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职称论文发表,笔者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财务领域的一次革命,未来的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扩大数据分析范围、实现核算规则系统化、扩展税务共享业务场景、搭建风险管控平台来实现业务拓展,通过职责定位创新、服务方式创新、运营优化创新和客户体验创新来实现财务共享模式的创新。在工作模式上,财务共享中心会向智能化转型,财务机器人的应用解放更多的基础财务人员,财务共享中心核算人员转型为规则管理岗、数据管理岗、流程管理岗等新增岗位,并且引进科技、数据、风控等先进人才实现财务共享的人才储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分支机构越来越多,传统的财务系统是每一级分支机构都有自己的财务部门,向上一级财务部门报告,层层汇报使管理者对企业财务的全面掌握越来越困难,企业运转效率低下,财务管理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和监督成本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模式不断重塑,企业管理也与时俱进,因此也对财务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在价值创造理念的驱动下,财务功能如何改善,成为企业战略、运营乃至价值链管理的最给力的支持系统,是企业管理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财务共享服务是依靠信息系统,重新组织企业财务流程,成立独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企业分散的财务核算业务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处理。财务共享中心核算企业集团绝大部分的账务信息,是企业的财务数据中心,可以起到降低成本、提升风险管控的目的。企业管理层对财务部门的期待由之前的交易处理转变为决策支持,希望财务部门可以帮助企业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提供有效的经营决策支持,管理者的需求促进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大型的企业集团必须具有统一的财务制度、信息系统、会计政策,只有基础架构满足了,才能产生逻辑规则一直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才能有效支持企业的经营决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福特公司在底特律成立了全球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原本分散的财务职能转移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中心服务于福特的下属公司,日常事务的成本被降低,处理效率得到很大地提高。其后 GE、HP 等世界 500 强企业也成立了各自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到了二十世纪末,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开始在中国出现,中国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财务共享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的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财务稳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也成为财务共享的驱动因素。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 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接着介绍了 T 保险公司的情况及其财务共享共享中心的建设情况、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和展望。
第一章绪论,论述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研究的背景,研究了财务共享相关的概念、实施和问题的理论,接着论述了研究财务共享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与财务共享相关的文献综述,从国内外关于财务共享中心的概念到实施因素的研究,财务共享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很多问题,自身也一直在转型,所以最后是研读了对财务共享出现问题的研究情况的相关文献。
第三章介绍了 T 保险公司的概况,通过 T 保险公司的财务组织架构了解财务共享在财务架构中的位置,接着介绍了财务共享中心的整体情况,财务共享中心给 T 保险公司的财务带来了职能、管理模式和流程的改变,通过建设财务共享中心,T 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更加规范,风险管控能力明显提升,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第四章分析 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对数据的挖掘不够深入,财务管理质量有待提升,没有成为集团的价值中心和利润中心,业务财务融合不够好,共享中心财务人员远离业务端的问题以及报销人体验不友好的问题。
第五章提出 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应对这些问题的建议,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应当通过智能财务技术,将员工从简单重复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数据挖掘从作业支持转为决策支持,并且不断促进业财融合、改进用户体验,建设越来越好的财务共享中心。
第六章总结本文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顺应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信财务共享中心通过不断的改进,可以更好的支持企业的发展。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财务共享的概念
国外学者最早提出“财务共享”的概念,财务共享的概念由提出到成熟,有一定的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Robert W. Gunn (1993) 等人首次明确了共享服务[1]的思想,他们认为公司想要取得优势,就应该使用共享服务这样一个新的管理理念。而“财务共享服务”这一理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 Moller(1997)提出的,由此开启了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2]。
Schulman 于 1999 年出版了《共享服务:增加公司价值》,书中对共享服务进行了定义,共享服务将公司内部资源集中在一起,以低成本和优质服务为内部组织提供服务,通过共享服务可以增加公司的价值[3]。
Bryan Bergeron 在《共享服务精要》中阐明,共享服务是一个卓越服务的中心,企业将原有的重复的、可以标准化的工作进行整合,可以实现公司内部服务的市场化,这是一种创新的公司战略[4]。
Johnson 认为财务共享中心能够产生规模效益,指出财务共享中心将一个公司的资源集中,通过流程再造,利用信息化的技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5]。Andrew Kris 认为,企业应当从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想高效的实施财务管理,解决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管控,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6]。
Gospel 发表的财务共享的相关文章中指出,财务共享中心是一个专门处理日常财务事务的部门,财务共享中心有更大的研究价值和商业价值,这和以往的外包服务不一样[7]。
.........................
2.2 文献述评通过搜集整理
国内外对财务共享的研究可以看出,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接受并实施财务共享,从财务共享的概念研究来看,财务共享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和财务流程,为企业划分出了业务财务、共享财务和战略财务,可以实现会计标准化、规范化的改进,降低企业成本。
从财务共享的实施研究来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需要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的模式,财务共享的建设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需要业务部门的配合,需要高管的推进,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应当关注成本因素和人才优势以及基础设施,在选址、人员和信息系统上选择适合自身的模式。
从财务共享中心的问题研究来看,财务共享中心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数据挖掘、财务与业务脱离、组织人员、用户体验等方面存在问题,财务共享中心正在努力从企业的核算中心转变成企业的数据和价值中心。财务共享存在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如何在实际运行中化解这些问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支撑,才能使财务共享不断发展。
...........................
第三章 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现状.................12
3.1 T 保险公司情况介绍..........................12
3.1.1 T 保险公司简介...........................12
3.1.2 T 保险公司的优势...................13
第四章 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的问题分析.......................24
4.1 数据挖掘能力不足................24
4.1.1 对数据管理的认知不足............................25
4.1.2 智能技术发展不能紧跟共享..........................25
第五章 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中心进一步建设的应对策略...............31
5.1 通过数据挖掘创造价值...................31
5.1.1 树立数据创造价值的理念.............................31
5.1.2 引进智能财务技术解放人力.......................32
第五章 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中心进一步建设的应对策略
5.1 通过数据挖掘创造价值
财务共享中心掌握着海量的数据资源,如果能对数据资源做好整合,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探索,使围绕某一实体的信息更加全面,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就可以朝着智能财务决策的数据中心前进。
数据汇聚使数据可能产生价值,数据关联使数据实现价值,计算分析使大数据最终产生价值。T 保险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已经实现数据汇聚,如果能进一步对数据关联与分析,便可以创造价值。财务共享中心应当充实构建财务基础数据信息,积极扩充数据维度、精度,使收集整理常态化,关注特性数据的集中度、分布特点,通过不同维度对比分析,关注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从而督促机构、部门解决改善问题。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从珠算到计算器,到计算机,再到如今的“大智移云物”(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每次技术的变化都会给财务带来巨大的波澜,计算机的产生促进了会计电算化,互联网的产生使得财务共享成为可能,“大智移云物”的发展使得财务的底层人员被替代 80%。财务共享是企业实现财务工业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