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审计论文格式、审计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A期货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案例研究

日期:2018年03月2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952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1803271104594978 论文字数:28472 所属栏目:审计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审计毕业论文,本文以A期货公司为例,从外部审计角度详细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以及对于关联方交易舞弊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过程。并基于审计失败的事实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进行回顾与评价,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未对关联方信息保持警觉、未审慎评价审计证据采取的审计方法不到位以及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缺乏关注是造成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资本市场舞弊行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并且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舞弊手段日趋多样化。18世纪英国南海公司舞弊案拉开了独立审计的帷幕,也引起了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学术界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极大关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公司财务舞弊风暴致使纽约股市奔溃,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到20世纪后半叶,公众公司财务舞弊的数量和规模都急剧增加;进入21世纪,全球资本市场再掀舞弊浪潮。以美国为例,山登、阳光电器、朗讯科技等公司的会计舞弊案先后出现,特别是2001年,美国能源航母安然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承认在1997-2001年间通过关联方交易虚报利润总额近30亿美元,隐瞒负债高达110亿美元。安然事件直接导致当时“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覆灭。随后不久,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药等一连串知名公司的财务舞弊案相继曝光,使整个资本市场笼罩在财务报告舞弊的浓重阴影之中,舞弊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证券市场不完善及法律监管环境不健全等因素,上市公司舞弊行为较之发达国家更加盛行。我国自1990年建立证券市场以来,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就层出不穷。较早的重大舞弊案是1996年的琼民源财务造假案,该公司1996年虚构了5.66亿元利润、虚编资本公积金6.57亿元,控股股东联手操纵市场。其后的红光实业、蓝田股份、银广夏、郑百文、科龙电器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舞弊案陆续被证券监管部门査处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其中银广夏舞弊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尤为深远。该公司在1998-2001年间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人,并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舞弊金额巨大、手段多样,都引起社会各界持续关注。

....................


1.2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2.1研究方法

本文以规范性分析方法为主,并结合案例分析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的思维方式,通过对A期货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及审计案例的深入分析,由点及面,揭示了期货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因和方法以及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等,最后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加强我国关联方交易审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2.2研究内容及框架

本文重点研究了A期货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过程,详细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原因,并基于案例提出了防止或发现并纠正期货公司关联方舞弊的方法对策。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梳理了国内与国外对关联方交易审计的理论文献,从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因、手法、审计对策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对国外关联方审计相关的研宄综述主要从比较经典的理论成果进行简述,对文献综述进行了评述,并阐述了论文的研宄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对于关联方交易审计理论的阐述。

第三部分是A期货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案例分析,介绍了A期货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事件始末,详细分析了注册会计师针对A期货公司关联方交易实施的审计工作以及得出无保留审计意见所依据的审计证据;同时,对注册会计师实施其所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而未发现关联方舞弊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第四部分是降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舞弊审计风险的建议,主要从内部控制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角度进行建议。

本文釆用的研究方法为理论研究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在搜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并具体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A期货公司舞弊的具体舞弊手法、动机并总结特征。

...................


2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理论


2.1舞弊含义

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一一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将舞弊定义为,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同时指出,舞弊是一个宽泛的法律概念,注册会计师关注的是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舞弊。

综上定义可以看出,对于舞弊的定义有从行为角度进行的,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定义;也有从行为对于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进行的定义,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定义。

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是注册会计师通过一个系统的审计程序,综合考虑审计证据,对关联方不存在舞弊行为做出合理保证,具体包括对于交易的完整性、存在性与合法性进行的审查验证。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因其风险之高、发现难度之大,成为审计的难点。

根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实施审计程序,以识别、评估和应对被审计单位未能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进行恰当会计处理或披露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但是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即使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恰当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重大错报未被发现的风险。

.....................


2.2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

由于关联方的界定不清使审计难度加大。对关联方关系的界定,各个国家及地区的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认定标准不尽相同。我国现行准对关联方关系范围不很完整,准则和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对于关联方关系的界定不尽一致,后者范围相对较宽。例如,准则认为,对于关联法人的判断标准为对企业具有“控制或重大影响”,而《上市规则》无重大影响的概念,其认为关联法人是上市公司上级法人包括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所有法人;准则认为,对于关联自然人的判断标准为持有公司股权10%以上,或关键管理人员,包括董事、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副总经理,不包括监事和非执行董事,而《上市规则》认为,持有公司股权5%以上以及包括董事、监事和其他管理人员在内都属于公司的关联自然人;同时,准则和《上市规则》对于于关联自然人关系密切的家族成员、潜在关联方和历史关联方的界定均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关联方的审计范围不清晰,从而加大审计难度。

不正常的交易使审计难度加大。关联方交易的方式除购买与销售商品、提供与接收劳务之外,还包括研宄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等,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要对这些交易实行特殊的审计程序,如考虑经营决策的商业逻辑、采取特殊询问措施等,同时,关联方交易舞弊方式层出不穷,而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滞后于舞弊方式的创新,这些都加大了审计的难度。

未予披露的关联方交易使审计难度加大。关联方交易舞弊通常采用蓄意隐瞒关联方的形式,审计师出于成本效益的合理考虑,很难对所有交易方是否属于关联方(及已知关联方的完整性)进行审查。

....................


3A期货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案例分析...........17

3.1案例概况..............17

3.1.1A期货公司概况............17

3.1.2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计划............18

4降低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风险的建议........37

4.1从整体层面降低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37

4.1.1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教育...........37

4.1.2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质量控制制度..............39

5结论................40


4降低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风险的建议


4.1从整体层面降低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

从社会审计角度考虑,主要是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工作,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使其在执业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的发现关联方交易舞弊并出具正确的审计报告,更好的为委托人服务;同时,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建立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在业务的承接与保持以及业务执行方面进行监督,切实降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7年10月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确定了我国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框架,为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水平,不断满足国际化战略的需要,并为资格前人才培养、资格考试及后续教育等提供指导。然而,在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存有一些问题,如会计公司和行业协会对执业注册会计师专业能力水平的把握是不准确的,不能为其开展有效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导致现有的后续教育和培训不适应胜任能力的保持和发展。同时,关联方交易审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很高,专业胜任能力是控制注册会计师检查风险的关键。因为目前尚未形成科学、严谨的法律法规能够从根本上发现并遏制非公允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问题,所以这个容易导致审计高风险的漏洞就需要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来填补,通过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教育,使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能得以提高,有助于降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