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学前教育论文格式、学前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沈阳市S幼儿园主题活动的个案

日期:2021年04月18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777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编号:lw202104081123353502 论文字数:34655 所属栏目:学前教育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研究中,由于研究内容的需要和受研究时间的限制,研究者作为“局外人”的身份,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 S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进行了研究,遗憾没能成为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局内人”,亲历对幼儿深度学习支持的全过程。愿今后步入工作岗位,能有机会真正体验教师对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亲身经历与感受,在行动中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在行动中进行研究与反思。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教育改革浪潮下幼儿的深度学习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深度学习最早在人工智能领域提出并应用,在教育领域,研究者首次发现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区别源于 1956 年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他将人的学习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修订版)六个方面。浅层学习只停留于知道、领会这两个阶段,而深度学习则关注于后四个阶段的提升。1976 年 Ference Marton 和 Roger Saljo 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首次明确论述了“深层学习”与“浅层学习”的不同,自此学者们对深度学习展开大量研究。冯晓霞教授在讲座中首次将深度学习的概念引入学前教育领域,她认为深度学习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长效的、有意义的。①并且,幼儿的深度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教师的支持下,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下进行。自此幼儿的深度学习进入了学前人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也开始了对幼儿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者基于对幼儿深度学习的强烈兴趣,以求通过深入的研究,使教师能够更好的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二)主题活动是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活动中常见的组织形式,是教师与幼儿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持续的、一系列的活动。同时,主题活动是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对幼儿深度学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弹性的活动计划与多样的活动方式,使教师能够追随幼儿,及时捕捉幼儿学习的生长点,幼儿能够在深度参与中发现、创造;第二,整合的活动内容,关注目标及各领域间内容的整合,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②相契合,使幼儿能够获得完整的经验,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第三,较长时间内持续的进行活动,能够保证幼儿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幼儿能够围绕主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保证了幼儿经验的连续性,为幼儿的深度感知与体验提供了条件。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丰富学前教育领域有关深度学习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逐年增多,尤其在 2014 年以后,研究数量直线上升。但学前领域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者的观点相对零散,多数研究集中于中小学教育研究。本研究对于丰富学前领域有关深度学习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2.充实幼儿教师支持策略与自我成长的理论体系

教师的支持策略是现代教学论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讨论的一大热点问题,加强教师的支持策略能够丰富教学理论、促进教学实践的变革。在以往关于教师支持策略的研究中,关注主题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较少,通过本研究,总结主题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路径、分析其特点与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可以丰富教师支持策略与自我成长的相关理论,为相关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二)实践意义

1.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其一生中成长的奠基石,对幼儿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支持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能够为教师更好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借鉴,并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2.促进幼儿教师支持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支持策略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 S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个案,通过对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进行研究,分析其支持策略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加深教师对幼儿深度学习的理解,从而为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对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提供借鉴,促进幼儿教师支持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范式,选取“目的性抽样”的方式进行抽样。这种抽样方式需要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设计时,依据研究目的,充分考虑时间、地点、对象的选取,以保证所收集到的信息能够回答所研究的问题。①本研究关注主题活动中幼儿的深度学习,聚焦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特征及影响因素,因此,在对幼儿园的选择、观察对象的选择、访谈对象的选择方面都依据研究的目的与问题进行了慎重的考虑。

(一)幼儿园的选择

在幼儿园选择上,研究者依据研究目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选取的幼儿园必须关注并研究幼儿的深度学习。由于本研究立足于教师对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因此,只有幼儿园的教师真正关注幼儿的深度学习,并对幼儿的深度学习进行研究,才会有教师支持行为的发生;第二,选取的幼儿园必须重视主题活动的开展,并且教师能够研究并支持主题活动中幼儿的深度学习;第三,幼儿园能够支持研究者的研究,为研究者提供在园深度研究的环境,以及研究者能够在幼儿园中搜集到丰富的资料。

在明确了本研究中幼儿园选择的标准后,需要进一步选取一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研究者选取了 S 幼儿园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S 幼儿园是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近年来对幼儿的深度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幼儿园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旨在提升教师对幼儿深度学习的认识与支持能力,同时,幼儿园申报了与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相关的国家课题,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并顺利结题。S 幼儿园多年来专注于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主题活动就是其园本课程中一项有特色的重要的内容。幼儿园中每个月都会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多年来在教育实践中积淀下来、深受幼儿喜爱又能促进幼儿学习的主题,在主题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幼儿园注重在主题活动的推进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多个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表2-1 观察对象信息

..........................


二、研究方法的确定

“质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本研究需要深入幼儿园班级,对教师在主题活动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情况进行观察,并结合对教师的访谈与收集到的文字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范式,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提炼、概括主题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分析其特征与影响因素。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切性,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由于本研究旨在探索 S 幼儿园园本课程下的主题活动,聚焦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因此以 S 幼儿园这一团体作为研究对象,对 S 幼儿园中的教师进行研究。

表2-3 主题活动观察时间安排

..............................


第三章 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分析...................21

一、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要素.....................21

二、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路径分析..............................22

第四章 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特征分析..................31

一、学习目标的深度达成以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为前提.....................31

(一)放眼于幼儿的发展,预设主题方案.......................31

(二)落地于幼儿的兴趣,创生探究式的课程......................32

第五章 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36

一、幼儿园层面....................36

(一)幼儿园的人文关怀对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36

(二)弹性的管理制度赋予教师更多教学自主权.........................37


第六章 教育建议


一、给幼儿园的建议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营造幼儿园的学习生态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教师支持能力的提升、构建幼儿园良好的学习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能够发挥集体对个人学习的正向功能,树立共同的教育愿景;由于教师职业的示范性与幼儿期孩子们的模仿性,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影响下,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结、学习氛围等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从而自上而下地形成一种园所凝聚力与学习氛围。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幼儿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树立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目标会使一个集体具有共同的前进方向,增强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工作、学习动力,教师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关爱,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鼓励教师间的交流互助。在交流互助中,新教师与老教师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新教师能够学习老教师的实践经验,而又能够将新思维带给老教师,并且,在交流互助中能够解决教师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三,增强教师间的情感联结。良好的情感氛围是教师学习与能力提升的关键,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能够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在团结、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教师的学习效果,形成集体的向心力,从而推动团队整体的发展。

因此,学习共同体一旦形成,即使没有制度的约束,教师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