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竞争性立项阶段,项目申请人应随立项设计书填报标准化的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按照“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目标”原则,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在组织技术审查专家审查项目设计时同步审查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考察绩效指标能否完全反映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成果,以及指标权重设置是否合理。在项目立项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根据技术审查意见修改项目设计书,同时调整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包括总体绩效目标、指标和中期绩效目标、指标,附在最终版设计书后,提交到项目监管部门。这张绩效目标申报表作为项目绩效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贯穿于绩效管理始终。
3.2 项目实施阶段
在项目实施阶段,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根据合同约定拨付项目资金。自项目首次拨款,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设计书和项目当年预计工作量完成情况填报“项目年度绩效目标申报表”,以此作为项目年度绩效管理的基础。根据目前安徽省绩效自评工作流程,各财政项目在当年9月份和次年5月份前分别填报项目1—8月份绩效自评表和项目绩效年度自评表。各项目承担单位应组织相关部门检查和分析项目负责人填报的项目绩效自评表,对绩效指标完成度和预算执行率偏差较大的项目及时了解偏差原因,采取措施保证项目按质按量序时开展工作。各项目的绩效自评表可汇总至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作为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填报总项目绩效自评表的依据,同时,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也可将绩效自评情况作为项目后续拨款的考量因素。
4 结论
目前,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政策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但具体到基层单位的项目绩效管理,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还有待加强。本文基于对地质项目全周期的梳理,分析项目各环节的绩效主体责任,理顺绩效管理机制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提高地质工作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提升项目绩效管理水平,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和约束,进而提升地质项目的成果产出和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