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
1.1 故事创编简介
故事创编是幼儿园中的一项基本语言活动,其对幼儿想象力发展以及口语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在已有研究当中,故事创编有时又被称为故事编构。但是二者之间又不尽相同。故事编构强调的是幼儿将故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在一起,重视的是故事的组织结构。而故事创编强调的则是幼儿的创编过程当中发挥出来的主动性、想象性以及创造性。在已有研究中,众多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关于“故事创编”的定义,虽然没有得出关于“故事创编”的统一定义,但是众多定义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即是:幼儿利用自身想象和联想构思,运用语言来编构出符合结构规则的故事。
1.1.1 故事创编的重要性
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强调语言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在幼儿园中应重视幼儿的语言活动。故事创编活动离不开幼儿的叙事能力发展水平,幼儿故事创编源于幼儿叙事能力水平的发展并高于幼儿叙事水平的发展。李静认为 4-5 岁幼儿的词汇水平与叙事能力呈现显著相关,并且词汇广度水平、词汇深度水平与幼儿叙事能力的相关性存在差异,词汇广度与叙事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词汇深度水平与叙事能力的相关性较弱。①王晓玉的研究中指出优秀的图画故事充满了创造精神,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都能使幼儿感受文学魅力,受到文学熏陶。②蒋风认为,儿童故事创编源于儿童对于故事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特点。故事创编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而且能刺激儿童对文学的阅读需求以及语言表达能力。③李艳也指出编构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层次活动,它是建立在故事理解、大量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是一种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力、记忆里、观察力与认知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的创造性活动。④可见幼儿园中开展故事创编活动不仅仅是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口语发展,也有利于幼儿词汇的积累,甚至对其他相关领域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
1.2 故事创编的现状
1.2.1 故事创编活动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在儿童语言活动领域中大多数研究者都将研究重心放在阅读理解方面,或是通过访谈,或是通过故事复述来验证幼儿对于故事的阅读理解。但是涉及到幼儿主动性、想象性和创造性的故事创编活动的研究比较少。其次,在对幼儿故事创编能力的研究中,多数研究者都是采用单种诱发方式来考察幼儿故事创编能力,有的使用绘本诱发方式,有的使用听故事续编诱发方式,但是单种诱发方式下幼儿故事创编能力会受到幼儿自身成熟、兴趣偏好、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正确的反应幼儿创编能力。最后,幼儿的发展是多种智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单一片面的看待。故事创编属幼儿语言智能范畴,但语言智能也不是单一发展,也与其他智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在已有研究中只是对故事创编能力进行研究,并未延伸到与幼儿故事创编的其他相关领域,并没有研究者试图探索幼儿语言能力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
1.2.2 故事创编活动开展现状
针对在已有研究中体现出的不足,研究者设计了大班幼儿故事创编活动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大班幼儿家长与教师,其中家长共计 49 人,教师共计12 人。
........................
2.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故事创编
故事创编活动是幼儿园中的一种基本语言活动形式,通常称为“编构故事活动”。①但是故事创编活动又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故事编构。故事编构强调的是将故事要素以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在一起,重视的是故事要素的结构组织顺序,强调“编”的结果。而故事创编活动强调的是幼儿在进行故事创编的活动中充分调动其想象力与创造能力,重在强调其“编”的过程。
周兢教授②认为儿童学习编构故事就是要尝试运用语言来编出符合结构规则的故事。秦丽萍认为“创编”是指 5-6 岁幼儿在不凭借任何语义和提示,只依靠独立想象和联想构思,在没有教育干预的情况下,尝试运用语言来编出符合结构规则的故事。③在基于周兢和秦丽萍的基础之上,李艳进一步提出“故事创编”是指儿童在不借助外界提示和帮助的前提下,依托图画故事作品或情境或主题为背景,充分利用自身的想象和联想构思,尝试运用语言来编构符合故事结构规则的,并具有完整性和层次性的故事。④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众多的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关于“故事创编”的定义,但是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也即是:幼儿利用自身想象和联想构思,运用语言来边编出符合结构规则的故事。所以本研究将故事创编界定为:幼儿依托凭借物,利用自身想象与联想构思,运用语言来编出符合结构规则的故事。
2.1.2 故事创编与故事续编、故事复述的比较
由周兢、秦丽等人对故事创编的定义可以发现,故事创编不等同于故事续编。故事续编是在已有故事开头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故事创编与故事续编的关系应该是故事创编包含故事续编。故事创编的形式除了续编结尾,还包括创编故事 中间环节、创编故事开头情节、全文创编等多种形式。
......................
