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针对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5.1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5.1.1 重点关注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长期发展非常重要。而互联网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执行,可能因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略显缺乏与不足。对于互联网企业,重点关注其内控缺陷,这对审计风险的降低,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粗略来说,若企业内控设计及运行有效,审计工作将开展的更为顺利。所以在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审计时,对企业内控的测评就极为重要。
在对*ST 高升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企业相关印章保管存在严重缺陷,这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加大了该企业的审计风险,上述事项表明高升控股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在审计过程中,因内控的失效的问题,出现违规使用印章以及违规担保等问题,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准确判断,*ST 高升对外担保有效性,以及预提损失金额的合理准确性。对于预计负债、或有事项、营业外支出乃至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其他事项是否调整,无法做出准确评价。对于涉及金额准确性无法评估,因此应该重点关注企业内控问题。
因此在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企业内控设计合理性及执行的有效性。可采取查阅资料报告,如内控审计报告、供应商报告、主管机关报告等资料,加深对互联网企业相关经营环境及控制环境的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断,对内控做出评价,确认是否可信、有效运行,进而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低水平。
.......................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在互联网企业近年来发展过程中,类似*ST 高升的案例时有发生,常有内控缺失,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流于形式的情况。企业违规行为并非由审计人员发现,在曝光之前企业常被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以及中小股东的利益,削弱了投资者对于审计报告的信赖程度,也会对事务所信誉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ST 高升的审计案例研究,分析了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体现在哪些方面,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互联网企业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体现在经营风险、内控风险、监管环境。互联网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市场竞争激烈,生命周期较短,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存在资金链断裂,政策违规等系列风险,经营风险高且存在重大错报可能;互联网企业内控风险较高,内控设计与执行缺乏有效性,制度形同虚设,存在管理层凌驾内控之上的情况,导致企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互联网行业近年监管日趋严格,相关法律不断完善,一些不能满足上市规则的互联网企业,面临退市风险,有操纵财务报表的动机及压力,相应增大了重大错报风险,对此应该重点关注。
(2)互联网企业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体现在商誉、营业收入、研发费用等重点会计科目。互联网企业普遍存在较高商誉,涉及金额较大,且近年来均有不同程度减值,应该重点关注;互联网企业由于依赖系统生成数据,很可能存在人为舞弊,对营业收入进行修改的情况,因此存在较高风险,应重点关注收入真实性及准确性;有别于其他企业,互联网企业对于产品的研发尤为重视,但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区分较为复杂,易产生风险点,应重点关注互联网企业研发费用。
(3)审计人员检查风险主要源于未保持职业谨慎、未执行恰当审计程序、会计科目评估能力不足。未保持足够职业谨慎,轻易信赖被审计单位,对获取的审计证据缺乏判断;缺乏恰当有效审计程序应对业务数据造假;受限专业能力,无法准确评估个别科目,加大了检查风险。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