是家庭氛围的重要影响因子,直接决定着家庭氛围和谐与否。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生命早期阶段的教育和经历对其日后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恶劣的家庭氛围和糟糕的父母亲关系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消极影响。

不和谐的夫妻关系既有像吵架、打架之类的热战,也有零交流式与漠视的冷战。在感受不到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子女极易产生一种无奈情绪,并渴望逃离。苏童《舒家兄弟》中涵丽的父亲老林懦弱无能,母亲丘玉美自私放荡,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言语肢体交流,更没有和谐的夫妻生活。面对丘玉美肆无忌样地与邻居老舒偷情,涵丽的父亲软弱无力,漠视忍耐,不管不顾,任其发展。涵丽原本希望借用父亲的力量阻止母亲的无耻放荡行为,结果以失败吿终。看着母亲的淫荡放纵、父亲的软弱无能,涵丽是无奈与绝望的。在绝望中涵丽产生一种叛逆必理,自己的堕落是对母亲最恶毒的报复,是对父亲最深切的鄙视。与舒工的感情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场较量,一种自我毁灭式的较量,从怀孕到跳河自杀,涵丽显得异常平静。

.............................


第二节破裂的亲子关系

养育孩子几乎是每个家庭必然经历的过程,亲子关系是儿童在家庭结构中承担的最重要的关系,对少年至成年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的家庭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从当下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亲子关系在家庭关系中的占据主导地位,父母依旧具有强大的权威性和不可抗拒性,在与子女的相处中会习惯性地忽略他们的主体性,容易导致两代人之间产生不信任感,因此会严重影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这种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家庭氛围中,亲子关系呈现出一种破裂的状态,儿子仇视父亲,女儿厌恶母亲,子女的健康成长受到极大影响。生活在婚姻失败家庭中的儿童,内屯、里藏着深深的自卑感,加之同龄人有意无意的嘲笑与化讽,很可能导致这些儿童长大后也理变态或行为失常。在传统的孝道伦理模式中,父母依然是权威的代表,子辈们只处于服从的地位,对父辈承担着必须的义务。但是在气氛极为压抑的家庭中,强加的伦理义务与压力会使子辈们感到反感,并滋生焦虑与反抗的情绪,导致亲子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出现裂痕。

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冲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是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父亲"的权威开始遭到质疑,以巴金的《家》和曹寓的《雷雨》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对传统的家庭秩序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父辈和子辈的尖锐矛盾造成了"父慈子孝"的传统伦理意识的崩溃,压抑人性的旧家庭使作家纷纷表现出逃离的姿态,期待旧家庭的毁灭和消亡。在新时期的小说中,"父亲们"的崇髙地位进一步受到审视甚至颠覆,父子冲突在父亲威严形象崩塌的过程中显得更为激烈。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母女关系描写最多的作家莫过于张爱玲,她笔下的母女关系多呈现为相互厌恶与排斥的对立关系。在小说中张爱玲经常通过女儿表达对其母亲的讨厌,几乎所有母亲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没有慈祥和善可言。《金锁记》中吝离刻薄的母亲曹七巧,害怕儿子结婚后失去他,先是教会儿子吸鸦片,然后公恵儿子嫖娼,将儿子成为彻底的废人。不仅如此,她还亲手毁掉了女儿的幸福婚姻。某种程度上讲,张爱玲写母女关系的最精彩的地方正是母女间的冲突、母女关系的割裂与对峙。新时期后,文学作品中对母女关系的叙述日渐增多,铁凝、迟子建、王安忆等女性作家对母女关系的书写也丰富起来,显示出母女关系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


