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项目风险管理论文,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和系统分析塔机碰撞事故的多发地、类型及原因后,基于 4M 理论对塔机碰撞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方面进行风险源的识别,以“人为致因”、“设备致因”、“管理致因”、“作业致因”为 4 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进行拓展得到了 55 个二级指标,由此构建了塔机碰撞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复合幂函数修正 G1 法对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基于 Fisher 最优分割原理,结合各塔机的综合风险值确定其风险等级;基于风险成本测算、风险对策可行性评价和风险对策优选模型的构建最终确定各塔机的风险应对策略;选取映河苑住宅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风险等级结果和风险对策结果,相互佐证了论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向城镇化的转移,城市化建设蓬勃发展,城镇化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以往的低层住宅已然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以往的商业企业大楼也已然不能满足商业或者企业的业务需求。于是,为跟上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为城市居民营造更佳的居住条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塔机(又称塔吊,全称塔式起重机),一种非连续的起重机械,主要用于将繁重的建筑用材运送至施工指定的位置,以代替大量的劳动力,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建设成本,还能保证施工质量。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机械之一,塔机的需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逐步增加。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相关报道显示,截至 2017 年,我国的塔机保有量为 39.9 万台,行业销量约 9800 台,而其中更新需求有9038 台,具体数据情况详见图 1.1 和表 1.1。这些数据证明我国是塔机使用大国,极大的塔机使用量和保有量也为塔机事故埋下了隐患。
............................
1.2 研究意义
群塔施工系统由多架塔机在同一固定的空间里边交叉作业施工,塔机作业有着属于高空作业、动荷载大、回转速度快、人的不可控制性等特点,因此,极易导致塔机碰撞,从而造成不堪设想的事故后果。对群塔作业塔机碰撞风险进行评估,有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通过统计分析塔机碰撞事故的类型和原因,基于 4M 理论对塔机碰撞风险进行风险源识别[5];基于识别的风险源,结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目标,构建群塔施工塔机碰撞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幂函数修正的 G1 法对塔机碰撞风险指标进行赋权[6, 7];基于 Fisher 最优分割原理对风险综合评价值进行风险评级[8, 9];通过风险成本测算、风险对策可行性评价和风险对策优化模型进行风险对策的正确选择[10, 11];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评估分析,并给出了相应有效的塔机碰撞防护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具体的研究意义如下:
(1)分析群塔作业的施工特点,分析现有塔机碰撞事故的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基于 4M 理论将群塔作业时复杂的人、机、物、环等因素考虑在内进行全面的塔机碰撞风险源识别。这有助于施工现场对风险源进行正确辨识,从源头进行塔机碰撞风险的规避。
(2)构建塔机碰撞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塔机碰撞的风险进行相对精准化的评估,这对群塔施工前施工单位的风险评估小组进行风险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有助于减少实际工程中的塔机施工事故,对塔机事故的控制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3)通过风险成本测算、风险对策可行性评价和风险对策优选模型的构建进行风险对策选取,有助于在实际工程中为决策者的风险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4)群塔作业塔机碰撞的风险管理是我国建筑工程塔机施工零事故宏观发展目标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有利于塔机行业和建筑行业得以更好的发展。
......................
2 基本理论概述
2.1 风险管理概述
2.1.1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拆分来看,即对风险进行管理。风险是指一个研究对象在研究的范围内对其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因子;管理是指对这些所可能面临的负面影响以及因子通过一定的手段或者方法进行管控,具体包括对风险因子进行识别、预测或评估风险所致的负面影响、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从事前、事中、事后等不同角度尽可能保证目标的实现[54, 55]。
现如今很多领域都应用风险管理,如工程领域应用风险管理保证工程目标的最大化实现;金融领域应用风险管理确保资金的最大化利用和安全;教育行业应用风险管理为实现教育资源最优使用和成绩最大化提高做准备,因此,风险管理是各行各业为实现最终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
2.1.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对象,即对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风险源识别、负面影响评价、应对策略选取等一系列过程,目的是为了能够最优化实现工程目标,即建成工程实体。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分析和风险处置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实现的,风险分析时风险处置的前提,风险处置是风险分析的后续,二者共同作用,旨在为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而努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详见如 2.1。
............................
2.2 风险识别
2.2.1 风险识别过程
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危险源或者不良因子进行分析确定,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风险识别过程(图 2.2)中,首先需要明白,正如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任何项目的风险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因为项目是一次性的,其建设时间、建设地点、参建人员等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在风险识别的时候不能盲目引用其他项目的风险源识别过程,也不能将两个项目的风险识别放到一个框架里进行。其次,需要控制风险识别的成本,如若风险识别成本过高,超出了预期,那即便正确识别了风险,项目的损失也不一定会减少。最后,在风险识别过程中,需要及时提供数据,而且要尽可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因为这极大程度决定了风险识别的可靠性。
.........................
3 群塔作业塔机碰撞风险源识别与分析...........................13
3.1 群塔作业特点分析..........................14
3.2 塔机碰撞事故统计..........................14
4 群塔作业塔机碰撞风险管理模型构建....................................26
4.1 构建塔机碰撞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6
4.2 风险指标权重分配模型构建.......................................29
5 工程实例研究....................................37
5.1 研究项目概况....................................37
5.1.1 项目背景.......................37
5.1.2 群塔布设概况......................................38
5 工程实例研究
5.1 研究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1)工程概况该项目的工程概况如表 5.1 所示。
(2)工程建设内容
映河苑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项目,由 16 栋高层和 1 栋多层公共建筑以及一个大底盘地下车库(地下 2 层)组成,场地周边沿街设有二层商业营业厅,1#~17#楼及地下车库建筑总面积 38.32 万㎡。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为 9.35 万㎡,地上建筑面积约为 28.97 万㎡,总户数 2972户。1#~11#楼为一类高层商住楼,12#~16#楼为一类高层住宅楼,17#楼为多层公共建筑(幼儿园)。
..............................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群塔作业常现于大体量的建筑工地,有着参建人数多、塔机数量多、施工难度大、运行易碰撞、现场复杂化、拆建规模大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将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因此,风险管理在群塔作业塔机碰撞事故风险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通过文献综述和系统分析塔机碰撞事故的多发地、类型及原因后,基于 4M 理论对塔机碰撞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方面进行风险源的识别,以“人为致因”、“设备致因”、“管理致因”、“作业致因”为 4 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进行拓展得到了 55 个二级指标,由此构建了塔机碰撞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复合幂函数修正 G1 法对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基于 Fisher 最优分割原理,结合各塔机的综合风险值确定其风险等级;基于风险成本测算、风险对策可行性评价和风险对策优选模型的构建最终确定各塔机的风险应对策略;选取映河苑住宅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风险等级结果和风险对策结果,相互佐证了论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1)我国塔机碰撞事故主要集中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塔机碰撞事故更为显著,这与沿海地区常年大风有一定联系。
(2)利用 4M 理论,从塔机碰撞事故的根源、基本原因、直接原因、接触事故、伤害 5 方面进行风险源的识别,得到 15 个人为致因,15 个设备致因,13 个作业致因和12 个管理致因。
(3)基于复合幂函数修正 G1 法得到的指标权重既保证了主观权重的优先级(即保证了专家赋取初值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也弱化了主观初值的作用,有利于最后权重结果更为科学的体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