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学前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滇南中心城市民办幼儿园普惠转型的供需矛盾及策略探讨

日期:2024年10月05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85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410031608531445 论文字数:72522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研究以政策梳理与问卷调查为主,深入调查了解红河州蒙自市政府管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阐述了蒙自市政府在管理转普民办园过程中存在的供需矛盾,并分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症结所在。

第一章红河州蒙自市的基本情况及普惠政策梳理

第一节红河州蒙自市概况与代表性说明

一、红河州蒙自市概况

红河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有世居少数民族10个,少数民族人口290.42万。2015年来,州县教育部门通过全面实施第二、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一村一幼”、“一乡一公办”项目的建设步伐,共计实施551个项目,累计投入中央、省、州各级资金约5.7亿元。至2020年底,“一村一幼”项目力争竣工投入使用,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实现开工率100%,红河州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根据2022年红河州教育事业公报,全州共有幼儿园1478所,在园(班)幼儿179443人,幼儿园教职工16302人,专任教师8394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2.11%,比上年提高0.84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8.9%,比上年提高8.86个百分点。至2023年,红河州共有一级示范园57所。

蒙自市是云南省红河州下辖市之一,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东部,目前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蒙自市所辖面积2228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54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4.4%,主城区面积30.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省级蒙自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红河工业园区。2022年,蒙自市实际居住人口66万,蒙自市辖5街道、4镇、4乡,分别为:文澜镇、草坝镇、雨过铺镇、新安所镇、芷村镇、鸣鹫苗族镇、冷泉镇、水田乡、西北勒乡、期路白苗族乡、老寨苗族乡。2021年度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考核排名第4,2022年居中国西部百强县第37位。

第二节普惠性学前教育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情况为促进云南省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的相关要求,2013年云南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云南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标准》、《云南省普惠性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等,这些政策的制订出台为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近年来,红河州蒙自市针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根据其固有特点,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对现有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针对性的、特色化的扶持,从完善其运营到基本职能的角度进行了强化。本文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一、“一村一幼”扩大农村普惠教育资源覆盖面

针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为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近年来,红河州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意见,包括自2011年以来实施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红河州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5年全面实施的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作为学前教育工作重点,2018年实施的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强调要加快推进乡镇公办幼儿园、“一村一幼”建设。另外,《红河州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制定了“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岗位计划”,并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目前没有幼儿园的214个村委会和一些人口较多的中心村每村开办一所幼儿园。”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争取到累计中央、省级、州级资金约4.5亿元,全州学前教育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极大地改善了幼儿园,尤其是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这些举措确保学前教育在乡镇及农村一级发展薄弱的地区能够得到发展,坚持推动每个乡村都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每个村都有一所幼儿园,这就既可以满足广大村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能就近获得学前教育资源,也方便村民的日常接送和照看,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学前教育普惠性的理念,保障了农村地区幼儿可以就近入学。

第二章蒙自市民办园普惠转型的供需现状调查结果

第一节问卷及访谈的基本情况

采用问卷及访谈是为了全方位了解当前蒙自市转普后民办园发展现状以及相关主体对质量发展的满意及诉求情况,为接下来对相关扶持政策制定和落实等各个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供依据。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是蒙自市6个乡镇范围内的14家转普民办园的园长、教师及家长。对这14个幼儿园发放问卷14份,由园长进行填写,调查后回收问卷14份,回收率为100%。对园所的8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实际收回85份。选取800名幼儿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实际收回800份,剔除无效问卷28份后,有效问卷772份。

(三)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描述

1.幼儿园基本情况描述

如表3.1所示,本研究的调查范围涉及蒙自市的6个乡镇的14所转普民办幼儿园,其中9所园所处的城乡位置在农村地区,3所园位于城乡结合部,1所园位于镇区,1所园位于镇乡结合部;有12所转普园是暂无办园等级的幼儿园。3所园的转普时间为2011-2015年,为第一批申请普惠认定的园所,另外8所园的转普时间为2015-2019年,转普的年限较长,能够对转普前后的园所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可对不同年限园所质量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14所转普园中有7所是公民个人办,1所是公办民营,1所是民办公助,1所为民营企业/公司。14所园中仅有1所为小区配套园。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蒙自市民办园普惠转型的供给侧现状分析

