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职称论文发表,本研究在充分学习国际及国内食品安全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 H 镇为例,论述了 H 镇中小学食品安全的现状,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了问题形成的原因,从理论上提出了完善基层中小学食品安全的对策和建议。(1)H 镇中小学食品安全现状。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H 镇中小学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依旧存在一定问题。(2)H 镇中小学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H 镇中小学食品安全存在几个问题:基础建设和相关设施设备不够充足、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特别需在制度落实上下功夫,保证各项食品安全制度能够落到实处;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基层监管人员不足;监管队伍人心不稳,工作内容庞杂;基层执法难度大。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拿到一个食品,我们潜意识里都会做一个判断:能不能吃?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小孩会回答,吃吃看,不知道好不好吃;减肥的会回答,不吃不吃,脂肪含量太高,不吃;厨师会回答,这个削了皮,过热水,呛一下更好吃;医生会回答,这个有微毒,只能少吃;甚至有人会回答,这个我不吃,你吃你吃”还有很多种回答。大家根据掌握的知识做出了判断。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还会有不同的答案,在家里刚吃饱时会跟着身体的感觉说不吃,过会吃;在野外饥肠辘辘,虽然不爱吃不想吃,但没有选择,有吃的就不错了。还会根据一些特殊情况来做出判断,不能吃,我对这个过敏。做出这个判断时,每个做出的判断都依据了相应的标准,这个标准可能是无知的,或是错误的,或是科学严谨的又或是出于某种目的。
认知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的,标准也要考虑多方实际情况。人类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总结,食品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知识体系。我国现行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便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这个标准体系庞大而复杂,涉及食品产业的方方面面。现实中各样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报道,以前的三鹿奶粉,瘦肉精,苏丹红,国外的疯牛病等暴露出当时食品安全标准的种种不足。到现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突飞猛进,电子化的交易平台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泰国的青柚,美国的牛排,澳大利亚的奶粉,或是日本的生鱼片。虽然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不断被改进和完善但依旧受到认知和客观现实因素的影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依旧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而且还会继续发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最严”的食品安全要求,并指出:“食品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未来,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美国食品安全体系的基本原则是:进入市场的食品必须安全和卫生;管理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政府负责执法;经营主体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政府管理过程对公众是透明的和可参与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法规包括:《食品安全现代化法》、《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禽类及禽产品检验法》、《婴幼儿配方乳粉法》、《联邦杀虫剂、杀真菌剂和灭鼠剂法》、《公共卫生服务法》、《产品责任法》、《美国法典》等,美国是超级大国,经济、科技、军事等很多方面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食品安全领域也是如此,美国在食品安全领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具备先进的检测手段,包括关键的检测技术和先进的检测设备。食品安全由联邦政府 10 多个相关部门共同管理,如负责肉、禽、蛋极其制品的食品安全和检查局,此外其他食品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负责,环境保护署负责饮用水及农药残留等。大多数的州政府负责超市、餐馆、杂货店等的监管。FDA 的监管标准主要有:《加工食品监管标准》[1]、《零售食品监管标准》[2]、《动物饲养监管标准》[3]等。
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突出的特点有:预防为主,注重风险防控,采取积极的防控手段和措施减少风险,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按品类划分监管范围,部门对所辖食品品类的全产业链进行监督;强化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在立法修法方面,美国民众的法律意识很强,立法修法程序注重民众的参与度,注重科学的依据[4]。
美国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认可度较高[5]。在学校食品安全方面,美国政府对早餐和午餐实施了补贴计划,对计划范围内的学生进行了补贴,在监督管理方面,美国认为学校食堂属于餐饮业,适用通用的法律体系,没有进行特殊管理。有 19 个州的法律明确规定学校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应当经过相关培训,但标准并不统一,培训一般由餐饮协会围绕来进行,内容包括法律和操作规范的规定等[6]。
........................
第二章 学校食品安全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2.1 食品安全
现行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和食品安全的定义是:“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演变,从最初的获得足够的食品,到现在的“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对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随着人们认知的改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种养殖过程中农药、兽药、重金属的残留;食品本身具有的天然毒素;食品加工、运输、贮存过程中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腐败变质或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后微生物对人体造成危害,食物受化学物质污染食用后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为的滥用食品添加剂或对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物质。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有效的重要的手段。如何控制,控制到什么程度,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
2.2 食品安全相关概念和理论
2.2.1 量化分级
依据 2012 年 1 月 6 日颁布实施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食(2012)5 号文件规定,量化分级是监管部门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依照事先制订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表》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量化打分。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用卡通脸来对应相应的等级,大笑对应优秀、微笑对应良好、平脸对应一般。每一次的检查结果称为动态等级,从首次评定起满 12 个月后需进行年度等级评定,同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年度等级用大写英文字母 A、B、C 来对应相应等级,A 对应优秀、B 对应良好、C 对应一般。动态等级和年度等级需公示,使用公示牌的方式在该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显眼位置进行公示。监管单位应将考核结果作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信用信息进行管理。
量化分级管理意在以公示的方式让消费者了解该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操作行为规范程度,便于消费者做出选择,对于量化等级低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具有一定督促作用。意在通过此方式规范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操作行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2.2.2 明厨亮灶
在明厨亮灶,顾名思义就是把作为操作场所的厨房和灶台亮出来给公众监督,目前一般通过四种方式来实现,透明厨房、隔断厨房、视频厨房、网络厨房。经营者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来实现明厨亮灶。
透明厨房是指经营者使用透明的玻璃幕墙设置参观走廊及窗口,使就餐者能够直接观看餐饮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厨房展示形式。
隔断厨房是指经营者使用隔断矮墙或矮柜将操作间与就餐场所隔开,使消费者能够直接观看餐饮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厨房展示形式。
视频厨房是指经营者在食品加工制作场所安装摄像设备,通过技术手段将画面展示在位于就餐场所的显示屏上,使就餐者通过显示屏就可以观看到餐饮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厨房展示形式。
网络厨房是指通过摄像设备和技术手段,使消费者通过统一的网络平台在手机或电脑终端就能全面、清晰、实时的观看到餐饮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厨房展示形式。
.......................
第三章 H 镇中小学食品安全现状及分析....................................17
3.1H 镇中小学食品安全具体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7
3.1.1H 镇食品安全管理基本情况概述.......................17
3.1.2H 镇民族中学食品安全情况概述..............................17
第四章 提升基层中小学食品安全的对策研究.........................37
4.1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37
4.2 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补齐短板......................37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5
5.1 研究结论...................45
5.2 研究不足........................45
第四章 提升基层中小学食品安全的对策研究
4.1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食品安全必须有一定标准,但标准的制定本身就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标准太低不能达到安全的需要,太高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食品产业的发展。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生活环境,饮食种类习惯,经济水平等具有较大差异,所以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在相关规定上只能概括的进行笼统的要求。法律法规具有滞后的特点,对制定完成后出现的新问题不能很好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