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本研究对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和幼儿行为问题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分析研究,探究了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作用。笔者通过研究熟悉了解关于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和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统计学知识和 SPSS 统计软件操作,深入了解熟悉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实践知识。本研究从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4-6 岁幼儿行为问题和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与幼儿行为问题影响关系方面分析,分析幼儿行为问题,从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着手提出针对减少幼儿行为问题的建议,国内关于一般发展信念的教育类学术文章偏少,本研究对一般发展信念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但在研究当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近年,随着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国家和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家长需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积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1]。除此,《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提出相关教育部门需要重点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推动家庭教育发展[2],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幼儿母亲是与幼儿接触最多的人,也就是说幼儿母亲的自身素质和发展信念是幼儿早期良好行为养成的最主要因素。幼儿母亲较低的教育素质和不正确的发展信念不仅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更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Sigel 与McGillicuddy-De Lisi,在 2002 提出了动力信念系统模式,将儿童发展信念分为五个层级,从上至下分别是一般性发展信念、发展领域信念、社会情绪发展信念、发展议题信念、应用性信念和表现信念[3]。
在第一层一般发展信念中 Sigel 与 McGillicuddy-De Lisi(2002)依据儿童发展的理论将父母亲的一般发展信念分为学习论、成熟论和认知发展论,认为一般发展信念第一层级的信念系统对其他的层级系统有指导作用,并且认为母亲的一般发展信念信念是相对复杂又繁琐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会直接反射出幼儿母亲养育幼儿时的行为习惯和看待事情的思想观点。这种信念制约着幼儿母亲的内心活动,表现形式较为稳定,且持续儿童在课业成绩[1]和认知能力[2]具有积极影响,Francis 与 Chorpita 的研究显示父母亲持学习论理念越强,幼儿的焦虑、退缩、身心症等内缩性行为问题就越多[3]。笔者在知网搜索关键词,发现目前大陆关于幼儿父母亲的一般发展信念的研究几乎没有,仅有的关于“信念”方面的研究大多主要从教师的教育信念角度进行研究。国内在父母亲儿童发展信念的研究较偏向探讨父母亲教养方式也就是特定应用性信念的角度论述,主要著重探讨父母亲如何管教子女的想法即应用性信念,缺乏从一般发展信念的角度研究。那么,我国幼儿母亲的一般发展信念情形如何?又受制于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
(二)核心概念界定
1.行为问题的概念
因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领域对于行为问题的看法不同,所以就行为问题各国以及不同行业的学者都各抒己见。其中行为问题定义较为权威的为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早在 1975 年,林格伦提出幼儿行为问题即指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任意一种引发问题和麻烦的行为[1]。在行为问题方面,我国学者研究较多,当前行为问题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1.在病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行为问题是指幼儿偏离标准和常态的行为,如攻击、焦虑抑郁、违纪和退缩孤僻等[2];2.从幼儿行为角度出发,幼儿行为问题属于一类异常行为,这种行为在表现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均超过幼儿年龄的正常范围[3];3.从行为问题带来的影响角度出发,将行为问题定义为影响幼儿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4];4.从道德层面出发,行为问题主要指幼儿出现违反基本规范和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5]。本文根据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将幼儿行为问题定义为,幼儿早期出现的超过幼儿正常年龄范围,影响幼儿身心发展、违反社会道德标准与父母期望的行为表现,根据本研究应用的问题行为量表将儿童的行为问题分为退缩行为、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性问题、违纪行为 6 个维度。
2.一般发展信念的概念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母亲的一般发展信念概念提出如下观点:高强华认为信念是一种心理状态,即表示一个人对于某种命题和事物的赞成和接纳的心理状态[6]。家长信念,指的是家长应对外界环境做出的情感和行为上的知识结构或模式[7],其中涉及与亲子关系有关的观点、认知、知识、价值观、目标、态度等多个方面[8]。
........................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内容以及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鞍山市 4-6 岁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现状、幼儿行为问题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教育建议。
1、调查鞍山市 4-6 岁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现状。
2、探究影响鞍山市 4-6 岁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的因素。
3、调查鞍山市 4-6 岁幼儿行为问题现状。
4、探究鞍山市 4-6 岁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与幼儿行为问题的关系。
5、根据二者的关系提出合理化教育建议。
本文旨在探究 4-6 岁幼儿行为问题与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的关系,主要以鞍山市区 4-6 岁幼儿和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笔者主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完成问卷的收集与调查工作。因为 4-6 岁的幼儿集中在中班和大班,按照班级的形式进行针对年龄的抽样调查。调查范围为辽宁省鞍山市区的各大幼儿园,范围分布在鞍山市的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和海城市的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包括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幼儿园。调查共发放了 371 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共计 322 份,无效问卷为 49 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 85.41%,将无效问卷剔除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的研究工具包括《父母亲的儿童发展信念问卷》和《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问卷具有权威性和认可性,分别对问卷内容和指标进行阐述。
1.基本情况
在问卷调查中,要求填写问卷的幼儿母亲自行填写其职业、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除此,母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幼儿的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幼儿所在幼儿园及年级。
2.《父母亲的儿童发展信念问卷》
笔者采用 Martin、Johnson 于 1992 年编制而成的《父母亲的儿童发展信念问卷》进行研究方向的调查测量,问卷主要在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书中发表。此问卷在编制完成后,让 30 位幼儿父母认真了解和熟悉问卷,确保幼儿父母可以完全了解和明确题意之后,请三位教育学专家进行问卷可靠度检验和分析,保证问卷设计和问卷收集数据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父母亲的儿童发展信念问卷》主要根据三个发展学派即学习论、成熟论与认知发展论,主要为了有效评价父母亲在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态度与想法。问卷内容为 30 道题目,题目的选项涵盖学习论、成熟论和认知发展论三大理论。例如问题为:儿童对世界的误解是来自哪里?选项原因为来自电视和其他小朋友提供的不正确资讯(学习论)、幼儿期阶段的孩子本来就会对世界产生误解(认知发展论)、幼儿有时会对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正确的解释(成熟论)[1]。本文主要研究幼儿母亲所持有的一般发展信念,所以调查对象不包括幼儿父亲,母亲作答时会在最认可的答案前填 1,其次认可的答案前填 2,而最不认可的答案不填。每个选项对应分数,填 1 的得分为 2,填 2 的得分为 1,不填的选项得分为 0。所以问卷中学习论、成熟论和认知发展论的得分范围在 60 分以内,在三个观点中,观点得分越高,表示在可选择的观点中,此观点最受到母亲的认可。以 Cronbachα 系数检验内部一致性,母亲学习论系数为 0.798,母亲认知发展论系数为 0.795,母亲成熟论系数为 0.805。
...........................
三、 研究结果...................24
(一)4-6 岁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的现状..................24
1.母亲基本情况分析 ............................ 24
2.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类型的分布状况 ......................... 25
四、 讨论与分析.............................42
(一)4-6 岁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现状...........................42
1.4-6 岁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总体类型分布不均......................... 42
2.4-5 岁和 5-6 岁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念差异不显著 ............................... 43
五、研究结论................................50
(一)4-6 岁幼儿母亲的一般发展信念现状........................50
(二)4-6 岁幼儿行为问题现状...............................50
(三)4-6 岁幼儿母亲一般发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