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一)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由于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的试点城市在实施政策后不仅与非试点城市在服务业结构上存在差异,而且其本身在获批前后也会发生显著变化,这意味着政策的实施具有不同的批次和不同的时间节点,使得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多期DID)变得尤为适用。多期DID模型主要是通过比较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在政策实施前后所关注的指标发生变化以及试点城市在样本期内政策实施前后所关注的研究指标的差异,从而达到准确识别试点政策净效应的目的。因此,在构造计量模型时,需要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
(二)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在学术界广受认可,是指在X对Y的影响中,存在一条中介路径。仅有一条中介路径可选取上述方法,但在处理涉及多个中介变量的复杂关系时,需选取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该模型适用于X和Y之间通过多个中介变量传递。当中介变量相互独立,即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时,可以考虑使用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见图5-1)。在这种情况下,自变量通过多个独立的中介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然而,当中介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即一个中介变量是另一个中介变量的原因时,需使用链式多重中介模型(见图5-2)。该模型的中介变量形成一个因果链条。自变量通过这一连串的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因变量。该模型能揭示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共同传递X的效应到Y上。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研究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20年全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服务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政策对服务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1)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影响。第一,地方政府科学制定了城市创新发展规划,加大战略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进而促进了服务业结构升级;第二,实施创新试点政策的城市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等列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扩大了创新要素的有效供给,从而推动了服务业结构升级;
(2)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各试点城市通过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方式强化了政府战略引领、合理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扩大了创新性要素供给,从而有效推动了服务业结构升级。此外,试点政策通过政府战略引领下扩大创新性要素供给的作用路径促进了服务业结构升级;
(3)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发挥的服务业结构升级效应更加显著,在西部地区的效果并不突出;相较于一般城市,重点城市实施试点政策对服务业结构产生的升级效果要更加显著;相较于科教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科教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实施试点政策后产生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随着高端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的提高,试点政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4)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表明,对于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不仅有效促进了本地区的服务业结构升级,同时也通过创新示范作用以及与周边地区之间创新主体的交流,强化了周边地区创新性要素供给,有力推动了其服务业结构升级,即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略)