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会计论文,本文进行了芒果超媒并购重组动因及绩效的研究,回答了三个子问题:“芒果超媒并购重组的动因是什么”、“芒果超媒并购重组的财务绩效”以及“芒果超媒并购重组财务绩效提升的启示是什么”。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并购应依据自身实际需求芒果超媒并购重组的动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受政策推动进行并购重组;二是芒果超媒面临新技术冲击导致的战略转型需要;三是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四是整合业务梳理产业链,避免同业竞争;五是交易标的偿债压力较大。其中,政策推动是外部动因,而战略转型、提升盈利、梳理产业与偿债压力则是并购的内部动因。其中,内部并购动因是芒果超媒并购的主要动因。可见,企业是否应该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与实际需求来决策。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本文研究背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并购政策放宽
2017 年中共十九大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参与者要适应形势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产业和寻找新的增长力。而对于市场参与者中的企业来说,并购重组成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式。同时,早在 2014 年 3 月 24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并且《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决定》正式施行(庄仙,2019)[1]。这种管制政策放松、审批环节简化、定价机制市场化使得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并购重组的浪潮。然而企业并购重组后业绩表现不理想的研究结论也不断增多,因此并购重组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2)新媒体行业成为热点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视频行业异军突起。2019 年“中国互联网企业 100 强”榜单中网络视频企业表现亮眼,前十强的企业中 8 家布局了网络视频业务,24家企业主营或开展了网络视频业务,其中广电系的网络视频企业有五家入围。网络视频行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可通过百度爱奇艺和哔哩哔哩一窥,在 2018 年,爱奇艺的收入总计 35.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43.79%,哔哩哔哩的收入总计 5.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67.27%,各网络视频企业收入大幅上涨。同时,根据《2018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 年视听新媒体已经成为互联网流量贡献率最大的应用领域,产业规模达到 1450.2 亿元。2019 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达 7.59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88.8%。网络视频企业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中国第二大网络应用,高于搜索和新闻。
.....................
1.2 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重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复杂经济现象,是企业改善自身,完成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已经从“増量发展”转变为“存量发展”,因此企业想要继续在市场上继续扩张,并购重组是主要的选择,引导企业合理的并购重组非常重要。
1.2.1 并购重组动因
对于并购重组的动因,国内外各学者展开了研究。其研究可大致分为内部因素驱动和外部因素驱动。
(1)内部因素驱动
国外学者从企业自身出发认为并购动因分类为效率问题,代理问题,交易费用问题(Berkovitch 和 Narayanan,1993)[2],并构建了评价其并购效率的测度模型(Kode ,Ford, Sutherland,2003)[3]。而现有的并购重组动因则考虑到了企业并购的绩效,从企业并购绩效的创造与企业并购之后能力互补的两方面来对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进行分析与阐释(张学勇,2017)[4]。
国外学者 Mueller(1970)认为管理者会与股东利益不一致,导致其为了提升任期内业绩,以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为目标,故意地扩大企业规模不考虑企业是否需要扩大而进行并购重组[5];Roll(1986)也指出公司并购会受到决策者自利自大的驱动[6]。而在国内的研究中发现,企业关联性和同属管辖性是中国企业并购重组行为的两个不同于国外的非常显著的特征(李增泉,2005)[7]。因此,部分学者认为除了上市公司正常的战略发展,并购重组这一事件在我国也有其特殊的地方。他们认为其特殊的地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因原有的全民所有制,使得部分上市公司是为了股份制改造而从其原所在的国有企业中剥离部分优质资产进行上市,使得其完成改制任务。但是这样剥离部分优质资产实现的股份制改造使得只有部分资产完成改制,大部分资产仍然没有完成,同时,这也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完整的价值链被破坏,甚至出现同业竞争,消耗内部资源(陈晓和王琨,2005)[8]。所以出于以上动因,企业的控股方很有可能选择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来以解决其资产分拆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因此股份制改革也是企业并购重组的动因(邓建平,2011)[9]。但是,也有部分学者指出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即使是股份改革也是为了以下目标,第一点是使得公司的财务绩效能够提升;第二点是强化国有资产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第三点是实现优化公司治理,增强企业管理(邹海莉和孟俊婷,2010)[10]。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论之一,即委托人将自身的决策权委托给受托人代为行使并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目前,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与第三类委托代理问题。第一委托代理问题指出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利益不一致会使受托人损害股东利益;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认为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大股东凭借自身对公司的控制权,会为了自身利益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第三类委托代理问题又叫债权代理成本主要是债权人与企业间利益冲突导致的代理成本。
一般认为,通过给予管理层股权激励以及削弱大股东控制权,可以有效避免第一类与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但是这并未考虑到部分企业的特殊性,我国国有传媒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其是否能给予管理层股权激励需要中宣部的批准。通过查找文献发现 Shleifer 和 Vishny(1998)基于第一类代理冲突问题曾提出了著名的大股东监督理论,即控制权较高的大股东可以监督管理层,这是因为持股比例上升之后,大股东有能力也有意愿对管理层进行监督[47]。
而在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研究发现在新兴市场中企业存在较高的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往往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好的市场反应及财务绩效。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的相关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公司内部整体财务绩效的相互关系,细致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程度对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水平及企业价值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结合我国来看,中国资本融资市场中许多亏损的上市公司在股权向集中度增加进行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正向的异常报酬率,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该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在股权集中度增加以后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将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程度作为掏空度量,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与其掏空程度之间存在先升后降的非线性关系(李增泉等,2004)[48],即反过来可以认为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股权集中度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徐鹏、徐向艺等,2014)[49]。
.........................
2.2 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在 1937 年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市场和企业边界不需要严格划分,两者作为资源配置的机制可以互相替代,市场上交易费用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是基于一系列短期契约,通过价格的变动来调节资源的配置。调配资源过程中受到消费者的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投资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投机性等因素影响。企业替代市场,成为一种新型的交易形式,是基于内部交易费用低于外部交易费用,主要目的使节约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决定了企业存在的关键是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对成本有效控制以减少一部分交易费用。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是通过资本、中间产品等资源结合在一起的,如果中间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企业就会试图通过合并降低交易费用。这是因为并购之后,公开的市场交易转变为关联交易,消除了市场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影响。当企业发现外部市场交易费用高于运用内部资源进行内部交易的费用,可能会选择内部交易即对目标企业实施并购。同时通过并购也能使得企业增强市场地位,获得规模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以及落实企业战略。
但随着理论发展,正是基于交易费用降低的动机,企业不断扩张,部门和结构更加复杂,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也会随着企业内部市场的不断扩大而增加。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会形成内部资本市场(韩忠雪、朱荣林,2005)[54],内部多个业务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和竞争关系,严重时形成同业竞争。此时,企业再进行并购并不会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进一步梳理业务板块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上减少因沟通不畅或者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企业整体损失。而同一控制下的并购重组能够为企业梳理业务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
第三章 芒果超媒并购重组概况.........................14
3.1 我国在线视频行业基本情况........................14
3.2 芒果超媒并购重组相关企业概况...................16
第四章 芒果超媒并购重组的财务绩效分析....................32
4.1 芒果超媒并购重组的市场反应..........................32
4.1.1 市场反应评价方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