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论文栏目提供最新外科护理论文格式、外科护理硕士论文范文。详情咨询QQ:1847080343(论文辅导)

护理活动评分系统在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应用

日期:2018年01月30日 编辑:ad20110711175930869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点击次数:1421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编号:lw201708052046088466 论文字数:2600 所属栏目:外科护理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论文用途:职称论文 Thesis for Title
心脏外科ICU是对危及生命的心脏外科术前和术后患者进行生命支持、病情监测、防治并发症,促进康复的护理单元。作为专科ICU的一种,更有其特殊性,患者多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易发生循环、呼吸、代谢等系统的急性功能不全,且患者危险性大、心跳骤停的发生率较综合ICU更高,患者病情变化快,床位周转率高,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开展,大量先进设备用于术后的治疗和监护,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对心脏外科ICU人力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科学评估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本研究应用目前国内外ICU使用最广的护理活动评分(Nursing Activity Score,NAS)作为护理人力的评估工具,探讨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长沙市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ICU 385个班次的护理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NAS计算护患比。入选标准:所评估班次患者年龄≥18岁,入住心脏外科ICU时间≥1个班次。排除标准:因转出、外出检查、再次手术、死亡等原因评分时不在心脏外科ICU的患者;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因基础疾病或后遗症导致意识、语言、运动障碍者。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及评价方法
NAS:由Miranda等于2003年制定,共23个条目。NAS将护士24h工作量看做100分。NAS每个条目依据所花费时间分别赋予1.2~32分,总分最高为177分。2006年沙丽等翻译并制定了中文版NAS量表,其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94,评分者间信度为0.997,内容效度指数为0.96,量表的各个条目与量表总体间相关系数为0.3~0.9。根据NAS介绍,将护理活动按照NAS评分,得分除以100,即为每位患者所需理论护士人数。
1.2.2资料收集方法
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收集,每班下班前评分,同时收集班次、患者性别、年龄、入住心脏外科ICU天数、是否行机械通气、APACHEII得分、实际护患比等资料。资料收集后由调查员即时查漏补缺。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采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非参数检验、两独立样本比较的Mann-Whitney U检验、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秩转换后的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NAS预测护患比实与际护患比
NAS预测护患比较实际护患比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护理活动评分(NAS)在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应用效果,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
采用NAS对成人心脏外科ICU 385个班次的护理工作量进行评分,分析NAS测定的护理人力需求与实际护理人力配置的差异,并比较不同班次,入住ICU不同时期、不同通气方式、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NAS得分差异,预测护理人力需求。

2.2 NAS预测不同班次护患比
不同班次NAS预测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夜班护患比最高。NAS预测护患比高于实际护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预测护患比在不同班次、入住ICU不同时期、不同通气方式、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3 NAS预测入住ICU不同时期护患比
NAS预测的护患比在入住心脏外科ICU不同时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预测护患比入住当日最高(P<0.05),转出当日护患比最低(P<0.05)其他时期护患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NAS预测不同通气方式患者护患比
NAS预测的护患比在不同通气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外科ICU的护理工作量大,需根据护理活动评分系统酌情增加护理人力的配置,进行护理人力配置时需综合考虑不同班次、入住ICU不同时期、不同通气状态、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护理工作量的差异,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2.5 NAS预测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护患比
将APACHEⅡ得分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组指标,分为病情轻(≤10分)、中(11~15分),重(16~20分)、极重(≥21分)组,NAS预测护患比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实际护士人力配备不足
研究结果表明,NAS预测的护患比高于实际护患比,提示实际护理人力配置不足,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较重。护理人力不足将带来一系列负性事件,如:影响护理质量、患者安全、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患者病死率、增加护士职业损伤、降低护士工作满意度等,因此需适当增加护理人力配置。

3.2不同班次患者人力需求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NAS预测护患比夜班最高,夜班护患比与白班和晚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班患者的监护、治疗工作量并不比白班、晚班少,而夜班护士还需完成晨间护理、更换床上用品、更换敷料、整理病历资料等工作,夜班工作量显著大于其他班次,因此需要配备更多护士。

3.3入住心脏外科ICU不同时期患者人力需求存在差异
NAS预测的护患比在入住心脏外科ICU不同时期的患者中存在差异,转出当日护患比最低,这与陈雪等的研究结果一致[3],患者达到转出ICU标准时,各项生理功能趋于稳定,自理能力增强且患者心理负担减轻,所需要的护理干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都相应减少,总护理工作量减轻。研究结果显示,入住当日护患比最高,这与沙丽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入住心脏外科ICU当日的患者病情变化更大,需要更多更耗时的护理活动,如:监护与药物治疗耗时更多、实验室检查更频繁、患者活动与体位变化完全依赖护理人员等,使患者入住当日的护理工作量显著大于其他阶段。研究结果提示护理管理者需考虑入住当日护理工作量增加,合理分配护理人力。

3.4不同通气方式患者护理人力需求存在差异
NAS预测的护患比在不同通气方式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机械通气组患者的护患比显著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这与Luc-chini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气道护理、吸痰、呼吸机管道护理、呼吸机的监测占据大量护理时间,且由于人工气道的存在患者活动和自理能力受到限制,必然增加护理工作量,机械通气还可导致患者产生更大心理反应,如恐惧、焦虑、烦躁、抑郁等,都需要护士给予更多护患沟通和心理支持。

3.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护理人力需求存在差异
NAS预测护患比在病情轻、中、重、极重组间均存在差异(P<0.05)。病情越重护理人力需求越高。病情严重患者病情变化快,需进行严密监护、并发症较多所需要的护理干预和对基础的需求均更高,且病情严重程度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需要护理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

4小结

心脏外科ICU的护理工作量大,需酌情增加护理人力的配置,减轻护士的劳动负荷,在临床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可参考NAS预测的人力需求,根据不同的班次、入住ICU时间、通气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的护理人力需求差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