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南昌市 3 所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现状分析················24
3.1 调研设计················ 24
3.1.1 调查研究的目的及对象···················· 24
3.1.2 调查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26
第 4 章 南昌市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改进策略················· 54
4.1 社会层面,做好“两项工作”······················54
4.1.1 健全协同体系······················ 54
4.1.2 建强活动硬件································ 55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65
第 4 章 南昌市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改进策略
4.1 社会层面,做好“两项工作”
4.1.1 健全协同体系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启示,就是在活动教学过程中,除加强教师与幼儿合作、建立伙伴关系之外,还要着眼于社会科学教育系统的健全与完善,针对相关单位或部门监督指导不力、协同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不经常等问题,通过聚散为整、融通链接,促进各主体联动与协同。一是建立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协同开展制度。《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11.07)中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学前教育规划、投入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监管责任。为此,结合三所幼儿园建设实际,将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家庭纳入幼儿园科学教育范畴,完善协同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制度,这既是落实政策所需,也是丰富教育主体、拓宽教学路径,多点支撑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所要。比如,A 幼儿园,结合办园实际特点,加强源头监管和依法监管,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共同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目标设计、组织实施过程、活动延伸等环节进行指导和帮助,进而增强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学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协同指导帮助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规范性。二是建立协同培训制度。针对南昌市幼儿园教师学习科学知识路径狭窄,以及部分教师科学理念不强、科学素养不高等实际情况,可按照“市级指导、县级示范、乡镇覆盖”的原则,建立市、县、乡镇分层组织且相互衔接的幼儿园教师培训制度。比如,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创造学习和实践机会,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观摩,举办理论讲座,并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使教师在理论学习、实地观摩、一线调研与自我反思中,提升科学素养和组织实施能力,进而成为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行家里手。
4.1.2 建强活动硬件
硬件设施及相关材料,是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与条件。针对 B、C 幼儿园无力建设专门的科学实验活动教学场所,以及活动材料不够齐全等问题,在现有的人、财、物保障基础上,本着固强补弱的原则,结合实际,加强规划和指导,充分调动教育行政部门及家长参与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给予经费支持,加大保障力度,为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顺畅开展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鉴于经费及物质设施保障的局限性,可做好两项工作,有效弥补活动材料缺乏的短板。一是建立区域性幼儿科学教育中心。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和保育的专属机构,应加强与家长、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合作,拓宽教育渠道,整合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资源。比如,南昌市的 B 幼儿园,定期邀请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及幼儿教育机构,加强沟通交流,征求物质保障,成立“智慧俱乐部”,建立社区区域性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心,既缓解了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学需求大与科学活动实验室保障不足的矛盾,又充分发挥了地方各单位各部门的参教、助教功能。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本文以南昌市 3 所幼儿园为例,初步分析了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探讨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给予了改进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观点。三所幼儿园存在着活动目标设计“模糊化”、活动组织内容不够科学、活动实施过程“形式化”、活动评价路径“单一化”等共性问题。鉴于当前我国幼儿园办园性质不同、所处地域不同、师资力量不同、科学探究设施材料保障条件不同、班级数量及规模不同等实际情况,经对调研数据的统计与梳理,分析了三所幼儿园教师科学素养有待提高、活动目标不够明确、活动内容较为简单、材料单一、减少活动环节等问题。基于客观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幼儿园、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对应探究了解决对策,形成了社会层面健全协同体系、建强活动硬件;幼儿园层面完善教师考评体系、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加强家园联系、加大园本研究力度;教师层面把握好前期准备、组织实施、拓展延伸等三个环节的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