第二章儿童叙事下的社会关系恶化


第一节成人之间:自私阴暗

《大浴女》中的女护士与电工、大师傅的那几柱风流韵事早已让宿舍门卫失掉捉奸的兴致,他们的奸情几乎众所周知,缺芝新鲜故事和主人公难以激起保卫科那些无聊男女的捉奸兴趣。但当唐医生出现在女护±的房间时,保五科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唐医生成为捉奸的最新对象。一群兴奋的捉奸者费尽心思地把女护士和唐医生堵在房间里,偷走他们的衣服,唐医生被逼无奈全裸身体跑至烟画顶上,纵身跳下,结束被人羞辱的可耻历史。此后,女护士也被屈打成招为特务,惨遭轮奸。让人感觉可悲的是,在这群无聊但又恶毒的捉奸者中,没有人为唐医生的不幸死亡感到内疚与自责,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有破门而入的权利,认为所有发生不正当两性关系的人都应当受到最严酷的惩罚,唐医生和女护士是咎由白取,是活该。虽然女护丄和唐医生的行为违背了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应当受到社会的谴责与惩罚,但惩罚任务的实施不应该由保卫科完成,更不应对被捉奸者施加人格尊严上的侮辱。"文革"年代,人的合理欲望被压制,看到偷情者被众人围观时惊慌失措的表情,捉奸者们感到志得意满,必中的愤恨终于得以释怀,"捉奸也是那个枯燥的时代里一个种能够鼓荡人心的文化生活"。尹小跳的母亲章七巧请假看病的名义会到城里,为了能够留在城里不再回农村去,章妩轻易地把自己献出去,用身体与唐医生做交易,换取一张又一张"合法"请假条,得以留在城里"陪伴"尹小跳姐妹。章妩是自私的,表面上为了赚取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实际上沉溺于自己与唐医生的私情中。

..........................


第二节儿童之间:暴力泛滥

儿童本是家庭与国家的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童年生活应当是朝气蓬勃、充满欢乐,他们之间应该是单纯天真的玩伴关系,不像成人一样受利益关系的引导。然而如前文所述,"文革"小说中的家庭关系与家庭氛围难以像正常时期那样和睦融洽,恶劣的生存环境更使对孩子的教育显得无足轻重。与此同时,学校丧失教学功能,成为对"右派"、"反革命"的批斗场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少年暴力的练武场。在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的训练下,儿童内也的恶意与憎恨最大程度地生发出来,然后将此种情绪投射到外部世界,发泄在家人之外的人身上,形成"少年恶"。

"文革"年代物质的匿乏对儿童关系也是一种考验与挑战。儿童的意志力还没完全形成,禁不起世界的诱惑,容易对生活条件明显优于自己的同龄人产生羡慕之情,并极易演化为嫉妒也理,嫉妒则可能催生犯罪。《午后悬崖》中,年仅五岁的韩桂必嫉妒同班小朋友陈非的生活比自己优越,将手拿英国玩具的陈非推下滑梯导致其掉在钢铁堆上,不幸身亡。与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相比,韩桂必出身平凡,并且缺芝父爱,物质生活根本无法与其他人相比,脆弱而敏感的她与园里小朋友关系并不敲洽,甚至早已在心里对他人产生嫉妒情绪,罪恶之手或早或晚都将会伸出。可悲的是,事发后,韩桂也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恶劣性与严重性,对目睹并隐瞒了她罪行的妈妈,韩桂也为了达到自己的物质欲求不断用旧事重提的方式折磨她母亲,逼迫母亲满足自己的种种要求。这种威逼行为实则是一种责任转移,试图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罪恶转移到母亲那里。

...........................

第三章新时期"文革"小说中儿童叙事的特征.........21

第一节限制性叙述视角的运用...........21

第二节儿童与成人视角的相互交织.............23

第四章新时期"文革"小说中儿童叙事的意义.........28

第一节儿童叙事的文本意义...........28

第二节儿童叙事的历史意义..................30


第三章新时期"文革"小说中儿童叙事的特征


第一节限制性叙述视角的运用

20世纪初,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之后,西方文学理论和小说创作技巧的传入使中国现代作家对传统叙事产生质疑,有限的视角叙述方式打开了中国作家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其中儿童叙事备受当代作家青睐,成为他们进行叙事改革探索的新选择。新时期后,文学创作发生重要变化,作家们更加注重表达自我、抒发个体情感,希望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满足向外言说的情感需求,得到读者的认可。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是开放的,作品的意义拓展需要读者的参与,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意义逐渐丰富起来,因此文学文本的不确定性导致可以有很多空白存留其中。空白也经常被称为"留白",即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直接写出来,蕴含在故事之中,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充分发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