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政政策论文,笔者认为政府对尚处于初创阶段、难以实现盈利甚至存在亏损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进行适度补贴,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但这仅限于企业处于盈利困难阶段时。重点企业补贴是政府根据企业状况、产业结构进行不断灵活调整得出的。政府在向新能源企业提供补贴后,应对其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其资金流向符合政策制定的初衷。补贴政策本身的客观性、合理性的评判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补贴过程中难免发生寻租与腐败,相应地利用漏洞骗取补贴与索赔情况也会出现。为尽量规避这种现象,保障补贴的及时性、有效性,制定实施补贴政策的部门应培养监管者专业能力,加大职业技能培养力度,强化责任感法制观念,并针对补贴使用设立专门监督机构,寻找到问题根源并加以解决,从而保障财政补贴资源得到最大化使用。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如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遭受能源危机带来的影响,环境也变得更加恶劣,汽车尾气的排放是污染环境的原因之一,为了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问题,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我国作为汽车使用大国,也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与传统汽车相比,它更加节约能源,排放量更小,更有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和科技发展型社会。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最初开始发展的时期,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发展上的阻力,因此国家的扶持不可或缺,为助力产业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具有极大的意义。
1.1.2研究意义
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该行业发展,并针对该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然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并没有如预想中一样很好的发展。其原因主要分为两点:第一,传统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太过强劲,新能源汽车无法很好地与其竞争;第二,作为新兴产业,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度还不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不仅能够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也能够减少我国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乃至带来新的工业革命。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其间要经历诸多挑战。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扶持,其中财政补贴一般会有正面效应和反面效应。财政补贴对于生产者会有积极效应,对于消费者的补贴,如果持续的时间太长,会使得政府压力过大,如果补贴扶持时间过短,则并没有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然而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会对补贴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因此,我国的现行的政策重心应该从财政补贴转向税收优惠政策,因为税收政策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和更广的范围内对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实施了近十年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却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政府的意志,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试图找到其中的原因,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可以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国内相关研究
魏本专认为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比如美国、欧盟和日本,我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所承担的税费较高,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胡靖雯发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竞争处于同一起点,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能够在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促进企业对核心技术的研发。郝嘉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已经进入了成长期,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说消费环境不好、政策没有针对性、战略不够清晰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冯光泽,王文礼,谭伟根据新能源汽车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所承担的不同税费,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所承担税负情况,针对每一环节都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给出了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税费的合理建议。丁芸,胥力伟发现目前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代替出行等基本功能,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新能源汽车会改变成为人们的出行方式,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新能源汽车,将会极大的扩展效用,最终话实现智能车辆和智慧城市。冯光泽,王文礼,谭伟认为政府的补贴最终应该是补贴给消费者,这是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原则,补贴方向错误则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补贴给消费者可以让消费者去选择企业的产品,而且在补贴的同时也应该进行一些非补贴的支持方式,比如说燃油消耗量降值,碳排放,零排放政策等。阮娴静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保障能源的安全,减少碳排放和大气污染和另辟蹊径做强汽车工业。李瑞贤,陈明艺统计得出中国即将会到达每三人拥有一辆车,保有量4.5亿辆汽车的时代,但是无论从能源的来源、安全、价格还是环境容量,对此都无法承受,因此及时转向新能源汽车,使大量的新增用户不经燃油车的过渡,直接跨到电动车出行,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郑潇潇导低速的电动汽车的开放,在二三线城市和城乡交接处,低速电动汽车有着现实意义,与美国的邻里车非常相似,低速电动车的消费者主要包括日常的上班族用于上下班、接送儿童等活动,考虑到中小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出行,发展低速电动汽车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第2章财税优惠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理论基础
2.1政府管制理论
政府管制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目的,根据其合法的权力,对社会经济主体进行限制,抑制其经济活动的行为。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是使市场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帕累托最优。而政府为了管制一个产业的发展,通常会采取以下的控制措施:比如制定企业准进入行业的标准,保证企业产品的价格,税务登记进行严格管理等。此外,政府还会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等方式来进行管制,财政补贴可以鼓励某些公司增加新能源汽车产量和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税收政策的作用则包括推动企业生产产品的规模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政府的管控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在初期的更好的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路径得以实现:首先,政府通过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补贴和各种税收的减免,对消费者购买进行价格补贴,冋时对传统燃料汽车进行比较高的税收征订等措施,既能有效地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也能确保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的财政资金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效益。其次,在社会监管方面,政府限制生产企业的碳排放量,限定某一地区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制定锂电池生产者的准入标准和符合补贴的电池标准,可确保补贴的资金确实用于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投入。最后,在经济监管方面,政府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合理的补助,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消费者利益能够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
2.2财政补贴效应理论
2.2.1政府补贴对生产者产生的效应
通常来说,产品的价格和它的需求是成反比,这也就意味着商品价格越低,则消费者对此需求越大,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进行补贴,相当于是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可以用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到新能源汽车,这会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这种津贴补助能够激发够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具有引导消费者消费的作用,此外,政府补贴消费能够很好的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结构。
............................
第3章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2
3.1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12
3.2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12
第4章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财税优惠政策及分析.....................18
4.1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财税优惠政策.....................18
4.1.1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现状....................18
4.1.2财政补贴政策发展趋势....................18
第5章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税政策效应分析................28
5.1研究假说................28
5.2样本数据选取与模型构建................28
第5章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税政策效应分析
5.1研究假说
政府制定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新能源汽车公司发展所需要的支持,财政补贴可以增加企业现金流,税收优惠可以降低企业隐形的成本,都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本章主要分析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和科研投入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1)税收和财政补贴影响新能源汽车公司利润水平的研究假设
假设1:增加政府补贴可改善新能源汽车公司业绩。
新能源汽车目前处于成长期,种种问题导致新能源汽车公司在发展初期并不顺利,为了更好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增加政府补贴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提高盈利水平。
假设2:减少流转税负担可改善新能源汽车公司业绩。
流转税负担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也能反映出企业在流转过程中承担的税负压力。新能源汽车公司尚未进入成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减少流转税,减轻新能源汽车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负担,同时,减少流转税会使新能源汽车价格降低,有助于促进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
第6章我国新能源汽车财税优惠政策的改进建议
6.1新能源汽车企业盈利的财税政策建议
6.1.1财政补贴政策改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