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绩效评估体系与平衡计分法》----政府采购论文写作指导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对该项制度的评估体系也应相应建立起来。本文主要介绍了平衡计分法在政府采购绩效评估中的应用,意在向研究分析者提供分析政府采购绩效目标的指标来源、构成和绩效目标指标化的思路。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对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效率和防止腐败等社会目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逐渐扩大,有必要着手建立以平衡计分法为基础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体系。
一、什么是平衡计分法
平衡计分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戴维•诺顿在1990年研究开发的一个新的绩效测评模式。“平衡”也就是对绩效的全方位考察,而不是集中在一两项指标上。由于平衡计分卡将多种管理目标整合起来,形成分值,而这一分值既有目前的财务目标,又有长远发展的财务目标;既有反映内部管理效果的指标,又有反映外部评价的效果指标,因此,这一方法体现了目标管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平衡、外部利益与内部利益的平衡。由于政府采购既担负着控制预算资金、节约采购成本的基本任务,也要实现反腐、扶持中小企业与高科技创新企业、绿色环保企业等众多政策性任务,运用平衡计分法来评估政府采购绩效是比较适合的。
二、实现平衡计分法的前提——政府理念的转变
有效的政府采购制度,不仅仅是以控制成本为主要目的,而是要最大化实现该制度的价值。也就是说,我国的政府采购部门不仅仅是节约财政资金的成本控制部门,而是应该树立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自政府采购制度实施以来,不少采购部门仍以节约了多少财政资金、实现了多大的采购规模为衡量该项制度实施效果的主要依据,平衡计分法通过共享绩效结果信息,及时改变行动方案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实现合理分配并优化资源的目的。政府采购的绩效评估将进入一个全面、量化、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理念的新阶段。
1. 引入“平衡”的理念。
“平衡”意味着在设定目标时,既有短期,又有长期战略目标和绩效指标。在定义战略目标时,同时从财务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来考虑,这是平衡计分法的核心。在设定绩效指标时,引入企业的价值定位理念,加入用户满意度、用户投诉率等指标,这样就可以实现战略定位、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社会效益的全面平衡。
2. 引入“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同等重要的理念”。
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完全树立起过程管理的理念平衡计分法清晰客观的机制有助于政府客观的衡量主要目标的实现情况,它使政府人员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效率与服务质量,增强对社会公众需求的回应力,因此,应当说,政府理念转变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绩效管理灌输形成的,这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运用平衡计分法进行绩效评估
1. 规划阶段。
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绩效评估的小组,该小组成员必须为采购方面的专业人才,受过正式培训,来自于相关采购项目领域。在规划阶段,绩效评估小组主要负责设计绩效评估指标、确定用户需求等工作。具体来说,小组成员分成两个团队,一个负责确定用户需求,包括用户所需物品的质量、等待的时间、预算资金等,然后分析出采购过程的哪个阶段对于满足用户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另一个团队负责设计评估项目,如建立该采购项目的数据库,制作相关采购人员的职责分配表和绩效评估表。
2. 信息收集阶段。
按照规划阶段设计出的数据库收集相应所需数据,并设定分析数据的统一方法,比如每月的招投标数量和单价。在这一阶段,有必要联合社会中介组织协助参与,适当的时候可以借鉴中介组织关于信息评估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采购评估人员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以价值最大化为理念,公正、客观、高效的进行评估采购工作。尽管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评估方法会有些出入,但是共性的地方一样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3. 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衡量实际业绩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找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设计改进措施。利用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为未来采购规模、采购方式做出预测。
4. 报告阶段。
撰写内容详实的绩效评估报告,总结本次评估工作的优缺点。不断更新已经建立的数据库,保持评估工作的持续性。
四、指标设计
应用平衡计分法首先要明确目标值是什么,也就是政府采购要实现的目标有哪些。美国在1993年通过了《政府绩效评价方案》,该法案规定美国政府需要发展并提供一套绩效考评系统,同时各个联邦部门和机构必须提供战略规划和绩效报告。其目的是刺激政府管理改革,将注意力集中在政府完成了什么工作而不是到底花了多少钱。根据这一要求,美国联邦采购执行委员会组建了一支绩效管理行动团队,来评判联邦采购系统,并选择了平衡计分法理论来实施战略引导、沟通目标绩效以及衡量目标值的完成情况。所花费的时间;合格采购人员的数量。
4.成本节约。包括人员经费比重,该比重越低,说明人员经费相对于采购额来说较小,本论文来源于无忧论文网(http://www.51lunwen.org/ )因而效率较高;相反,人员经费比重越高,说明一定量的政府采购额需要财政投入较多的费用,因而效率较低。同时,人均采购额越大,说明效率越高,相反,人均采购额越小,说明效率越低。人员效率主要受政府采购人员素质的影响,一般地,如果采购人员素质较高、办事效率较高,那么,就能用较少的经费完成较高的人均采购额。如果根据每次政府采购量来看,若每次政府采购的批量较大,分摊在每一单位政府采购资金上的费用就越低,就能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率。
5.社会效益。比如,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采购合同量、购买环保型产品的采购金额、促进高科技创新企业的采购规模,等等。
根据既定目标,平衡计分法从投入——产出——结果三个方面来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因此,我国的政府采购也可以借鉴美国的评估体系,从用户、财务、采购管理、学习/成长等四个方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