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化学教学论文,本论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作者认为学校应减轻教学压力、重视学校民主化管理和校本研究。教育管理部门应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内容的适切性、创办名师工作室及构建合理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共同为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教师自身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明确职业规划并践行行动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国外最早在研究中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观点是著名学者富兰和哈格里夫斯( Hargreaves . M & fullan . A ),他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从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自我理解和生态改变三个角度来进行理解。①国内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生活中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性知识、专业能力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
周红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门的教学团队,习得教育专业性知识和技巧,实现自己的教学专业发展,并逐渐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从教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综合性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教育发展阶段。③卢乃桂认为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被理解为老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发展和成长、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增进其专业能力的过程,它包含了一个老师在其所处的教学环境中一切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和合作探究,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强调的是教师的终身学习,它是职前人才培养、新任老师的培养和教师在职后组织的人才培训,直到他们结束了教师的职业生涯。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但包含了教师个人在专业发展中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同时还包括了学校、社会等较为广泛的情境下外界环境对于教师的道德和政治的隐性影响。
本研究的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乡镇初中化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拓展、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和专业理念更加合理化的过程,目的是教师能更好的驾驭化学课堂,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教师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个是教师正从事的教育职业逐渐地发展成熟起来,并逐渐地成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已经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广泛认可。另一个教师的专业化从一定的程度上来是教师个体持续地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师持续地接受新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一种动态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同的,都是指能够推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所有活动。从狭义的视角来看,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分性,区别在于:"教师专业化"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度对进行考虑,主要强调整个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地主要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进加以界定,主要强调的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提升。
2.中学化学教师
"教师"这一名词具有双重的意思,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老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老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结合我国初中化学教师的工作特点,本课题研究定义的"中学化学教师"是指专职中学化学教师的岗位,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的教师,不区分有编制与没有编制的中学化学教师。
(二)理论基础
1.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教育是人一生中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所和一切方式的教育。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教师终身教育理论中要求教师必须是自觉的终身学习者。在这种持续、动态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得自身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学习技巧和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提升其对于教师本职专业化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
第二章 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基本信息分析
本研究对于西部 15 所乡镇初中学校的 45 名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从教师基本信息、专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教师的自我发展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共计 45 份,回收问卷共计 45 份,有效问卷数量共计 45 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100%和 100%,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如表 2.1 所示。
表 2.1 调查教师基本信息表
表 2.1 显示,71.1%的教师第一学历为大专,28.9%的教师第一学历为本科,可知教师的学历偏低教师专业发展起点偏低;40%的教师职称评定为初级,49.9%的教师职称评定为其他,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
二、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一)教师专业理念
1.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表 2.2 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调查表
由表 2.2 可知,46.6%的教师在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进行评价时选择了一般的选项。由此可见乡镇初中化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欠缺,但是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就化学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进行了访谈,有老师谈到:
问:你们学校六个班,两个化学老师,有没有考虑招化学老师呢?
答:不用,物理和化学老师是基本上是通用的,我们现在好多物理老师原来都是带化学的,后面因为物理老师岗位缺人就调过去了。 (摘自访谈笔录 2020.11.20)
问:老师你们化学老师在那个办公室呢?我想找老师帮忙填一下问卷?
答:你找的是现在的化学老师还是原来的化学老师,我们这里的物理和化学生物、数学老师,他们之间是相互流动的,没有固定的。你学化学专业呀,这个专业招老师的机会很少,不像语数外需求量很大。 (摘自访谈笔录 2020.11.24)
从访谈中可以了解到,有的老师认为化学这个学科不像语数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觉得物理、化学和生物之间是可以相互流通的,表明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偏低,这不利于中学化学教师的职业规划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学生也很难更高效和更科学低获取系统的化学知识。
....................
第三章 影响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20
一、教学压力大,缺乏示范引领 ..................................... 20
(一)教学任务繁重,专业发展精力不集中 ................................. 22
(二)教育理念陈旧,缺乏前沿引领和示范 ..................... 22
第四章 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5
一、从个人层面 ................................. 25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我发展意识 ............................ 25
(二)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教师自主发展动力 ............................... 25
结语 .........................32
第四章 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从个人层面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我发展意识
西部乡镇初中化学教师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偏远、学习资源有限及发展路径受阻等因素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行为和角色提出新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推动者,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要扮演好这些角色,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其次要清楚教师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第一、对学习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善于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第二、保持阅读的习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认真阅读大量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并养成摘抄和总结分析的好习惯,这有利于完善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第三、加入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与同事进行交流学习,多向优秀的教师进行请教发现自身的不足。第四、教师建立学习档案袋并定期进行整理和总结,有利于教师更合理地了解并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教师自主发展动力
教师自身职业发展是一个多角度、多方位、多时期、贯穿整个教师职业生涯的内在发展过程。教师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策划者,应充分考虑内外因素对自身专业生涯规划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规划是教师个人全程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的动态活动过程,教师职业生涯的计划从思想层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指导性,实践层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教师要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生涯的目标,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目标的制定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的时长应该在十年以上,也可以称之为终极目标。短期目标的时长应在 2-3 年或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具体而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内容和基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