2.2 故事创编的研究述评
笔者以“故事创编”、“故事编构”、“说故事”、“故事讲述”、“学前儿童”等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和维普、超星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发现对于幼儿故事创编的研究并不多。然后以 The plait story 为检索词检索外文文献,无结果 。以 Serial story 为检索词检索外文文献,共计 7069 篇,其中大多为文学类研究,再以 serial story preschool 为检索词,无结果;以 serial story child 为检索词搜索外文学术文章,只有一篇。由此可见,故事创编在幼儿语言领域的研究尚且缺乏。对于已有文献,笔者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了梳理。
2.2.1 故事创编的诱发方式
首先,多数研究者都会采用的以故事绘本作为诱发方式。陈立认为可以将幼儿熟悉的故事通过改编,让幼儿进行阅读以后进行创编。①李艳在探讨幼儿故事编构能力的时候采用的方法是主试与被试一同阅读一本绘本之后由幼儿进行故事编构。
其次,以故事作为诱发方式。如李雪艳在对幼儿园故事创编活动的探索研究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取不同特点的故事。李雪艳提出对于幼儿故事创编的诱发故事必须要考虑到幼儿自身的理解力,故事选择偏好以及是否具有足够的趣味性。
不论是采用绘本还是采用故事作为故事创编的诱发方式,研究者都充分考虑到了研究对象自身对于诱发方式的熟悉程度,以及研究对象的已有生活经验。但还有研究者考虑到了单种诱发方式下,幼儿的故事创编结果可能受自己生活经验、个人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采用了多种诱发方式,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培养幼儿的故事创编能力。如在季碎妹的硕士论文中通过对幼儿故事创编能力的前后测,探讨了关键中断故事创编、绘画故事表达创编、玩偶表演故事创编、词语搭桥故事创编四种方式下幼儿的故事创编能力的发展变化④。但是大多数研究者都选择采用一种诱发方式来研究幼儿故事创编能力和特点。
..........................
3.研究设计 ................................ 12
3.1 研究目的 ................................. 12
3.2 研究问题 ............................ 12
3.3 研究内容 ............................. 12
4.不同诱发方式下大班幼儿故事创编水平的比较研究 ...................... 14
4.1 诱发方式及材料的确立 .......................... 14
4.1.1 诱发方式的确立 .............................. 14
4.1.2 诱发材料的确立 ....................... 16
5. 结论 ............................. 39
5.1 结论 ........................... 39
5.1.1 故事创编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 39
5.1.2 不同诱发方式下大班幼儿故事创编水平 ..................... 39
4.不同诱发方式下大班幼儿故事创编水平的比较研究
4.1 诱发方式及材料的确立
已有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采用单种诱发方式对幼儿进行故事创编水平评价。但是单种诱发方式有失偏颇,因为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故事创编能力会受到自身经验、兴趣、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采用单种诱发方式对幼儿进行故事创编水平评价,所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幼儿的故事创编水平。
鉴于已有研究中研究者大多数采用单一的诱发方式,所有本研究拟选择三种诱发方式,并根据大班幼儿发展现状与水平,通过预实验确定三种合适的诱发方式并确定三种诱发方式中使用的实验材料。
在该部分内容中,研究者选取某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 A 班作为预实验班级,并在班级中随机选取多名儿童进行预实验。第一次预实验中共计选取 9 名幼儿,其中性别为 5 男 4 女;第二次预实验中共计选取幼儿 5 名,其中性别为 3 男2 女;第三次预试验中共计选取 5 名幼儿,其中性别为 3 男 2 女。三次试验对象不重复。
........................
5. 结论
5.1 结论
5.1.1 故事创编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通过将大班幼儿故事创编结果与栗玉波创造性思维测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故事创编与创造性思维之间不具备相关性。该实验结果对预调查研究中家长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