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天运与正中珠江事务所中存在传染效应表现的审计团队,探究了审计团队内出现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可能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对监管部门和事务所做出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并提供会计、税务、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的中介行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恢复重建和不断发展,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在加快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也随之进入发展新阶段。同时,国家推进政府转移职能和公共事务由社会组织承接,引导社会组织助力国家治理,更是将注册会计师行业价值提升到了一定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出“要紧紧抓住服务国家建设这个主题和诚信建设这条主线”的重要批示。可见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于经济发展及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然而,在注册会计师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行业发展质量未能满足公众需要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矛盾。
审计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热衷于研究的主题。以往研究集中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个体、被审计单位以及外部环境等层面(DeAngelo,1981;DeFond,1992;王晓珂等,2016;董天一等,2022;冉明东等,2023),进行了诸多有意义的探讨。考虑到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必定还是需要聚焦于审计执业方,也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身上。近年来,有学者关注到在审计实务工作中,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存在审计团队这一非正式组织(史文等,2019;廖义刚等,2019)。由于我国监管处罚“重师轻所”的制度环境,审计师往往会自发构成审计团队以求“报团取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身受到监管处罚的影响。因此,审计团队普遍存在于我国审计市场。此外,审计团队内部轮换使得审计师在强制轮换政策下仍旧可以长期维护客户资源。这表明审计团队事实上控制着客户资源并具有准租权而并非事务所,那么以审计团队为视角研究我国审计行为可能相较更为合适(史文等,2019)。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是绪论。此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
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此部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审计团队相关研究以及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研究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方面,主要从事务所、审计师、被审计单位以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在审计团队方面,主要从审计团队的存在性以及审计团队对于审计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在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方面,主要基于事务所和审计师两个层面进行文献梳理。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评述。
第三部分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此部分结合相关文献对本文所涉及的审计质量的定义、审计团队、审计团队网络平均度以及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社会网络理论、同群效应理论以及路径依赖理论进行阐述,并结合理论对审计团队视角下审计质量传染效应进行分析。简单来说,审计团队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而社会关系网络中存在的同群效应则可能会导致同一网络中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效仿,尤其是当这种效仿能够带来收益时。这就为审计团队内低质量审计行为的传染提供了理论支撑。加上审计师选择执行低质量审计行为可能会形成路径依赖,从而形成自我传染效应。
第四部分是案例介绍。此部分首先说明了选取中天运以及正中珠江作为案例的原因。然后分别介绍了两家事务所的基本情况,并按年度划分了两家事务所内的审计团队,同时对两家事务所内审计团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己有文献中有关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审计师角度、被审计单位角度以及外部环境角度。
一、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一)事务所审计收费影响审计质量
Simunic(1980)指出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包括审计成本、风险溢价以及正常利润等,奠定了审计费用相关研究的基础。对于审计费用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分为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以及负向异常审计费用进行讨论。
关于正向异常审计费用,有“审计成本说”和“经济租金说”两种理论。“审计成本说”认为过高的异常审计收费是对事务所付出审计成本的一种补偿,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Eshleman和Guo,2014;章琳一,2016)。当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缺失时,股东亟需外部高质量审计监督来弥补自身监督效果的减弱。这时股东为了解决经理代理问题,往往会倾向于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以满足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章琳一,2022)。陈丽红等(2022)也发现,当事务所收取更高的异常费用时,会通过增加审计时间等投入从而披露更为充分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而减少客户财务重述和盈余管理行为,提升审计质量。
“经济租金说”则认为过高的异常审计收费是一种经济租金,会增加事务所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因此异常审计费用越高,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越低(Choi等,2010;段特奇等,2013;齐鲁光和韩传模,2016)。随着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出于维持“客师关系”的目的,客户公司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纵容(张友棠等,2019),事务所也偏向于制定更高的财务审计重要性水平(邹艳红和郑石桥,2022)。而客户公司财务总监权力越大时,越能够抑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从而降低异常审计费用(高瑜彬和毛聚,2020)。
第二节 审计团队相关研究
审计团队作为审计研究领域的新兴话题,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由于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体系,但仍旧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审计团队的存在性
起初学者们关注到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审计客户与审计师共进退的现象,即部分审计客户在与之合作过的审计师跳槽至其他事务所时,会跟着改聘该审计师跳槽的事务所。这种客户与审计师共进退的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并非偶然现象,学者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刘峰等(2002)以中天勤事务所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中天勤被吊销执业资格后其客户的流向,发现有接近四成的客户与原先两名签字审计师中的一位选择了同一家事务所。当客户与审计师关系更为密切而非事务所时,事务所就只是审计师的联合体而非一个完整的整体。针对这一现象,不少学者探究了其带来的后果。刘启亮和唐建新(2009)发现,这种客师共进退行为形成的异常聘任关系下,审计质量会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而降低。谢盛纹和闫焕民(2012)也认为,客师共进退意味着客户与审计师建立了亲密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会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并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在之后的研究中,谢盛纹和闫焕民(2013)发现审计师与共进退的客户建立了亲密关系后,会采取“延期补偿”的“人情补偿”策略,即在变更事务所的初始年度保证客户相对较低的盈余管理水平,而在往后年度的合作中允许客户在盈余管理方面有更多自主权。这与Chen等(2009)的研究结果相符。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7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17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20
第四章 案例介绍 .................................... 26
第一节 案例选择依据 ............................ 26
第二节 中天运事务所简介及审计团队情况 ........................... 26
第五章 审计团队内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分析 ....................... 32
第一节 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选择 ................................ 32
第二节 低质量审计师识别 ........................... 34
第六章 传染效应的产生原因和治理机制分析
第一节 审计团队内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外部成因
通过前文理论分析,我们知道低质量审计行为传染作为复杂传染,潜在被传染对象会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是否效仿的决定。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审计师的决策呢?本文借用著名的舞弊三角理论进行分析。舞弊三角理论认为压力、机会及借口是舞弊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压力是指人们在欲望、需求等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负担会诱发相对应的逐利行为;机会是有利于实施欺诈的环境条件;借口则是使某种行为合理化的理由。舞弊是指使用欺骗等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而审计师效仿低质量审计行为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尽管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因此,二者在形成因素上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审计质量传染效应三角理论分析如图6-1所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频频发生的低质量审计事件对资本市场有序运行和审计行业健发展造成极大干扰,低质量审计传染效应则将这种负面影响放大。而审计团队作为事务所内部的一种非正式组织,但却能够控制客户,直接承担审计风险,具有自治或准自治权。那么研究审计团队内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问题对解决低质量审计困境、提升审计执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双案例分析法对此问题展开案例研究。基于证监会和各地证监局对于中天运和正中珠江的行政处罚及监管措施公告,识别出受处理处罚审计师,同时根据两家事务所审计师签字情况划分各年度审计团队,研究审计团队内低质量审计传染效应的具体表现,再进一步分析可能影响该种传染效应的因素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