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Morris参数敏感性分析对研究区域的模型参数结果进行了分析,例如雨水管网的曼宁系数、不透水面积的粗糙系数、下渗率系数等,从分析的结果上看,最大的入渗速率和最小的入渗速率可以认定为敏感性参数,对于不透水性的粗糙系数、蓄水体量等可认定为不敏感参数。通过各个系数的加权平均,可以求得研究区域内的综合径流系数在0.6左右,而结合敏感度分析结果分析,率定结果为管道曼宁系数为0.022s/m1/3、不渗透性粗糙系数为0.013、渗透性粗糙系数为0.52、不渗透性洼地蓄水深度为2.36mm、渗透性洼地蓄水深度为6.70mm、最大入渗速率为98mm/h、最小下渗速率为12mm/h、衰减系数为3h-1和排干时间为2天。
(2)根据芝加哥雨型设定的降雨径流分析在不同的降雨重现期之下,通过量化分析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效用,从而利用不同方式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对降雨径流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低影响开发设计的校园,在雨水管理能力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研究的结果上看,对于降雨径流控制消减率最大达到了4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75%以上,而雨水径流的下渗量在透水铺砖的影响之下达到了68%左右。而径流峰值控制在1.6m3/s,降低了1.5m3/s左右。证明LID措施可用于旧校区雨水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模拟P=2a、P=10a、P=50a等六个不同的降雨重现期,将LID模拟设施前后的地面径流、管道径流进行了分析,从模拟的结果来看,下渗的雨水量分别增加了6.23mm、18.53mm、29.33mm等,洪峰的消减效果明显,达到了1.6m3/s、1.65m3/s、1.87m3/s等,管道溢流和管道超负荷情况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