本研究从蒙自市政府在推进民办园转型时对普惠性政策的宣传、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幼儿资助、政府监管指导等方面,以及幼儿园普惠性转型前后的园所变化进行调查。

一、蒙自市政府推进民办幼儿园普惠性转型的实践

(一)蒙自市政府对民办园普惠转型政策的宣传情况

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颁布,是国家为了缓解学前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县域内民办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及家长对当地普惠性政策的了解程度能够展示当地政府对普惠转型政策的宣传程度,只有真正了解普惠性政策的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才能真切的感受到普惠性政策的实施对幼儿园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访谈过程中蒙自教体局分管普惠民办园的Z科长表示:“2022年和2023年就进行了两次普惠认定,现场推广的民办园意愿就不是特别强,但2025年必须完成普及普惠县的创建,分管领导就是副局带着我们来研究,由于不能以价格来衡量办园质量,蒙自山区和城区的差异化很大,城区园的办园收费区别也比较大,有收费到400-500元/月的,也有收费到2000-3000元/月的,所以没办法把这些民办园拉过来一起谈,就把还不是普惠性幼儿园进行分类,按照收费标准和办园情况来分了5类,除了去现场跟幼儿园沟通,也通知园所数量多的那一类到教体局里,由分管领导带着他们来学习文件并宣传政策,园方考虑的主要是奖补政策,讲解完大家还是理解。去年6月份和8月份我们动员了两轮下来,普惠认定了37所民办园,他们也比较乐意。此外,在动员的过程还提了一点,在没有强行要求收费降低标准的前提下,转型普惠的质量是不能变的。”(XZ-20240103)

第三章结论与讨论部分........................90

第一节供需双方的矛盾分析...........................90

一、地方政府与转普民办园之间的供需矛盾...........................90

二、地方政府与转普园教师之间的供需矛盾.........................93

第四章基于供给侧视角的转普后民办园发展提升策略...................102

第一节区县政府需加大财政对转普民办园的支持...................102

一、明确普惠性幼儿园学前财政投入总量及各级政府的分担比例....102

二、规定奖补资金的科学核算方式及对人员资本的投入比例............103

结语...............................115

第四章基于供给侧视角的转普后民办园发展提升策略

第一节区县政府需加大财政对转普民办园的支持

一、明确普惠性幼儿园学前财政投入总量及各级政府的分担比例

当前政府关于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的结论主要是依托优质公办幼儿园得出的,无论是政策文本的制定,还是实际经费的投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经费投入总量、财政责任及分担比例上均未得到充分关注。因此,须构筑长效稳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保障机制。一是要明确普惠性幼儿园的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区县政府应先基于辖区内学前教育普惠率、未来短时期内适龄儿童学位需求量及普惠性民办园的财政投入需求等实际情况,科学测算普惠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总量及占比。二是明确区县间、城乡间、园际间的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和分担比例。如四川省攀枝花市明确了市级和各区财政主体分担比例,要求“普惠园发展专项奖补资金,东区、西区、仁和区由市级财政承担35%,各区承担65%。”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明确租赁资金由区、街两级财政分比例承担,提出:“民办园承租开办成民办惠民园的,租金标准按照规划设置的班级数核定,每班不超过8万元/年,租赁资金由区、街两级财政按4:6比例共同承担。”部分区县政府已经明确各级政府间的财政责任和分担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政府间的“踢皮球”现象。以区县间政府的财政责任为例,省级政府要进行统筹协调,提高教育经费统筹重心,解决“以县为主”的体制统筹重心偏低的核心问题,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区县级政府分担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以市级和区县级政府共同分担为主;经济欠发达地区,由省政府重点补助,市政府和区县政府适当分担,以此缩小不同区县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