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文献综述
1.3.1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国外现状分析
1.3.2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国内现状分析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
2.1.1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的含义
2.1.2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的主客体
2.1.3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的特点
2.2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2.2.1 公共财政理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公共价值理论
2.2.4 价格均衡理论
2.3 平衡计分卡
2.3.1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
2.3.2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
2.3.3 平衡计分卡的优劣势
2.4 平衡计分卡运用于政府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3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现有绩效评价概况
3.1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基本情况
3.1.1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主体及对象
3.1.2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方案
3.1.3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流程
3.1.4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3.2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方案
4.1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的原则
4.1.1 可持续性原则
4.1.2 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
4.1.3 全面性和可调整性原则
4.1.4 “4E”原则
4.2 平衡计分卡运用于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可行性分析
4.2.1 平衡计分卡为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2.2 平衡计分卡有助于提高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的重视度
4.2.3 平衡计分卡丰富了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主体
4.2.4 平衡计分卡有助于设计更全面的评价指标
4.3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的内容
4.3.1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思路
4.3.2 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
4.3.3 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4.3.4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指标效度检测
4.3.5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4.4 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方案
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测评应用
5.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测评
5.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3 针对结果分析提出的工作建议
5.3.1 进一步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5.3.2 加强监督,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力度
5.3.3 积极培养政府采购专项人才,提升人员岗位胜任力
6 平衡计分卡在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 平衡计分卡在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1.1 指标类别多,问卷调查样本不足
6.1.2 非财务指标调整难度大
6.1.3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联系点难以平衡
6.2 对平衡计分卡在温州市S部门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优化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的建议
6.2.1 扩大问卷调查及调研范围,夯实指标选取工作
6.2.2 建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指标设置
6.2.3 寻找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点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政府采购论文范文四:政府采购供应商权利救济与义务承担问题研究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界定分析了政府采购活动的相关概念,主要研究了政府采购及其各方当事人、政府采购供应商权利义务及救济承担的概念、特点等,并对政府采购与招标投标进行了对比论述。本文还立足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的不同层面,结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典型案例情况分析,分别对政府采购供应商权利救济与义务承担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也比较分析了现行有关完善政府采购供应商权利救济的解决方案。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概念和分类研究
(二) 关于政府采购供应商主要权利研究
(三) 关于权利保护机制的研究
(四) 关于完善权利保护机制的研究
(五) 关于义务承担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个别访谈法
(三) 案例分析法
(四) 问卷调查法
四、相关理论分析
(一) 公平正义理论
(二) 权利制约权力理论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
(一) 主观条件
(二) 客观条件
第一章 政府采购制度中供应商权利义务概述
一、政府采购活动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政府采购的含义及特点
(二) 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的联系与差异
二、政府采购供应商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政府采购供应商
(二) 政府采购其他当事人
三、政府采购供应商权利义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