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对民间游戏的探索由来已久,他们在自发的探索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直到 2012 年,教育部颁布《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将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确定为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品质成为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民间竞技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品质可以作为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媒介运用到幼儿园中去。
一、 幼儿园教育中民间游戏的广泛运用面临现实困境
众多学者专家都在强调民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开展和运用民间游戏,怎样实现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深度结合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有研究表明当前幼儿园开展的民间游戏普遍存在素材挖掘不深、活动计划性不强、运动技能弱化、材料提供不力、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得不到广泛的运用,一方面是因为其内在的深层次价值没有被充分发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民间游戏自身的局限性无法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所导致。面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实践困境,我们试图对其中深层次的教育智慧进行挖掘,并借助于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来帮助它激活内在的创新机制,实现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创造性继承。
...........................
第二节 目的、内容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学习品质及其培养对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科学培养学习品质需要依靠于评价,评价能够为培养指明方向,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由于学习品质的形成往往内隐于学习活动过程之中,难以直接观测。为此,本研究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以民间竞技游戏为表现性任务,借助于幼儿的游戏行为解读民间竞技游戏中蕴含的学习品质,开发民间竞技游戏在学习品质培养上的价值,以期为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深度结合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
结合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为了解决以下问题:
1.在同一个民间竞技游戏中,学习品质各结构要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2.同一种学习品质在不同民间竞技游戏中是否存在情境性差异?
3.学习品质各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如何?4.在民间竞技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三 、 研究意义
本研究是在民间游戏面临实践困境的背景下,结合《指南》中所强调的教育理念对民间游戏资源进行重新挖掘与解读,试图寻找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课程生长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理论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民间游戏中的学习品质进行深入解读,考察幼儿学习品质在民间游戏中的特点和行为表现。这可以拓展民间游戏的研究视角和范围,进一步探索民间游戏的教育智慧和实践价值,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扎根”提供理论依据。
在学习品质方面,本研究试图通过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实现学习品质从“不可见”的隐身状态到“可看见”的具体行为表现,可以为学习品质的培养提供新思路。通过对民间竞技游戏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习品质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特点,进而全面深化人们在特定活动中对学习品质的理解。
另外,本研究可以进一步论证游戏与学习的关系,从而帮助教师形成科学的游戏观。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提高幼儿的学习质量,使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功,这是对以往“游戏”与“学习”对立的观点最好的批判。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本研究涉及到民间竞技游戏、学习品质和表现性评价三个关键词,民间竞技游戏是学习品质的载体,学习品质是评价的目标,表现性评价是评价的方法,三者缺一不可。
一、民间竞技游戏
(一)民间游戏
关于民间游戏,乌丙安、钟敬文认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民间,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嬉戏和休闲。在民间游戏中人们不仅仅只关注输赢,更关注情绪的调整和身心的放松。①②郭泮溪进一步指出民间游戏是以娱乐、嬉戏为目的的身体运动活动或智力比赛游戏,如打陀螺、跳绳、滚铁环、跳橡皮筋、老鹰抓小鸡等项目。③林继富则认为民间游戏是在特殊的时间与空间内通过一定的活动和相应的规则彼此之间嬉戏游乐的活动,具有普遍性、时段性、竞技性、规则性和寓教于乐五大特点。
(二)民间竞技游戏
竞技游戏是指以身体技能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游戏,在这类游戏中虽然也有“心智”活动的参与,但身体活动的协调性、灵敏性、耐力、速度对于游戏获胜起着关键作用。竞技游戏根据游戏群体规模又可分为个体竞技与集体竞技,集体竞技更强调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的团体配合与合作。竞技游戏是民间游戏的组成部分,与民间游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间竞技游戏主要是指在民间举行的各种形式的赛力、赛技巧、赛技艺的活动。
在本研究中的民间竞技游戏是一种典型的民间游戏——是以输赢为目的展开相互竞争的一种游戏。民间竞技游戏既“斗智”也“斗勇”,既“单打独斗”也“团队作战”。在民间竞技游戏中,幼儿不仅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也能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广义上,民间竞技游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评价的方式对民间竞技游戏中的学习品质进行发现与解读。因此研究者将对幼儿学习品质评价的研究、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以及民间竞技游戏中学习品质的研究进行文献梳理。这三个部分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主要为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是否有研究者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价?他们是如何评价地以及得出了哪些结论?(2)游戏与学习品质培养之间的关系,能否利用游戏对学习品质进行培养?(3)民间竞技游戏与学习品质之间的关系,民间竞技游戏能培养幼儿哪些学习品质?通过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综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间竞技游戏,游戏,学习品质和评价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研究建立基础。
一、幼儿学习品质评价的研究
以往文献在幼儿学习品质评价的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有学习行为量表(PLBS)及 Learning-to-Learn Scale (LTLS)这二种量表。其中,Fantuzzo 运用学习行为量表对学龄前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了评估,旨在根据他们的能力/动机、注意/坚持和对待学习的态度捕捉儿童在各个活动中的整体行为。结果证明了学习行为量表对于评估学龄前儿童学习品质的有效性。①有研究者使用该量表(PLBS)对儿童的学习品质进行评价,目的在于研究学习品质与课堂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课堂质量的提高能够促进幼儿在学前课堂中的积极学习品质。②此外,还有研究者运用 LTLS(一个教师报告的量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了评估,以此证明学习品质与幼儿科学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的学习品质能够预测其科学能力。③这些研究表明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价的技术已经趋向于成熟化。
以上研究都聚焦于对幼儿的评价,与这些研究不同的是有研究者在评估幼儿的初始参与度,注意力,计划性,目标定向性和策略性时还评估了不同学校任务(例如:音乐、游戏和计数)的学习品质。该评估基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该理论推断幼儿的行为可能因不同的任务需求而异。结果显示积极的学习品质是决定儿童表现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在所有活动中同样有效。学习品质的有效性部分取决于幼儿参与的活动特征。①他后续的评价研究也证明幼儿使用的学习品质与幼儿园活动有关,并随着幼儿在学校的发展而发展。②这为本研究提供了方向,学习品质的培养需要借助于活动,不同的活动对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具有不同的价值。
...........................
第三章 研究设计......................16
第一节 研究材料 .........................16
一、游戏材料 ...............................16
二、学习品质编码工具表.....................16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23
第一节 民间竞技游戏中学习品质的统计分析.......................23
一、民间竞技游戏中各学习品质的位次差异................................23
二、民间竞技游戏中学习品质的情境性差异................................33
第五章 问题讨论与反思 ...................54
第一节 问题讨论 ...............................54
一、民间竞技游戏中学习品质的平衡性........................54
二、民间竞技游戏中学习品质的情境性.......................54
第六章 问题讨论与反思
第一节 问题讨论
一、民间竞技游戏中学习品质的平衡性
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品质在民间竞技游戏中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同一游戏中不同学习品质的地位不同,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每个民间竞技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根据这些特点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在同一游戏中幼儿的学习品质也会体现出不同的差异。从总体上看,民间竞技游戏中坚持性维度的得分相比于其他学习品质维度要高,这说明民间竞技游戏最有利于幼儿坚持性的培养。有研究者指出民间游戏之所以受到儿童的喜爱与欢迎正是在于其所带来的乐趣远大于失败产生的不安,使儿童逐渐养成了坚韧的品质。①好奇心与兴趣维度上的得分仅次于坚持性维度的得分,这进一步验证了民间竞技游戏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在民间竞技游戏中幼儿经常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色彩。想象与创造维度得分相较于其他学习品质维度要低,已有研究与此结论一致。②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民间竞技游戏是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