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育论文栏目提供最新计算机教育论文格式、计算机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探析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教育模式

日期:2018年02月07日 编辑:ad201703301955106400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174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209111956084658 论文字数:42000 所属栏目:计算机教育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第1章绪论

    1. 1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 1研究背景
    当代,随着科技发明与商品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发展得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但是我国现阶段国民表现出来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其关键就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一不足,这反映出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坦诚相告,“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创新创业教育是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教育形态,是时代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国教育需要改革,首先就是要对传统的,不适应的教育观念进行革新。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快速,特别是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到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而随着大众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每年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学历高,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通过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既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等于是创办企业的教育,也不是要求所有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都去创业,而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开始面向全体学生,逐渐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在国外发达国家较普及,创业教育在美国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在我国“创业教育”的概念是1989年召开的“面向2I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会议上要求高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起点,此后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得到迅速开展。2000年1月,在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上,教育部公布了第一个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2006年1月,KAB(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第一期讲师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同年2月,KAB课程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等6所高校开始试点。2008年,教务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在中南大学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网站正式开通。}2}2010年5月4日,教育部下发了《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为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创业引领计划”。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的含义是广泛的,一般对个人来说创新就是做出了新颖、独特、具有价值的精神或物质的成果,这种成果就是创新性成果,试图做出创新性成果的活动或过程就是创新活动或创新过程,从事创新活动、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创业:充分利用自己或他人的知识、技术、思维、资金等,通过市场动作,获取较高的收益的行为或过程。“创”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求创业者不断的努力,持之以恒,“业”是一个结果,是创业者通过努力的最终成果。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是指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重点是使大学生在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其未来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意识、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既强调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择业能力,又要求高等教育直面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试点工作进行得轰轰烈烈,但是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现状来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还不够成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和落实还有待提高。我国大学生接受的知识教育强调学科的严谨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不太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融会贯通,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还相当有限,特别是理工类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人文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相对缺乏,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差距。计算机学科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科,在专业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精神,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善于洞悉计算机行业商业机会,拥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开创和管理企业综合素质的创新型综合人才。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实施的情况来看,国家政策不断在出台,各高校也都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当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时,就成为了格式化的统一模式。目前高校对就业指导的研究,越来越注重就业指导的“个性化”,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个性化元素很少,几乎所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没有针对专业不同而区别对待,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能很好的融入到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系统中去

第2章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 17-21
    2.1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 17-18
        2.1.1 创新及创新教育 17
        2.1.2 创业及创业教育 17
        2.1.3 创新与创业 17-18
        2.1.4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18
   .....................
第3章 现行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21-27
    3.1 计算机行业发展现............21
    3.2 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的现实基础 21-23
        3.2.1 计算机专.......... 21-22
        3.2.2 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的局限性 22
        3.2.3 提升计算.............22-23
    3.3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类及实例 23-27
        3.3.1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分类 23-24
        3.3.2 国内............... 24-27
第4章 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27-40
.............................

结论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巫待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今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有效获得各种信息的载体。计算机专业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更快更直接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创新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种挑战,把创新创业教育寓于整个计算机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也使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凭借计算机专业优势提高创业成功率。
    本文在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经验,构建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