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格式栏目提供最新英语论文格式格式、英语论文格式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操作情况

日期:2018年01月15日 编辑: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988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007121441012588 论文字数:3907 所属栏目:英语论文格式
论文地区: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摘 要] 本研究调查了我国112 所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操作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在启动时间、字数、撰写语种、答辩要求和答辩时间五个方面有一定的共性认识和较为规范的操作,但也有部分院校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操作欠规范。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操作提出了建议,强调本科生论文写作的意义在于提高本科生的综合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勇气。
1 引言
毕业论文一直被视为大学生涯“完美的句号”,但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没有实现大学整体学识水准的提升。近来的一些现象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的治学态度及毕业论文的质量不容乐观.”(曹培红2003)。 毕业论文亦是外语教学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专业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科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操作过程也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 长度为3000-5000 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撰写论文的指导和评审,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通过一次对全国
112 所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操作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对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有一定的共性认识和较为规范的操作。但也有部分院校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操作欠规范, 表现在:对毕业论文的定位有偏差,有的论文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有的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分析论证、论文撰写和成品质量等环节缺乏明确具体要求和检查监控手段,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等过程控制没有具体措施。就撰写要求而言,一般只要各科考试都合格,全日制本科毕业班的学生无须具备其他条件就可参加毕业论文的写作。因此,做毕业论文的人数几乎占毕业班人数的百分之百,而且一般都能通过,不及格的人数极少;就实际操作来讲,《大纲》虽已界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可不少院校仍旧按照各自的标准,缺少统一规范操作,导致无法体现学生实际的知识和能力。2 研究对象、方法及目的笔者在参加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阅卷时,对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78 位阅卷教师进行了方便抽样的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178 份,收到有效问卷167 份。这些教师来自112 所高校。外语和师范院校占总数的42.9%(11.6%+31.3%),达理工院校比例的3 倍,比综合院校高出3.6个百分点。所以,这次调查有偏重文科院校的倾向。此次调查的目的旨在收集各高校有关毕业论文操作的五方面数据资料:1)毕业论文启动时间;2)毕业论文字数;3)撰写论文的语种(英语或汉语);4)论文答辩与否;5)论文答辩时间。作为辅助,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小型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60 名学生,专业不限,其中32 名在读大四学生,28 名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org整理提供进行论文的撰写。相对而言,第7 学期未免显早,而第6 学期似乎更欠妥当。3.2 论文字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1) 有76 所高校的毕业论文字数要求为5000字,占总体的67.9%,居主流地位。其中综合院校占40.8%、师范院校占34.2%、外语院校占13.2%、理工院校占9.2%、军队院校占2.6%。从横向来看,外语院校字数为5000 字的占76.9%。(2) 毕业论文字数达到8000、10000 字或以上的学校共有17 所,占全部的(10.7%+4.5%)15.2%。其中,理工院校有8 所,占47.1%,将近一半。(3) 有16 所高校的字数为3000 字,其中师范院校7 所,占36.8%,综合院校8 所,占42.1%,外语院校2 所,占10.5%,理工院校和军队院校各1 所,均占5.3%。但就自身而言,3000 字的师范院校占自身的20.0%,外语院校为15.4%。总结上面的结果为:(1)大多数院校毕业论文字数定为5000;(2)理工院校毕业论文在字数上要求相对较高,多为8000~10000 以上;(3)师范和外语院校对于毕业论文字数要求较低,多为3000~5000 字。
3.3 撰写论文的语种作为外语专业人才的一项培养要求,占88.4%的院校要求本科毕业生必须用英语撰写学位论文;而占11.6%的院校没有严格限制,中英文均可。可见,把英语作为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实践的唯一使用语言,显然是目前一个普遍现象,占主导地位。这样做好处主要在于能够有效地体现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最后阶段有关英语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水平。但与此相反,有些院校认为,用母语(即汉语)而非英语更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阐释对于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规范行文措辞。所以,采取英汉语并用的方案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宽松的选择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英汉均可的方案似乎也有其立足的依据。“独举英语”亦或“英汉兼可”,究竟哪个更可取?我们认为,这完全取决于哪种方案能更好地体现《大纲》的有关规定,那就是毕业论文既要考察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要反映学生的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我们的建议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应必须用英语撰写。原因有以下几个:1) 论文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 Gibaldi1999:4)。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处于高年级阶段的毕业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一个必备的技能,如果不用英语撰写,那么又如何体现英语专业学生在四年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真实英语水平,又如何体现英语专业的自身特色呢?2)
目前,有些博士论文允许用汉语或英语撰写,那是由博士论文研究的科学性、思想性和专业性所决定的,学术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允许博士论文在撰写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研究深度上看,本科毕业论文当然不及博士论文,它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获得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一个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而言,应该有能力用英语来完成自己的论文。3) 根据《大纲》的规定,“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所以若无特殊情况,英语应该是英语专业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唯一可使用的语言。3.4 论文答辩要求及时间最后是针对毕业论文答辩要求和时间得到的统计结果。从总体上来看,要求论文进行答辩的院校有75 所,占总数的67.0%,采用“部分答辩”院校有25 所,占25.9%。有些院校采取的部分答辩是指只有获得一定等级(如“优秀”级别)的论文才能进行答辩。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如时间不足,师资缺乏),这也不失为一良策。就答辩时间而言,有61.6%的院校(69 所)要求为20 分钟,有22.3%(25 所)的院校定为10 分钟。可见绝大多数(占83.9%)院校规定的时间一般在10~20 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长度无论对学生还是对答辩老师而言,都是比较合适的。
至于半个小时乃至1 个小时,都显得过于冗长,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答辩工作的进度和质量。3.5 论文撰写的目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目的的认识有偏差,有21.7%的人认为论文对评价个人水平有用,有20%的人认为做论文只是“单纯完成任务”,未认识到做论文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只有16.7%的人认为做论文对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有帮助,其中研究生占了70%。从横向比较来看,对于在读本科生而言,对论文目的最显著的两个认识是:“对评价自身有用”(28.1%)和“单纯完成任务”(25.0%);对于研究生而言,则是“对今后科研有用”(58.3%)和“对评价自身水平有用”(16.7%);对于在职教师而言,则是“对今后工作有用”(31.1%)和“单纯完成任务”(25.0%)。可见在校本科生对于论文的评价作用有较好的认识,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撰写论文来全面体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在本科生中间也有不少人仅把论文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这虽与他们自身的认识有关,但也与论文操作标准不统一存在一定联系。而研究生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对今后科研的价值则是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科研性质分不开的。一般研究生都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对于他们此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至于在职人员,他们更看重的是论文撰写对于今后工作的实用价值。
4 思考与建议本科生做毕业论文已成为本科阶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式不同于其他课程,有着明显的个性特征。从调查结果看,本科生做毕业论文的标准有待规范。温儒敏(2003)认为,当前大学本科生写论文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